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特攝之神圓谷英二(下):「超人」熱潮催生的《關公大戰外星人》 | 李政亮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日本特攝之神圓谷英二(下):「超人」熱潮催生的《關公大戰外星人》

圓谷英二在1966年富士電視推出的《超人力霸王》再度引燃熱潮。 圖/IMDb
圓谷英二在1966年富士電視推出的《超人力霸王》再度引燃熱潮。 圖/IMDb

▍上篇:

日本特攝之神圓谷英二(上):從《哥吉拉》到《超人力霸王》

圓谷英二的特攝因戰爭而受到重視,但戰爭結束之後,日本由聯合國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統治。GHQ頒布公職追放令,對於戰爭中擔任一定角色的人禁止擔任公職。圓谷英二協力拍攝了許多戰爭電影,也在追討之列,1948年他被迫向東寶辭職,此時,特別技術課也畫上句點。

離開東寶的圓谷英二極為落魄,不過善於攝影與設計的他還是充分發揮天分,在那個照片還需要沖洗的年代裡,拍照可以說曠日廢時,圓谷英二設計了從拍照到取件五分鐘即可完成的機器。這個設計極為新穎,也準備進駐人潮較多的百貨公司,然而,他所訂購的20台卻在運送途中遇到地震全毀。

戰後再燃「怪獸」與「超人」熱潮

失敗之後,圓谷英二成立「圓谷英二特別技術研究所」,等於是以工作室的方式接案協助電影拍攝。1952年,日本恢復獨立,公職追放的規定自然消解,圓谷英二重回東寶。GHQ統治期間,凡是涉及戰爭、武士等題材一律禁止,也因此日本獨立之後,關於二戰的題材重新再起。

很有趣的是,如同日本電影評論家四方田犬彥在《日本電影一百年》(日本映画100年)一書提到,此刻的二戰題材,懷念戰爭與反戰兩種電影同時存在,懷念戰爭是一種民族主義,但反戰卻也暗藏反美的民族主義,可以說,都是民族主義的延伸。

就東寶來說,1953年出品的《太平洋之鷲》(太平洋の鷲)就是人氣作品,這部電影以山本五十六為綱,帶出襲擊珍珠港等海戰。這些戰爭電影少不了特攝,日本獨立之後,圓谷英二的特攝重新受到重視,東寶也大張旗鼓購置相關器材,圓谷英二特別技術研究所也併入東寶的體系當中。

戰後圓谷英二特攝的名聲並非來自戰爭電影,而是怪獸電影。圖為哥吉拉模型製作。 圖/IMDb
戰後圓谷英二特攝的名聲並非來自戰爭電影,而是怪獸電影。圖為哥吉拉模型製作。 圖/IMDb

1954年東寶推出的《哥吉拉》(ゴジラ)是日本怪獸電影的始祖。 圖/IMDb
1954年東寶推出的《哥吉拉》(ゴジラ)是日本怪獸電影的始祖。 圖/IMDb

不過,戰後圓谷英二特攝的名聲並非來自戰爭電影,而是怪獸電影。1954年東寶推出的《哥吉拉》(ゴジラ)是日本怪獸電影的始祖,主角雖是虛構的怪獸,但構想卻是受真實事件啟發。1954年日本漁船「第五福龍丸」在馬紹爾群島附近捕魚,此時,美國也在附近進行氫彈試爆,雖然漁船在公告的危險區之外,但卻也受到波及,23名船員外加批發出去的500噸魚都受影響,這引起日本全國性的恐慌。

這個真實事件轉化為日本受怪獸哥吉拉的侵襲,整部電影從哥吉拉到被摧毀的高樓大廈乃至百貨公司等,全有賴圓谷英二特攝的執行。大量的模型製作,使得預算不斷追加,最後是以超過1億日圓的成本拍完這部電影,這在當時是打破日本電影史最昂貴製作的紀錄。也從《哥吉拉》開始,點燃日本怪獸電影的熱潮,1950年代到1960年代東寶光是哥吉拉的續集就有好幾部,可說是東寶之寶。別的電影公司眼見怪獸題材正夯,也推出其他怪獸題材爭奪市場。

對於戰後的日本來說,圓谷英二所創造的集體記憶並不僅止於哥吉拉,1963年他離開戰前戰後都待過的東寶,不過,雙方關係未斷,只是轉換合作方式。在東寶與新興的富士電視的資助下,「圓谷製作」(円谷プロダクション)成立,圓谷英二轉戰新興的電視。1966年富士電視推出的《超人力霸王》(ウルトラマン)再度引燃熱潮,系列作品也不斷在高收視率下持續進行。

然而,此刻是圓谷英二戰後的高峰期,也是生命的盡頭,1970年他因心絞痛過世。儘管一代特攝大師過世,他所創造的特攝卻繼續在日本大眾文化裡發揚光大。1970年代石之森章太郎的《假面騎士》(仮面ライダー)漫畫很快也搬上大銀幕,延續《超人力霸王》的熱潮興盛一時。

1954年的電影《哥吉拉》。 圖/IMDb
1954年的電影《哥吉拉》。 圖/IMDb

戰前台灣少年的天空之夢

圓谷英二戰前參與的戰爭電影,對當時的台灣人有何衝擊?

2017年出版的《終戰那一天:台灣戰爭世代的故事》一書裡,可以看到東俊賢的證言。1930年出生的他,提到在台南廣末公學校就讀時,學校會播電影,其中便包括《燃燒的天空》,對10歲的東俊賢來說,自小便夢想能夠駕駛零式戰鬥機翱翔天際在空中作戰,也因此立志報考少年航空學校。

當時少年對天空的想像,除了來自電影之外,也來自教科書。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教科書共分五期出版:第一期是1901年至1903年,第二期是1913年至1914年,第三期是1923年至1926年,第四期是1937年至1942年,以及第五期1942年至1944年。

第四期起,關於日本空戰戰力的介紹就開始出現,例如第四期第8卷第22課的〈空中奮戰〉(空の奮戦)就描述了日本戰鬥機在空中與敵機(課文中未載明敵機的國籍)激戰的過程,最後,敵機30架當中16架被擊落,日本軍機則是全數返航。

第五期已是戰爭的激烈時刻,第五期的第二卷第11課的〈模型飛機〉(もけい飛行機)雖非談空戰,卻也是將愛國與少年的天空之夢連結在一起。課文描述了一對兄弟做飛機模型的過程,除了組裝飛機機身,還為飛機取了「愛國之燕號」的名字,課文最後,就是愛國之燕號在天空飛翔。

《燃燒的天空》劇照。《終戰那一天:台灣戰爭世代的故事》記載,此片曾在台南廣末公學校播放。 圖/IMDb
《燃燒的天空》劇照。《終戰那一天:台灣戰爭世代的故事》記載,此片曾在台南廣末公學校播放。 圖/IMDb

《燃燒的天空》主題是少年航空兵的成長,電影花了相當的時間描述少年航空兵所受的訓練,而後則是少年航空兵分發到部隊,他們隨著部隊前輩上戰場,開始感受到真實的戰爭與生死。其間包括前輩的飛機在北中國戰場被擊落後,生還的飛行員迅速挖洞把死去的同袍埋葬,避免洩漏任何軍情,最後,自己則舉槍自盡。電影的最終,則是日軍的飛機再次出動飛向中國戰場。

對於這部電影,1941年當時18歲的台南一中學生葉盛吉,更在日記裡留下激切的心情。那一年的3月1日,他在台南的國風劇場觀看《燃燒的天空》,當天的日記裡如是寫道:

《燃燒的天空》據說是我國最大的航空影片,有最先端的飛機堂堂的英姿、英勇的編隊、少年航空兵快活又緊張的生活。勇壯的爆破行動、前線基地的模樣、壯烈的自爆!壯烈的歸還。啊,最終成為在大陸殞落的花。在那之後的隔日以及淒清的前日,都有一架又一架的飛機在晴朗的天空向著目的地起飛而去。

可以看到,此刻進入有聲電影大約十年,戰爭電影透過新穎的視聽裝置進行宣傳,其中特攝更增添戰爭的真實感,對觀眾所產生的強大影響力,如法國哲學家維希留(Paul Virilio)在《電影與戰爭》一書所說,「戰爭就在電影當中」。

左為台灣自製超人作品《關公大戰外星人》;右為邵氏公司出品的《中國超人》。 圖/維基共享
左為台灣自製超人作品《關公大戰外星人》;右為邵氏公司出品的《中國超人》。 圖/維基共享

戰後冷戰變局下的台灣電影生態

戰後,台灣在全球的冷戰棋盤下,以「自由中國」的姿態自居,與對岸的社會主義中國區隔。在東亞區域,台灣以優惠與監視雙管齊下的方式拉攏支持台灣的香港藝人。優惠是指透過政策的優惠,讓心向台灣的香港電影工作者以較低廉價格取拍片底片等。

監視則是在1953年,由支持台灣的香港電影人成立「港九電影戲劇事業自由總會」(簡稱自由總會),與香港左派電影力量分庭抗禮,自由總會也審核所屬成員是否有親共行為。支持台灣的導演與演員,他們的作品可以來台灣上映,甚至也親身來台灣參加雙十國慶乃至勞軍活動。

至於台灣與日本之間電影的往來,戰後台灣對外國電影採取配額制,也就是每年只有一定數量的電影能夠進口到台灣,日本電影亦復如此。不過,1971年美國國務卿季辛吉秘密訪問中國,此舉實是為隔一年的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鋪路。1972年尼克森訪中,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判斷中美將要建交,於是在1972年與台灣斷交。自此,台灣禁止日本電影進口,直到1984年代重新恢復進口。

圓谷英二1954年開始的《哥吉拉》系列,甚至其他電影公司趁著怪獸熱潮所拍的其他電影在台灣多有上映紀錄,然而,圓谷英二過世之後日本持續熱潮的「超人」電影,都被擋在門外。此時,台灣如何感受日本的超人熱潮?

《關公大戰外星人》劇照。 圖/金馬影展
《關公大戰外星人》劇照。 圖/金馬影展

《關公大戰外星人》劇照。 圖/金馬影展
《關公大戰外星人》劇照。 圖/金馬影展

1970年代中期台灣也有超人熱潮,但都是繞道而行。一是從香港來,其中又分兩種狀況,一是隨著日本的超人電影熱潮,香港電影公司購入電影或電視劇,將片中假面超人的樣貌保留,再請本地演員補拍其他情節,混合而成電影進口台灣,《鐵超人》就是這樣的例子。

二是將超人在地化,1975年李修賢主演、邵氏公司出品的人氣電影《中國超人》裡超人的造型就仿自假面超人,台灣上映時廣告的「中國第一部超人電影驚動世界」足見其在地性。除此之外,1975年台灣也上映了泰國的《猴王大戰七超人》,這是由泰國的電影公司與園谷製作合作的作品,泰國背景的故事加上超人力霸王系列中的人物而成。

至於台灣也有超人作品,《關公大戰外星人》就是一例。這部作品1976年是以《戰神》之名在台灣上映,而後是因為大家根據其內容戲稱為《關公大戰外星人》而有此稱。有趣的是,如文章開頭所說,導演不想讓日本超人專美於前所以拍了這樣的超人電影,不過,卻又得請來圓谷製作的專家。這樣的矛盾情結恐怕就屬1970年代台灣獨有。

另一個例子是《筧橋英烈傳》(1977)。台日斷交的這一年,中影也換上梅長齡擔任總經理,正是在他任內開啟軍事宣傳電影的風潮,這些電影悉數是以抗日為題材,諸如《英烈千秋》(1974)、《八百壯士》(1975)、《梅花》(1976)、等。

這些作品當中,多是以歷史中確實存在的人物為原型,《筧橋英烈傳》主題是高志航將軍對抗日本空軍的故事,有趣的是,為了讓電影更為逼真,一部抗日的作品找來日本特攝專家三上陸男等人前來協助。1935年出生的三上陸男18、19歲左右大學考試落榜之際,也曾在東寶拍攝《哥吉拉》的劇組裡打工,而後也成為特攝專家。

只是,在電影裡要戰勝日本人卻又要借重日本人的特攝,這樣的阿Q精神,也是1970年代台灣的一景。

台日斷交後的抗日電影《筧橋英烈傳》與《英烈千秋》。 圖/維基共享
台日斷交後的抗日電影《筧橋英烈傳》與《英烈千秋》。 圖/維基共享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