擺脫行人地獄標籤,以人本綠交通思考都市:地景建築師的觀點(一) | 連子彬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擺脫行人地獄標籤,以人本綠交通思考都市:地景建築師的觀點(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機會到北美、中西歐、日本等國家城市旅行的讀者,看到安全、舒適,又便捷的交通環境,以及良好的都市生活空間,總是心生羨慕。這些交通建設,通常都依照道路幾何學及完整道路設計原則所施作,創造適當的微氣候狀態、提供友善的都市道路環境,並且承載許多重要的基礎設施服務。

這些透過良好的規劃設計,以人性為核心提供安全的交通環境、融入科技應用並提供智慧的設施,以及達成節能減碳及低汙染的正面影響,即是以「人本綠交通」為原則的交通建設。

然而,這些看得見的施作與理念的背後,還有許多軟性的要素:這些交通建設可能包含該國對於規劃設計的標準及程序、地方政府對於民眾需求的溝通與理解、整體法規制度對於規劃設計以及工程的專業審查要求等。以西歐國家及美國的例子來說,一個城市的綜合發展計畫,可以引導該城市的空間計畫與交通計畫,進而對於城市的人本綠交通空間有顯著的影響。

如果想要改善都市的交通安全,以及提升人本綠交通的品質,我們應該積極的創造政府各局處間的橫向連結,並將政府與民間溝通機制的正常化;系統性地傳達民眾意見,以及運用嚴謹的規劃學及工程學的方法,調和都市道路空間的各項需求,以因地制宜的方式,創造一個安全、舒適與便捷的環境。

都市空間規劃是道路設計的起點

以腳踏車文化聞名的美國城市波特蘭,歷經郊區化與高速公路的興起,使得都市中心的住宅大樓銳減。然而,透過市政府多年來的土地開發引導,配合新街區開發與都市再生工作,與交通路網規劃與道路設計,有效解決了市區內一部分的塞車問題。並透過公車與路面電車的專用道,將近郊的工作人口一併連結到市區,也將居住人口帶回到市中心的電車沿線上。

以腳踏車文化聞名的美國城市波特蘭,歷經郊區化與高速公路的興起,使得都市中心的住宅大樓銳減。 圖/美聯社
以腳踏車文化聞名的美國城市波特蘭,歷經郊區化與高速公路的興起,使得都市中心的住宅大樓銳減。 圖/美聯社

這些規劃的核心,就是將空間規劃,連結到交通規劃,形成都市中有效的動線網絡。其中的思考流程大致有三個層次:

  1. 城市尺度的連結規劃:針對都市發展及產業計劃的需求進行總體分析,辨識住宅與就業熱點,提供適當的道路與交通服務連結。
  2. 路網尺度與型構分配:透過足量的交通服務與適當服務等級的路網規劃,確認各區段內部的連結程度,能應付未來可能的成長需求。
  3. 交通與土地使用的連結規劃:最後在審視區段內部的土地使用,是否需要針對路網等級及型構,進一步互相修正及配合。

美國專注在都市更新與市鎮開發的規劃事務所,通常也會與有認證的產業經濟學家合作。除了審視現階段土地使用的安排,也會針對新市鎮開發及都市更新,進行適當的設計標準建議及策略提供,並調和住宅與產業區位間的關係與連結,並提出相對應的便捷與安全的道路設計。同時,交通政策、住宅政策和捷運政策密不可分。透過適當的土地政策工具,讓住宅熱點區位更能夠貼近使用良好的道路環境。

由於台灣的城市以「住商混和」的形式建設居多,因此更需要針對路網中,不同特性的段落進行有效安排。密集的城市中,運輸效率最高的交通形式當然是各類型的捷運,包含軌道型和公車型,但捷運開發經常伴隨著高度的仕紳化與街區熱點轉移現象。

歐美國家經常會將捷運開發,配合合宜住宅的開發,試圖減緩仕紳化的衝擊,並均衡國土內產業與居住區位的發展,以及達成都市內各區位的調和。台灣近幾年也有以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與配合合宜住宅的案例,但是卻對開發單元與鄰近區域的道路接駁討論較為缺乏,造成交通便捷的成效大打折扣,相當可惜。

圖為2021年捷運士林站TOD大樓統包工程動土典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為2021年捷運士林站TOD大樓統包工程動土典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跨局處的溝通協調刻不容緩

如何根本地解決城市常見的塞車問題,就應該以都市規劃的角度,降低總體通勤的距離,以及讓短距離的通勤,能夠改由更輕便的方式進行。降低通勤總體距離,就應該徹底審視都市空間發展的區位適當性及銜接性,與提供適當的快捷交通服務。更輕便的移動方式,則包含短程的小型車、短程的機車與腳踏車;微運具與步行,替代原本大型車等私人載具長距離的移動。

可惜的是,在台灣的各個縣市,人行道、道路管道、道路設施、公車管理、車道安排等各類工作,分屬在許多不同的部門,如何透過有效的橫向連結與溝通來促成,是台灣尚需克服的問題。

惟有將都市空間考量進來,而非從駕駛本位、道路本位的觀點出發,我們才能有效的提升道路安全、道路效率,以及減緩嚴重的塞車問題。也因此都市空間規劃的協調,是道路工程設計的起點。

「好道路」成就「好地方」

好的道路除了要達到「安全」、「舒適」、與「便捷」的目的之外,更應該要能夠提供好的生活場景。透過匹配的道路規模、路型與設施,提供社區與使用者舒適的道路環境,以達成適合社區需求的「人本綠交通」的目的。

在我過去執行相關的規劃設計案時,常見到一種惡性循環:因為生活環境不適合走路或騎腳踏車,導致民眾對於人行道與腳踏車道等設施產生高度質疑。除了質疑必要性以外,更多時候是質疑安全性。有多項研究也指出,適合步行的社區,有較低的糖尿病比例與體重過重等健康潛在隱患。也因此,在進行道路處方的調整時,務必要能將社區或區域的角度納入,不只是從道路的線性觀點,而是從創造銜接度與社區人本綠交通想像的角度出發,提供好的道路,以及用好的道路成就好的地方。

▍中篇:

擺脫行人地獄標籤,以人本綠交通思考都市:地景建築師的觀點(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