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瑩/讓奇蹟發生的書店職人:日劇與小說中的書店店員 | Openbook閱讀誌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沈如瑩/讓奇蹟發生的書店職人:日劇與小說中的書店店員

日劇《古書堂事件手帖》宣傳照。
日劇《古書堂事件手帖》宣傳照。

書店店員化身故事主角

儘管同樣面臨閱讀人口下降的危機,日本仍然是東亞地區閱讀習慣最普遍的國家,長年以來,也一直都有以書店或編輯為題材的小說或漫畫作品。近年話題最盛的莫過於《重版出來》,以漫畫雜誌《Vibes》編輯部為中心,展開創作者、出版人與書店店員的各種奮鬥。

在此之前,也有以充滿歷史謎團的古書店作為設定的系列作品《東京下町古書店》,不僅讓人一窺日本古書市場及二戰歷史,還兼具解謎及溫馨家庭劇的樂趣。僅有3集的漫畫《暴坊書店小姐》,則是身兼漫畫家與書店店員的作者久世番子(是斜槓青年來著)的書店工作辛酸史。碧野圭的《書店女子》幻想成分就多了一點,不僅資深和資淺店員明爭暗鬥(上書就累死了為何有時間做這種事),和出版社業務間各式各樣的戀愛糾葛,也不禁讓我們狐疑自己的職涯是否錯過了什麼(?)。

還有非常非常多的作品,如日劇《古書堂事件手帖》,小說如三萩千夜的《神居書店》、八木澤里志的《在森崎書店的日子》、北村薰的《夜蟬》、《朝霧》、宮部美幸的《寂寞獵人》等等,不勝枚舉。

以書店或編輯為題材的小說或漫畫作品。 圖/openbook提供
以書店或編輯為題材的小說或漫畫作品。 圖/openbook提供

台、日書店工作的異同

小說《櫻風堂書店奇蹟物語》的作者村山早紀,自述是個喜歡拜訪書店、與店員聊天的作者。她在書中細膩地描述日本書店的工作環節:

每天都有多到措手不及的新書送達,可是書店擺放書籍的地方,無論平台還書架都空間有限。想要放上新書,相對地就須透過經銷商把某本書歸還出版社。在銀河堂文庫區裡,負責揀選的就是一整。該留下哪本書,該退回哪本書……書架就在這段重複中逐漸改變。從這個角度來看,銀河堂書店本身形同在一整的手下逐漸改變。在書市不景氣,天天都有書店歇業的時代,這是令人戒慎恐懼的重責大任……。

相較全書瀰漫的浪漫夢幻氛圍,這樣平鋪直敘說出書店工作的核心,對我而言十分引人入勝。雖然日本和台灣的書店運作有許多不同之處,但「基本功」卻是一模一樣的。

不過,不同的書店會有不同的作業流程。書中主要描繪的「銀河堂」,是一間座落在老牌百貨公司裡的老牌書店。書籍的排列方式應該如紀伊國屋或淳久堂般,分成文庫、新書、文藝等類別。相較於台灣書店裡充滿創意的書櫃,日本大部分的書店還是以老派的方式陳列。在看似大同小異的書櫃上做出變化,想必得花上不少心思。

書中另一個有趣之處,是不同的店員有各自的特色,如主角是文庫區的店員月原一整,他能在茫茫書海中找到寶藏;店長柳田六朗太在業界則是風雲人物;文學區的三神渚砂更是「王牌級」店員,擁有自己的廣播節目等等。

這樣的劇情安排,反映出日本對「職人」身分的注重。在日本雜誌的相關專題中,時常可見書店工作者以個人名義發表意見或接受訪談。日本書店的大獎「本屋大賞」是標榜跨通路、全方位,以書店店員角度票選的出版獎項,更是早已行之有年。相較之下,台灣通常是獨立書店的店主各自活躍,而連鎖及綜合書店則仍以整體品牌經營為優先。

只要書店存在一天,店員職人的努力,就是讓這些小小的奇蹟不斷發生。 圖/林潔珊攝
只要書店存在一天,店員職人的努力,就是讓這些小小的奇蹟不斷發生。 圖/林潔珊攝

在補書條上,寫下客人特徵

只要曾經在日本逛過書店,不難發現無論規模大小,店內都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自製文宣。

就如之前策展文章(參〈策展,展現書店自我的靈魂〉)中提到,台灣書店大部分使用印刷輸出文宣,手寫文宣頂多是明信片大小的介紹卡。日本書店店員的美勞魂則超級驚人,有時候遇上重點書,出版社還會舉行書店間的特陳競賽,浮誇程度簡直讓人瞠目結舌。《櫻風堂書店奇蹟物語》裡對文宣製作有相當篇幅的描述,《重版出來》裡也出現為了推薦漫畫,全國書店聯合特陳的熱血橋段。

在日常進退貨及銷售流程上,日本書店店員的祕密武器是注文卡(日文為「注文カード」或「売上スリップ」,即補書條)。雖然現在大部分書店都引進POS系統,可以直接從報表看到銷售狀況和進行後續訂貨,但是這張夾在雜誌或書裡的小紙條,對許多店員來說仍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前曾經讀過一本由許多店員執筆的文集《書店員の仕事》(書店店員的工作,NR出版会出版),封面就是一張注文單,可見其舉足輕重的地位。

以往日本書店在將書本販售給讀者時,一定會將這張紙條抽出,作為補書的憑據(過去台灣應該也曾有過類似的做法),據說用功的書店店員會在紙條上記下是什麼樣的客人購買了這本書,或是「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由於書的品項極其繁多,且難以歸納銷售規則,日復一日親筆寫下的紀錄,想必是任何強大系統都無法替代的寶貴資產。

每一次將書交到讀者手上,都是一次小小的奇蹟

對於書店日常的描述,常常回歸到一件事:在書海茫茫中,找出讀者需要的那一本,無論多不起眼,只要送到需要的人手上,它都會閃耀自己的光芒。只要書店存在一天,店員職人的不同努力,就是讓這些小小的奇蹟不斷發生。

無論是台灣、日本或是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這些奇蹟都是由平凡無奇的日常堆疊而成的。日本NHK電視台的節目《紀實72小時》,曾於2014年採訪東京新宿的紀伊國屋書店72小時,剪輯成〈大型書店・漫步書林〉,從每一天迎來200種新書開始,藉由隨機訪問讀者,串連起動人的閱讀風景與人生故事。儘管時空相異,只要想到自己的工作可能為陌生人帶來力量,就是奇蹟發生的時刻。

原文授權轉載自「Openbook閱讀誌」。)

▲ NHK電視台的節目《紀實72小時》,於2014年採訪東京新宿的紀伊國屋書店72小時,剪輯成〈大型書店・漫步書林〉。

  • 文:沈如瑩。喜歡寫字的理科生。誤打誤撞踏進書店業,一待就是13年。目前在出版業擔任臨時演員,興趣是「開書店」,最想做的職業是選書師。
  • 更多Openbook閱讀誌:WebFB

|延伸閱讀|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