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操控台灣?——《沒有安全感的強國》導讀
(※ 文: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中國政府打壓、操控台灣(中華民國)的國際活動空間(包括國際NGO),未曾停息。港澳主權轉移給中國的經驗充滿啟示。中方原先允諾的高度自治底下的「一國兩制」得不到保障,香港已經向「一國一制」過渡。
西藏(圖博)經驗也值得借鏡。北京對西藏的控制,始自1951年解放軍擊敗藏軍後,中藏簽署了「十七條協議」(《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之後中國對西藏社會的改造與高壓統治,導致藏人多次大規模反抗,而中方則以武力鎮壓。由於中藏協議以「和平」為名,使得人們對「和平」這個詞彙產生警戒。
事實上,「和平」與「非和平」的定義權握在北京手裡,視需要而交叉靈活運用。北京最近幾年在對台主權論述上,有時也做微調,例如在某些時機,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改口為「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但是,措辭的變化,並沒有反映在其對外關係與內部立法上,例如,強硬而威脅動武的《反分裂國家法》仍然高懸於海峽上空:
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捍衛國家領土完整」的「使命」為何如此緊要?傳統上的理解是:台灣是中國「固有領土」,與大陸有著「中華民族的血緣關係」。但是,本書從現實主義的角度,特別強調地緣安全因素:如果台灣落入了中國敵對國的控制,將構成對中國邊防安全極大的威脅。換言之,台灣是一個關鍵的戰略資產。
本書對台灣在東亞區域中的地緣重要性,做了相當清晰的剖析。本書主張即使未來幾代的中國領導人,在台灣問題上會少一些民族主義的激情,但是他們核心的關懷仍然沒有變動——防止他國利用台灣作為敵對行動的基地。
以「跨海峽政商聯盟」逐步「收購」台灣
以現有東亞地緣政治局勢與台灣民意,北京要「收復」台灣是困難的,它只能想辦法「絆住」台灣,誘使台灣接受「一個中國」的論述,在經濟上更加依賴大陸,並且在台灣的媒體與文化學術圈中創造一種「和談」氛圍。這些正是北京在執行的。
總的來說,北京跨越了「主權」這道邊界,進入台灣直接經營其政商網絡與政治人脈樁腳,並進行干預。因此,除了許多被主流媒體報導的重大干預與威脅,中國影響力對台灣的滲透是日常在發生、具有隱蔽性和欺瞞性的操縱:
- 國台辦副主任數年間走訪台灣340多個鄉鎮市區,深入基層社會,誇稱「全省走透透」。(過去曾誇耀「全省走透透」的是宋楚瑜省長任內。)
- 五個大財團曾以天價求購壹傳媒(比「公司市值」溢價七成約100餘億台幣)。(天底下為何有人願意做這種賠本生意,除非另有重大利益做交換?)
- 「台灣競爭力論壇」委託旺中集團旗下的「艾普羅民調公司」,以「融合式」民調方法,得到65%可歸納為「連結中國人認同」的台灣認同的結論;並宣稱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多年來國族認同問卷的調查方法為「分裂式」的問法。(這種民調簡直就是散布「假新聞」,協助北京執行對台灣的銳實力操作。)
- 國台辦局長打電話給台北律師公會理事長,要求取消「談中國強摘器官盜賣牟利問題」研討會,理由是被邀請者有法輪功成員,而法輪功是中國官方認定的「邪教」。(中國政府對台灣言論自由之干預,膽大妄為無以復加。)
我們可以發現,在北京對台施展的「總體戰略」中,「香港化」是一條重要線索。而中共過去統治新疆、西藏的「總結」經驗,也影響了它目前的對台政策。本書在討論新疆時提到:
為了鞏固控制,中國使用了其在周邊別處的同樣方法:移民、貿易、文化同化、行政管理一體化、國際孤立,必要時,還靠使用員警和軍隊來做後盾。
仔細檢視中國從對新疆、西藏、港澳、到對台策略,可以摸索出一條連續性的政策演化曲線。總而言之,北京對台的收買、收購策略,是以「跨海峽政商聯盟」的網絡關係在進行的。我們的社會在抵抗這種「全控式專制政治+權貴資本主義邏輯」的入侵,是缺乏經驗的。
台灣可作為中國走向民主的「中轉站」
中國崛起催生人類政治史上許多新經驗,數量驚人的「陸客團」就是一個「新發明」。2012年,中國抵港的遊客,高達3千萬。同年,有2百餘萬陸客入境台灣,其中團進團出177萬人。以「拚觀光」名義,馬政府大開國門迎接陸客。陸客湧入香港帶來社會衝擊,曾引發「雙非孕婦」、搶購奶粉等爭搶資源的爭議,令許多香港人憤怒不平。
蔡英文政府上任後,不接受「九二共識」,中國開始縮減陸客團施壓。過去在「熱比婭事件」中,中國曾經對高雄一度切斷陸客團施壓。2016年之後上演的是老戲碼,但加碼演出。2017年,韓國部署美國THAAD飛彈系統,引發北京抗議,以廣泛的「限韓令」施壓,其中包括關掉「陸客團」水龍頭等手法,但首爾挺過了北京施壓的危機。
回顧歷史,以1987年蔣經國允許老兵回大陸探親為起點,30幾年來,兩岸經貿關係深化,台灣在經貿上高度依賴中國(一直到最近兩年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才緩和下來),但是兩個社會之間的關係卻仍然疏離,而台灣在政治上也仍戒心重重。
台灣在經濟上越傾向中國,國族認同越向「台灣人」「反統一」傾斜。這種情況在馬英九擔任總統與中國簽署ECFA等18項協議之後持續升高。2014年,馬英九急於通過服貿協議,「半分鐘事件」激發了太陽花占領運動,讓台灣青年政治行動主義興起,催生第三勢力政黨。
「兩岸一家親」產生的反效果
這樣的民意,說白了,就是「不想和你成為一家人」。除了軍事威脅、國際打壓、經濟利誘,中國需要的是,在政治上說服台灣人,為何與大陸結合成一個國家是好的。這是一個政治正當性的問題。
一個專制中國併吞民主開放的台灣,非但在政治道德上講不通,對於中國自身民主化的前景也將是一大挫敗。把台灣留在「境外」,讓境外力量與「境內」慢慢產生良性互動,是「拉住」台灣最有效的方法。台灣也可以作為中國走向民主世界的一個「中轉站」和「緩衝區」。
中國政府雖試圖對台灣選民下功夫,但「兩岸一家親」這句新口號,帶有古老封建色彩的血緣主義修辭,長期而言會產生反效果。反之,善待台灣,妥善處理與台灣的關係,是中國向其鄰居及世界宣示其「和平崛起」的機會,也是爭取發展時間、避免捲入戰爭的一條可行策略。
但北京現在的策略完全是背道而馳。2017年逮捕台灣公民李明哲,控以「顛覆國家政權罪」,李明哲迄今仍身陷中國黑牢。持續的外交圍堵與國際壓力,也讓台灣人民更加反感。2018年則宣布將台灣列入申領「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的範圍,表面上是「便利台胞」,實際上是監控台灣人資訊,並且執行對台主權侵蝕。
※ 本文摘自《沒有安全感的強國:從鎖國、開放到崛起,中國對外關係70年》導讀,更多內容請參本書。
《沒有安全感的強國:從鎖國、開放到崛起,中國對外關係70年》作者:黎安友、施道安(Andrew J. Nathan, Andrew Scobell)譯者:何大明出版社:左岸文化出版日期: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