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竣雅/誰有民俗詮釋權?東港迎王正名再議 | 民俗亂彈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梁竣雅/誰有民俗詮釋權?東港迎王正名再議

東港迎王祭典繁複,為臺灣重要民俗文化資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東港迎王祭典繁複,為臺灣重要民俗文化資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編按】(文:溫宗翰)「東港迎王」名詞正名爭議,主要論爭發生於2009年前後,由東港地區諸多地方文史工作者提出討論,希望停止使用「燒王船」一詞。一方面,這與過去常有報導或研究者記載,未能仔細調查民俗詞彙之使用,並創造「王船祭」一詞,形成外部慣性用詞有密切關係;二方面迎王與王船祭兩者表現著儀式象徵概念的差異,再加上網路傳播發展,進入21世紀的東港,飽受各種「觀光話語」與主流文化詮釋權的緊張壓力,這種內在統合詮釋權的問題,至今尚未被嚴謹探討。因此,東港迎王正名論爭,發生在文化資產化這種外部介入的歷程中。整起事件,也隨著官方單位改正名稱,尤其是國家指定正名為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後,日漸落幕。

但事實上,在當前民俗主義發達的情境狀態下,這種文化詮釋權爭議難以善了,尤其是整體社會文化脈絡下的理解狀態,臺灣又缺乏民俗教育,使得民俗詮釋權的討論很難有所發揮。故此,收錄本篇投稿,以提供廣大讀者重新理解與探討民俗詮釋權問題。另方面,本文所提及透過文化資產來進行正名概念,恐怕是普遍地方觀點,值得當作民俗文化資產化後,民俗與國家機器互動的當代困境議題之案例,相關檢討亦可參見拙著〈當民俗成為文化資產:論當前國家政策對民間信仰的介入與影響〉。1

粉絲專頁「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在7月21日刊出了一篇介紹筆者家鄉「東港迎王」的介紹文章,但內容、圖片錯誤百出,不僅將「東港迎王」稱為「東港王船祭」,還將不屬於在地的陣頭歸類為東港在地文化。更讓人費解的是,底下有人留言聲稱「王船祭是對外的說法,沒有一個對外的公開說法很難讓除了東港本地人之外的人知道東港迎王」,筆者試圖正名的留言也一度遭到檢舉,這其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王船在東港鎮上遊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王船在東港鎮上遊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是「王船祭」還是「迎王」?

就在地的視角而言,這項傳承久遠的祭典一向都是稱呼為「迎王」,至於「王船祭」名稱的出現,是在1997年的丁丑正科,在當時屏東縣政府和文建會的主導下,由「王船祭」之名行銷,搭上甫推行周休二日與強調本土意識下蔚為風潮,雖然廟方及在地東港人皆極力向外界正名為「東港迎王」並非「東港王船祭」,但這項「美麗的錯誤」一直到2011年,文化部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東港迎王」指定為國家無形文化資產,才正名為「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但隨著以「王船祭」作為觀光亮點,不當的行銷逐漸模糊了整個祭典的重要性,事實上,燒王船只是「迎王平安祭典」13道程序中的其中一環。迎王的意義在於:恭請代天巡狩的千歲爺下降以驅除瘟疫和鬼魅邪煞,在歷經數百年的流變中,且融入清朝巡狩禮制下,演變成結合道教科儀、儒家祭祀、民間祭典甚至人文教化的重要盛事。

因此,這不單單只是一場「燃燒」可以詮釋的慶典,層層複雜的禮節、禁忌,架構成東港獨具特色的文化風景,從請水到送王,講究嚴謹的儀式凸顯了居民虔敬迎接、祈求的態度,歡騰背後,對於大千歲的尊敬之心和禮數,才是自古相傳的雋永價值,更顯現著祭典之於在地格外深層的涵義。

其實東港的海岸面積越來越小,本來就難以容納過多的人潮,但在過度放大觀光性質的主導下,王船都還沒到現場,海邊就已經擠滿了觀光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其實東港的海岸面積越來越小,本來就難以容納過多的人潮,但在過度放大觀光性質的主導下,王船都還沒到現場,海邊就已經擠滿了觀光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地方禁忌到觀光焦點

除了前文提及「燒王船」並非祭典核心外,在過去,送王的儀式往往被視為禁忌。因為東港人相信王船上除了千歲爺外,還有祂在迎王時所處理的歹東西,所以早期連遷船的時候,家家戶戶門窗緊閉,當地更沒有人會去看燒王船。另外,還有燒王船鳴炮後,各角頭的轎班就必須把腰帶和魯笠卸下,各廟宇也必須把神轎的裝飾燈關熄,娘傘、旗幟必須卸下,亦不可再有鑼鼓鞭炮聲,這就是所謂的「偃旗息鼓」。

隨著燒王船成為觀光焦點,也使祭典面臨了衝突性的問題。其實東港的海岸面積越來越小,本來就難以容納過多的人潮,但在過度放大觀光性質的主導下,王船都還沒到現場,海邊就已經擠滿了觀光客,迫使千歲爺、王船前進就會受阻,更誇張的是,竟然有女攝影師爬上了天庫,脫序事件頻傳使中軍爺有時候會降駕來維持秩序。這樣阻擾儀式進行甚至踐踏地方文化的行為,也讓我們反思,活動的焦點應如何定義?是否會忽略了祭典本身對於地方上的定位?

迎王科儀的末端儀式,是將王船焚化送離,因此常被簡化為僅有燒王船的儀式,忽略整個迎王過程,與代天巡狩信仰的特徵。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迎王科儀的末端儀式,是將王船焚化送離,因此常被簡化為僅有燒王船的儀式,忽略整個迎王過程,與代天巡狩信仰的特徵。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化詮釋權屬於誰?

就筆者而言,筆者所屬的角頭——頂中街在戊戌正科的迎王祭典中擔任二千歲轎班一職,可以算是真正的文化參與者,而文化的出發點不正是應該以「在地觀點」作為主軸嗎?因此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要為了外人的印象而去刻意塑造一個文化的模型?並且,這樣的模型並非完整、精確,乃至以「在地觀點」的角度發聲,還會被視作「垃圾訊息」。關於「迎王」和「王船祭」之間,除了錯誤訊息的浮濫外,誠然,更凸顯了「外界主導本地」的奇異現象,這不光只是如何定義一場祭典,也牽動著在地與外界的價值平衡,這究竟是屬於誰的文化?

筆者認為祭典真正的意涵應該從下而上的傳達與發揚,由在地為本的維護和經營,是更能友善地方的方式。這並非排外,事實上,用本地的觀點對外介紹迎王真正的內涵,不也是讓遊客能接收到正確訊息,以此來心懷尊重的深入體會,去親近東港難能可貴的樸質人文。文化不是外界能隨意下註的一段敘述,也不會是本地人才能持有的高貴禮節,它的真義美在起源於地方、久經淬鍊而燦耀至今的深遠價值,向願意欣賞的人竭誠歡迎,歡迎走進它的脈絡裡,參與、同享祭典。

寫在開光點睛之前

將近的八月八日,要對戊戌正科東港迎王的王船進行開光點睛大典,這也意味三年一科的盛事不遠。筆者長期關注東港文化,也投身校內文解社,期待能為家鄉文化盡更大的努力。寫在開光之前,筆者除了樂於分享東港的文化特色外,同時也希望讓祭典的本質能夠傳承與受重視,那才是東港人數百年來熱衷不輟的籌辦人神盛會最根本的初衷。(本文授權轉載至民俗亂彈》)

迎代天巡狩之王爺蒞臨,予以宴請,趁此請赦罪愆是迎王儀式常見的核心。 圖/作者自攝
迎代天巡狩之王爺蒞臨,予以宴請,趁此請赦罪愆是迎王儀式常見的核心。 圖/作者自攝

  • 文:梁竣雅。東港高中學生、東港頂中街轎班。
  • 更多民俗亂彈:WebFB

  • 收於:楊玉君、洪瑩發、溫宗翰主編,《台灣民俗學青年論集》,台中:豐饒文化社,2016年。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