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西班牙報社前總編輯的殘酷回憶:「真相」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 | 鳴人選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一位西班牙報社前總編輯的殘酷回憶:「真相」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

西班牙《世界報》(El Mundo)總部。
 圖/取自《世界報》twitter帳號
西班牙《世界報》(El Mundo)總部。 圖/取自《世界報》twitter帳號

發行一份內容更嚴厲、更大膽、更有正義感且更具獨立性的報紙,似乎是個合情合理的抱負,可是每當我向其他人提起這個目標,得到的回應總是:我們的記者覺得《世界報》已經具備這些特質了。西班牙報章媒體業的嚴謹度,算是歐洲國家中數一數二的低落;若和國內其他報社相比,也許他們說得沒錯,但我深信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

《世界報》社內的新聞文化,無論優點或缺點,皆是受到貝德羅.何達帶領這家公司二十五年所留下的影響。報社員工們被灌輸的觀念包括:著魔似地執著於挖掘別人不敢報的獨家新聞;認為有權勢者應當懼怕媒體,而非媒體臣服於權勢。然而何達也建立起一種為了挖到獨家可不擇手段的風氣,不顧是否違反道德規範,耍什麼技倆都能被容忍。

例如:謊稱報社刊登的報導是特派記者的第一手新聞,事實上我們的記者連家門都還沒跨出;在還沒有足夠證據前就發布消息;或是搶報競爭同業的獨家新聞,卻不提及消息來源。漸漸地,大家都知道、也接受了他就是有雙重人格的總編輯,他可以是鍥而不捨勇敢調查「水門案」,直到水落石出的布萊德利(Ben Bradlee),也可以是黑色喜劇電影《滿城風雨》(The Front Page)裡,為了取得獨家新聞不計代價、毫無道德意識的總編輯華特.布恩(Walter Burns)。

我們偷了別家報社的隔日頭條

從前有天晚上,我和伊蓮娜離開編輯總部,去外頭透透氣吃點東西,碰巧聽到了《國家報》旗下的廣播電台提前報導了隔天報紙的頭版頭條:「巴利歐努沃(Barrionuevo)和維朗(Vera)將遭最高法院判刑十三年。」此項判決將讓這兩位前國家安全部門的高官鋃鐺入獄,原因是他們涉嫌參與了反制埃塔恐怖組織的「齷齪戰爭」。

當時我們早已截稿了,頭條放的是總理阿茲納發布的聲明稿。不過就在得知競爭同業的獨家消息後,何達立刻下令更改頭版內容。曾經成功揭露政府恐怖暴力行動的副總編,神情非常凝重地出現在報社編輯總部,接著開始瓢竊《國家報》的新聞內容,同時間版面美編們也忙著重新設計頭版版面,編輯總部夜班主管則是刻意佯裝不知情,企圖掩飾掉這件恥辱之舉。重新改過的頭條標題,與我們偶然聽到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巴利歐努沃和維朗將或遭最高法院判刑十三年」,內容則完全沒提到我們的競爭對手。

當年何達即使面臨來自權貴高層的騷擾威脅,仍勇於揭穿政府涉嫌綁架、刑求及謀殺埃塔恐怖組織可疑成員的暴力行動,那時候的其他同業,如《國家報》之流,卻因為與時任社會勞工黨的總理費利佩.龔薩雷斯關係親近,都選擇不調查那些事件。若非何達以總編輯之姿堅持追查下去,那些事件絕不可能受到司法關注,更別說是判刑。

如今那家當年選擇閉嘴的報社卻搶得這條獨家,這條屬於「我們挖到的新聞」的最終章,這口氣實在讓人嚥不下去。「作為一間報社,我們不能輸!」這種輸不起的情緒反應,正是《世界報》的最大缺失之一,並在日後對報社造成更大的傷害。

示意圖。 圖/法新社
示意圖。 圖/法新社

缺德的陰謀論:小道消息、虛構故事、無憑無據的謊言

數年後的2004年3月11日,伊斯蘭恐怖激進組織在馬德里發動攻擊。此時平衡著報社品德和缺失的天秤倒向了後者,導致《世界報》犯下了永遠無法抹滅的錯誤。那時我們與人民黨政府已過從甚密,何達還常與總理相約打板網球,甚至獲邀出席總理女兒的婚禮。

事件發生後,政府企圖把錯推到埃塔恐怖組織身上,讓大家以為那是埃塔恐怖組織主導的攻擊。因為就在幾個月前,政府決定參與伊拉克戰爭已引發相當多民怨,總理阿茲納擔心若被發現伊斯蘭恐怖激進組織才是幕後始作俑者,很可能會使執政黨在三天後的選舉中落敗。何達相信了政府的版本,然而當證據顯示事實並非如此,他非但無意修正報導,反而丟出更多推託藉口,讓《世界報》在後來幾年持續進行著他所謂的「調查」,想重申報社當年主張的陰謀論是正確的。

當時的編輯總部團隊中,很難找得到認同這些做法的人;但更糟的是,完全沒人敢跟總編輯攤牌,直接告訴總編輯這事並不對勁。所有人,包括在編輯總部近距離與總編輯工作的同事,或像我一樣安逸的駐外記者,大家都對報社的荒唐作為默不作聲。

這些作為像是,將巧合編造成證據,倚賴某些在「國家下水溝」組織失勢的黑警小團體,拿他們透露的無依據小道消息作新聞,或對任何能提升故事可信度的小線索大肆渲染、誇大其辭,隱瞞所有與自身論述觀點矛盾的資訊,討好相關證人,讓他們為《世界報》的新聞說好話。

此外,針對不跟隨《世界報》流派的人,不論是法官、警察、或是記者,都想盡辦法摧毀他們的名譽。與何達意見相左的人,像是負責《世界報》網站版的辛德.朗伏恩特(Sindo Lafuente)及波哈.埃奇巴利亞(Borja Echevarría),他們都拒絕將那些新聞刊登在網站上,下場便是皆被當成異己剷除。

相對地,對總編輯所編造的虛構故事越顯興趣之人,則都獲得升遷。報社內有僅靠一人光采而成就的庇蔭,但缺乏堅實的管理架構,如此個人主義濃厚的領導風格所造成的缺失屢見不鮮。終究,何達從未能證實他的理論是正確的,讓支持他及反對他的人都對他相當失望。我們的國內新聞主管「沉默頭子」,有次在「魚缸間」開會時,對當時狀況下了些評語,他說:「我們被困在一個謊言中,但重點不在於我們是否相信這個謊言,而是一旦陷入其中,我們就不知怎麼逃,或是不想要逃出來。」

儘管已過十年,這個謊言仍然如影隨形地跟著《世界報》。每當我去參加論壇,而討論的議題是與新聞業的創新發展相關時,總是有人提醒我,《世界報》是主張馬德里三一一連環爆炸恐怖攻擊事件為陰謀論的傳聲筒—而那所謂的陰謀從未被證實。我曾想為這件事向社會大眾道歉,藉此將報社最黑暗的過往拋開,但我並不想公開評判前總編的行事作風。不過可以很確定的事是,我們絕對不會再重蹈覆轍。

報社的兩名律師跑來見我:一位是年輕有學識又努力工作的女律師,當其他人都已經下班時,她在「二樓」的辦公室常常還燈火通明;另一個則是自報社成立以來便一直捍衛著報社權益的法學家之子。他們帶了一張清單來給我,上頭列出了最近幾個月來,對我們報社提出訴訟的官司:「數量越來越多了。我們得採取行動才行。」

《世界報》慶祝二十周年報慶。 圖/維基共享
《世界報》慶祝二十周年報慶。 圖/維基共享

我們開除了新聞產製倫理的吹哨人

報章媒體業裡「又快又多」的風氣,凌駕了新聞應把持的嚴謹性,完全忘了必須遵守那些新聞系大一新生時就學過的新聞守則,如多方確認消息來源的真實性,或是必須詢求被報導當事人的說法,種種規矩早已被拋諸腦後。就拿律師們帶來給我看的一篇文章為例,那是一篇被我們登在社會新聞版副刊「名流另類報導」(La Otra Crónica, LOC)裡的文章,內文揭露了足球球星C羅(Cristiano Ronaldo)的前女友伊莉娜.莎伊克(Irina Shayk),曾與大她五十歲的國際足球總會(FIFA)主席塞普.布拉特(Joseph Blatter)有染。這是條大獨家——不過內容是假的。

這位俄羅斯女模威脅報社,若再不更正文章內容,就要把我們告上法庭並求償上百萬歐元。於是我們將她發來的訴求原文,連一個逗點都沒改地,完全直接貼上發布:「遵照伊莉娜.莎伊克的要求,並為了避免法庭訟訴爭議,《世界報》承認該則新聞為虛構,所載內容並非事實……。」這篇文章是由《世界報》派駐柏林的通訊記者所寫,她以為她寫的是篇微不足道的小新聞,因此未確實執行最基本的新聞內容求證,拿到第三方的消息來源或流言就隨便發出了新聞。她的上司也沒有審過這篇文章,或對其內容也從未提出質疑,完全沒人檢查或確認過其內文。

《世界報》裡絕大多數的記者工作態度都相當耿直,不過就像每個家庭裡總有幾個誤入歧途的小孩,仍有人用老派且「最薄弱的新聞倫理道德觀念」當成行事標準,有道是:「別讓事實真相毀了一篇精彩好故事。」

不同於德國或是美國的同業,西班牙新聞業的問題在於,我們當時並沒有一個機制可有效預防「伊莉娜.莎伊克事件」這類錯誤的發生。這是長久以來在國內新聞界常見的陋習,在90年代末,報社找來的一位美國年輕女記者還特別警告過我們。她是黛兒.芙斯(Dale Fuchs),沒人知道究竟為什麼,以及她是如何能進到我們的社會版工作,最常聽到的版本是,報社主管們覺得找個「美國佬」來當員工,可以增添異國風情。

不過他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因為黛兒.芙斯在美國學得的新聞文化,與我們在西班牙所學相比要嚴謹許多,她帶進來的工作觀念,是從哥倫比亞大學學到的專業職業標準,譬如,「若你母親說愛你,你得確認她說的是真是假。」而且她來不久後,便毫不留情地指出我們的缺失。

那時她剛到職幾個月,就為波因特媒體研究學院(Poynter)寫了一篇論述《世界報》的文章,裡頭她舉例的是,社會版記者搞混了兩名醫師的名字,這錯誤使得完全毫無關聯的醫師被指控有醫療疏失導致患者死亡。我們的這位美國籍記者不禁提問:「內容編輯審稿人員呢?總編輯呢?說出那可笑的五個字『要造成迴響』的人是誰?」

她形容《世界報》是家獨立剽悍的報社,在西班牙軍方色彩濃厚的新聞業中是異數,但旗下的記者們過度急躁,主管們又極度草率不謹慎,甚至對她以尚未熟練的第二語言所寫的文章都不加以編輯。黛兒.芙斯以為她寫的這篇文章會被視為具建設性的評論,且有助於報社加強審核記者們的報導。

但後來,她被開除了。

※ 本文摘自《後來,我告了報社老闆:一本直擊新聞製造內幕的前總編輯回憶錄》第五章〈迷途羔羊〉,標題為鳴人堂編輯所加,木馬文化授權刊登。

《世界報》前總編輯、本書作者大衛.希門內斯(David Jiménez)。 圖/維基共享
《世界報》前總編輯、本書作者大衛.希門內斯(David Jiménez)。 圖/維基共享


後來,我告了報社老闆:一本直擊新聞製造內幕的前總編輯回憶錄
作者:大衛.希門內斯(David Jiménez)
譯者:馬巧音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1/12/08

《後來,我告了報社老闆:一本直擊新聞製造內幕的前總編輯回憶錄》書封。 圖/木馬文化提供
《後來,我告了報社老闆:一本直擊新聞製造內幕的前總編輯回憶錄》書封。 圖/木馬文化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