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漫畫《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是山寨版?窺見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每一個看到漫畫《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的人一定都忍俊不禁:黑色緊身褲、綠色腰帶加上紅色長靴,這分明是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的經典角色──原子小金剛,但是小金剛原本應該是錐狀的頭髮卻被老鼠耳朵取代了。
這令人懷念的滿滿山寨味,從小喜歡看漫畫的台灣讀者一定不陌生,這本奇葩漫畫正是台灣業者於1965年出版的漫畫,也許它就曾出現在你過去經常光臨的租書店呢。除了喚醒大家的童年回憶外,事實上,這本漫畫也承載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台灣史,而且還不只是僅限於台灣的台灣史,它超越了國界,更穿越過去與現在。
故事要從封面說起
既然要以這本小書為起點,那麼我們就從一本書的「臉」來談起。《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的整個封面構圖,其實是取自日本光文社於1965年6月出版的「原子小金剛」系列單行本第二卷第六號《地表上最大機器人卷(地上最大のロボット卷)》下冊。構圖前景,是原子小金剛加老鼠的混合體;後面的「牛角金剛」,則是原子小金剛系列裡的布魯圖(プルートウ)。
布魯圖第一次現身,是出現在1964年至1965年光文社《少年》雜誌上連載的《原子小金剛》系列第五十五話〈史上最大機器人(史上最大のロボット)〉。年輕讀者可能沒聽過布魯圖,不過當代日本漫畫家浦澤直樹在《PLUTO ∼冥王∼》中,就曾用「史上最大機器人」的角色講了一個浦澤風格的原子小金剛故事。
標題「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封面的正上方,寫有「太空飛鼠」的字樣。太空飛鼠(Mighty Mouse)是美國漫畫家兼卡通師保羅.泰瑞(Paul Houlton Terry,1887至1971)所創造的角色,這隻老鼠超人似乎很早就飛進台灣了,成為早期許多台灣漫畫家改編的對象,例如宜昌出版社的《太空飛鼠宇宙人》、文鋒出版社的《鼠國雙雄》等。
巧合的是,手塚治虫也曾經表示自己在創造原子小金剛的外型時,其實受到太空飛鼠很大的影響。不知道《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的封面繪者,是否因為知道了這段淵源,所以才結合這兩者?另外,這也顯示了這本台灣出版的漫畫,還受到太平洋對岸美國流行文化的影響。
封面下方的「電視卡通」或許是當時漫畫出版社為了吸引讀者,利用電視卡通的名號來為作品增光。而兩部相關的作品,事實上也早在電視上亮相了:原子小金剛在1963年就由株式會社蟲製作(株式会社虫プロダクション)改編成卡通,太空飛鼠則是早在1942年就飛向美國家家戶戶的電視螢幕了。除了利用卡通噱頭宣傳之外,當時台灣漫畫還經常搭台語電影、布袋戲或民間傳說的順風車,可見許多台灣漫畫家都走在時下娛樂的最前端,精準地掌握了同時代台灣人的娛樂品味。
接著打開漫畫,進到《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的故事內容。第四、五集的內容大致就與1965年光文社《少年》雜誌所連載的《原子小金剛》系列第五十六話〈機器人形人篇(ロボイド)〉一致,另外第五集後半及第六集的內容,則大致與1960年於光文社《少年》雜誌上連載的第四十一話〈死亡十字架殿下(デッドクロス殿下)〉一致。但是,可以看見每一頁的格子數都變少了,變成「一頁三段」的表現方式,如此一來故事的時間感變得比較稀薄,而較複雜的機器人也消失了。
單純觀察此漫畫書的外表,我們可以摸索到部分台灣漫畫發展的獨特歷史背景,但在進到漫畫故事細節的討論之前,我們應該先從《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的故事原作──手塚治虫開始。由此著手,除了讓《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的故事回歸歷史脈絡外,也可以看到為什麼台灣漫畫與日本漫畫之間有這麼多的糾葛。
台日漫畫文法分歧
手塚治虫本名手塚治,出生於1928年。他從小就喜歡看漫畫、電影及戲劇,同時也是一位小小漫畫家。喜歡漫畫的手塚治虫從小學就開始在班上傳閱自己畫的漫畫,長大之後也是創作不輟。後來考上大阪帝國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後,手塚治虫卻沒有忘記自幼的漫畫夢,試著向各報社毛遂自薦自己四格及長篇漫畫。終於在1946年於《少國民新聞》上展開〈小馬日記(マアチャンの日記帳)〉的連載,也開啟他今後的漫畫家人生。
但是真正讓手塚治虫成為日本漫畫界震撼彈的,還是非1947年出版的《新寶島》莫屬。單純看每頁格子的形狀和數量,大家可能會覺得《新寶島》沒什麼了不起的,跟前面提到台灣的《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一樣,都是一頁大約三格,而且三格都是平均分配、非常工整的長方形,比起現在常見的商業漫畫遜色多了。但是,讓我們還原一下戰後日本漫畫出版的現場,大家就可以體會為什麼《新寶島》這麼厲害。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物資非常匱乏,連紙都非常珍貴,因此當時的紙張使用的量是分配的。報社或老牌出版社當然會分配到絕大部分的紙,戰後初期新成立的小出版社就只能使用碎紙漿製作、品質非常粗劣的紙。這種紙被稱為「仙花紙」,新興的小出版社就使用仙花紙來印製「赤本漫畫」。
「赤本」原本是指江戶時代廉價的娛樂用書籍,當時封面常常是紅色的,因此就以「赤本」稱呼,之後漫畫也成為赤本的常見內容之一,所以發展出「赤本漫畫」這樣的分類。戰後因為娛樂缺乏,一度掀起了赤本漫畫風潮,小出版社及漫畫家大量創作、出版赤本漫畫,狠狠地大賺了一筆。
這些赤本漫畫多數會在玩具店一類的地方銷售,如果是受歡迎的作品,也有可能出現在百貨公司等地。這種赤本漫畫沿襲了戰前的格式,每頁大都由三個平均分配的長方形格子組成,雖然《新寶島》也承襲了這項傳統,但如果仔細比較每個格子的內容,就會發現差異之處。
在《我是漫畫家》一書中,手塚治虫提到舊式的漫畫跟《新寶島》之間漫畫文法與分鏡的差異,他認為早期的漫畫比較像是劇場式的構圖,也就是單一平視的視角,角色在左右用對話方式推進劇情。但是,從小看電影長大的手塚治虫認為這樣的方式無法表現戲劇張力,因此就把電影的語言帶進赤本漫畫的世界裡,於是就出現了《新寶島》少對話、多視角的敘事方式,也成為日後漫畫文法重要的養分,我們今天習慣的漫畫分鏡從此開始發芽茁壯了。
有趣的是,1960年代台灣的漫畫從報紙與兒童雜誌上獨立出來,新成立的出版社開始大量出版漫畫單行本。這些單行本不像現在會在書店陳列供讀者購買,而是放在租書店租借。根據漫畫研究者李衣雲的統計,當時台灣的漫畫單行本仍舊與早期的日本赤本漫畫一樣,是一頁三格左右的形式,而且視角也停留在《新寶島》前的劇場式觀點,較少見電影式的敘事方式。
換句話說,從1960年代開始,台灣漫畫的表現方式開始跟日本漫畫的表現方式岔開。當日本開始嘗試破格、不同視角等等的分鏡方式時,台灣的創作者則是繼續沿用一頁三段的敘事方式,一直到1970、1980年代才重新接軌。我們要討論的《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正好展現了1960年代台灣漫畫分鏡的特性。
《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應該是當時台灣的出版業者請人重繪《原子小金剛》的內容,刻意把手塚治虫一頁超過三格的複雜分鏡,改成1960年代台灣漫畫單行本常見的一頁三格左右的布局,原本緊湊的劇情也變得比較鬆散,因為一頁的格子變少了,單一格子的面積就變大了,使得描圖的人必須幫忙補充背景。
幾位年紀較長的漫畫產業前輩都曾經提到,1950、1960年代台灣出版社要翻印日本進口漫畫時,都會請助手或打工的學生用描圖紙就著日本漫畫描圖,之後才製版印刷。在這個加工過程中,有些比較講究的出版社就會減少日式元素,加入台灣特色,例如把和服改成漢服,或者把長髮的男性角色改成短髮造型。許多的前輩漫畫家也是在描圖過程中,慢慢地磨練自己的畫技,最後開始創作自己的原創故事。
日本英雄的誕生
但是基本上,《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仍然保留了原子小金剛的特色,故事充滿人與機器人之間的歧視及壓迫,太空飛鼠(在《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裡原本是原子小金剛的角色被稱為太空飛鼠)總是會與破壞和平的壞機器人戰鬥,但是戰鬥結束後,太空飛鼠都會看到對手的無奈或善良的一面,而反派也多會道歉。
從衝突到和解、原諒,一直是《原子小金剛》故事裡常見的套路,似乎與日本戰後的情境非常類似。原子彈帶來了致命性的破壞,但也結束了戰爭,原本是侵略性的原子,卻因為戰後美日簽訂和平條約的關係,而變成和平、正義的守護者,至於遲遲沒有得到的道歉,現在則從漫畫家筆下的反派角色口中吐露。
《原子小金剛》故事中的許多概念,與手塚治虫個人的經歷息息相關。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受到美軍占領,連手塚治虫成長的寶塚也開始出現美軍宿舍,街上經常看得到坐在吉普車上的美國軍人。當時手塚治虫曾因為語言不通,而被一群美軍暴力相向,但是身為日本人的他是無法對占領者還手的,因此他開始思考不同人群之間的誤解及衝突,最後將這樣的想法反映在機器人和人類之間,成為貫穿《原子小金剛》且不停被探問的主題之一。
有趣的是,同一時期,台灣人在日本的感受卻可以說是正好相反的。出身台灣、日後成為台日外交要人的張超英,那時正巧在日本的明治大學求學,也因此目睹了美軍占領日本的時期對日本產生的影響。他提到當時日本社會被分為美國人、日本人及非美、非日的「第三國人」,台灣人戰後脫離日本的控制,因此得以成為第三國人,享受比日本人更多的自由。
當時身為第三國人的張超英,可以自由進出日本人不得其門而入的美軍福利站,有時一些台灣人還會趁著日本物資管制,偷偷盜賣福利站的糖或食物給日本人,從中海削一筆。滯留於日本的台灣人突然一夕之間成為了戰勝國國民,看著被美軍當成次等公民的日本人,自己居然可以隨美國人平起平坐,感受到新時代的來臨。對手塚治虫來說,這是刺激他反思不同族群之間衝突的占領時期,對許多在日台人來說,卻是短暫地享受了戰勝國待遇的奇異時光。
手塚治虫受光文社的《少年》雜誌邀稿連載漫畫,構思出一個叫做〈原子大陸〉的故事。但是編輯建議還是將故事限縮於人物上,因此最後決定以〈小金剛大使(アトム大使)〉之名在1951年4月的《少年》上開始連載,這是一個描述外星移民與地球人交流、衝突,最後和解的故事。
故事中負責調解的角色就是原子小金剛,但當時首次登場的小金剛只是配角,而且遲至第四回才登場。雖然〈小金剛大使〉的連載最後黯然收場,但小金剛這個角色卻大受歡迎,當時擔任編輯的金井武志就建議手塚治虫把小金剛塑造得更人性化,並用這個角色作為主角重啟連載,現在大家熟知的原子小金剛才就此飛上天際。
※ 本文摘自《跨越世紀的信號3:圖像裡的臺灣史(18-20世紀)》第九章,本文作者為黃悠詩,標題為鳴人堂編輯所加,貓頭鷹出版授權刊登。
《跨越世紀的信號3:圖像裡的臺灣史(18-20世紀)》編者:張隆志出版社:貓頭鷹出版出版日期: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