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就有看不完的免費內容,為何我們還是想要買書? | 劉揚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上網就有看不完的免費內容,為何我們還是想要買書?

圖/取自旅人書房FB
圖/取自旅人書房FB

每天醒來先滑開手機的時代,書店開幕比書店關門更像新聞。近兩個月就有不少書店結束營業:嘉義以建築、旅行為主題的「勇氣書房」在五月底關閉;老字號的連鎖書店金石堂台北城中店,以及以地方與遊歷為主題的獨立書店旅人書房」都在六月底畫下句點。

提到書店關門,新聞報導總說「書迷不捨」,不過買書人大概早就習慣了,我們慢慢地接受書店淡出生活場域的現實。畢竟一間獨立書店就算一個月賣1000本書,利潤可能也不超過10萬元,再扣房租水電人事成本,經營者真是做功德大於做生意。

這年頭賣書很難賺錢,經營書店不得不從書以外的地方發掘價值。來自日本的蔦屋書店四月底在台中開店,台灣代表誠品也在五月底進駐花蓮展店,甚至連鎖咖啡店路易莎也開啟了「圖書館門市」的新營業模式。書彷彿不再是交易行為的主體,去書店消費的恐怕是一種「有書的生活氛圍」。因為書店進駐而讓周邊地區生活品質加分、房價跟著提升,建設公司掐指一算,願意投資書店這種事,也不是什麼不好意思說的故事,這或許更是資本主義的現實。

如果真的有「書店在附近,社區房價會提升喔!」「這家書店關門鄰居讓好惋惜……」這種外部效應,紙本書本身,肯定具有黑字印上白紙之外的價值,或許用白話一點的方式問會更清楚:

如果上網就有一輩子看不完的免費內容,我們為什麼還是想買書呢?

內容印成紙本,至少有三種功能

1. 完整傳達資訊

即使某位作者的文章都能在網路上看到,但把分散的單篇彙整成一本書,還是會有人想買,且人氣愈高的網路文章集結成書,銷路通常都不錯。這說明了紙本書的第一種功能:完整傳遞資訊。

網路閱讀向來是零散、破碎的超連結形式,雖然可以無限延伸,但一小時後和一小時前讀到的內容常常已經全然無關。若想一次得到一個具體的概念、一個完整的閱讀經驗,紙本書是更合適的閱讀形式。

2. 編輯的加值

網路上有無限多的內容,而且絕對不缺品質非常好的內容,但我們不一定找得到,找到了也不一定完整,對知道自己想看什麼的讀者來說,紙本書可以提供更好的體驗。這就帶出紙本書的第二種功能:編輯的加值。

每個人都能在網路上寫文章,但出書必須經過編輯與出版社的把關,網路內容當然是免費,但交換的代價是:資訊真假得由讀者自行判斷。能印成紙本書出版,至少對於資訊的正確性有一定的保障。此外,好編輯不但能讓書本的內容變得更有趣,甚至能讓讀者發現「原來這本書和我有關!」有了編輯付出心力,把關資訊、讓內容更親近、讓書本能推薦給更多合適的讀者,也是紙本書有價值的原因之一。

3. 具有某程度的權威

當然你會問,網站也可以有編輯呀(本篇文章就經過鳴人堂的編輯之手),但紙本書似乎還有第三種功能:具有某種程度的權威。

大老闆有錢了之後,都想找出版社出書,雖然他們完全可以自己出錢印;文壇新人還是想投稿給出版社,希望獲得出書的肯定,雖然他們自己出的同人誌可能賣得更好;直到目前,企業記者會還是會保留時間給「紙本媒體」採訪提問,受訪者也希望自己的報導會被印在紙上,而不是只放在網路,即使內容可能完全一樣。

我們願意相信「有人花了心力把關內容,把它印在白紙上」的價值,所以就算網路上有看不完的文章,我們還是會買書。

面對人生困擾,看書還是有用

身為寫作的人,我常常抓到機會就做個小調查,問身邊的朋友:「你上次買書是什麼時候?為什麼買?」曾在某個場合詢問了幾位自稱「平常完全不看書」的新朋友,答案卻令人振奮,原來他們過去一年內都有買書的經驗,連本人想起來時也很訝異,買書理由分別是「為了考駕照」、「為了解決戀愛困擾」,以及「那段時間人生很低潮,有朋友推薦我可以看那本書」。

即使自認不看書的人,當人生面臨困擾、生命出現困惑時,仍然會選擇書本、仍會推薦別人看書解決疑難雜症。在智慧手機時代,紙本書做為娛樂消遣的功能,已經被更引人入勝的網路內容、戲劇、手機遊戲等等取代大半,但書本做為「解決人生困擾」的價值,可能暫時還難以取代。

雖然以寫作維生,但也充分了解,讀書並不是什麼十分必要的行為,不讀書和不滑臉書、不看新聞、不打電動一樣,並不會讓人的生活因此變壞;讀書的人也不會比沒讀書的人高級,而且讀很多書也未必能讓你變得快樂,搞不好是讓煩惱更多。

不過,當人生面臨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可從書裡找到前人努力歸納整理的想法與經驗,有些或許還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被精心製作出來,並且放在書店裡準備傳達給自己。想到這裡,就覺得書本,還是有值得購買的理由吧。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