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著要外商選邊站?中國《反外國制裁法》快速通過的意義 | 吳介聲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急著要外商選邊站?中國《反外國制裁法》快速通過的意義

中國人大會常委會於6月10日通過《反外國制裁法》。 圖/中新社
中國人大會常委會於6月10日通過《反外國制裁法》。 圖/中新社

日前在七國集團(G7)峰會前一天,中國人大會常委會於6月10日加速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外商代表對此感到「中共特別焦急」,該法不僅不利發展業務、讓外商淪為政治犧牲品,並且對外國對中國制裁難有影響力。

根據中國《央視》新聞報導,6月10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9次會議表決通過《反外國制裁法》,並且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生效。人大曾經宣稱這是為了中國「反制外國歧視性措施」而「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撐和保障」。

根據北京公布,《反外國制裁法》有16條,對違法者規定三類反制措施,包括「不予簽發簽證、不准入境、註銷簽證或者驅逐出境」;「查封、扣押、凍結在中國境內的動產、不動產和其他各類財產」;「禁止或者限制中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以及「其他必要措施」。

對此,除了外商組織代表擔憂,許多分析也指出,中共當局異於常理地省略三讀程序,迅速通過《反外國制裁法》,是一場對國民以及外商的大內宣,期以在G7峰會之前提供反制外國制裁的法源、因應G7各國聯合對中施壓,幫中共政權打強心針。

在歐盟最具影響力而且深度倚賴中國市場的德國,對此法律反應特別敏感。中國是德國企業僅次於歐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在中國的德企至少有5000家,如今德國輿論與政界對中共侵犯人權和鎮壓香港等擔憂,皆使得對中政經關係持續增壓。

2018年德國總理梅克爾拜訪位於深圳的西門子醫療部門。 圖/路透社
2018年德國總理梅克爾拜訪位於深圳的西門子醫療部門。 圖/路透社

中共可「依法」查封外國組織和個人在中國的財產

《反外國制裁法》重點包括中共可「依法」查封外國組織和個人在中國的財產,並可擴大處分對象至於配偶以及直系親屬。據悉此法律之原始意旨,來自習近平去年11月曾經要求當局應該「利用法律手段捍衛中國主權、安全和利益」。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4月祕密完成初審,近期進行第二次審議後卻略過第三次審議,逕行表決通過並經習近平簽署生效,和去年突然通過《香港國安法》手法相似。

對此情勢變化,德國巴斯夫集團(BASF)中國區總裁、「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對《路透社》表示:「中國似乎異常焦急。此舉實不利吸引外國投資,也不利於安撫自覺淪為政治棋局犧牲品的外國企業。」

德國《南德意志報》則評論,中國《反外國制裁法》目的非常清楚,就是要讓外企在美國和中國之間選邊站,因為如果外企執行了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措施,他們就得在中國面臨嚴厲的法律後果。

此評論分析,對大多數國際企業而言,選邊站是假議題。因為對任何一家總部不是在中國的企業,無視美國的制裁令就無異於經濟自殺,因為如此不僅意味著將被逐出美國市場,甚至有可能被國際金融體系所拋棄,因為銀行不會冒著違抗美國制裁令的危險與這種企業交易。

然而此評論也指出,要這些企業遠離中國至少近期對德國而言不切實際,因為中國已經是德國汽車商最重要的市場,主要德商——如西門子和巴斯夫集團——在中國每年也有數十億歐元業務,德國中小企業也倚賴中國市場。推估《反外國制裁法》影響所及,外商將會自我審查對中國敏感業務,免得深陷來自美國或歐盟的制裁,在避險趨勢下,外企勢必將限縮中國業務,並且對中國市場的安全與前景越來越沒信心。

此《南德意志報》評論強調,習近平上台以來,中國通過一系列經不起法學理論推敲的法律文件,這次《反外國制裁法》也不例外。然而通過這種模糊的法律也許正是中共的初衷,因為措辭越模糊範圍就越廣,以便中共任意解讀和處罰。

德商巴斯夫與中國揚子石化於2005年慶祝「揚巴一體化投入商業化」。 圖/美聯社
德商巴斯夫與中國揚子石化於2005年慶祝「揚巴一體化投入商業化」。 圖/美聯社

馮德萊恩呼籲「離開像中國這樣的生產商」

德國《周日版世界報》也報導,《反外國制裁法》等於是要讓「遵守其他國家對中國採取懲罰措施的企業」承擔法律後果。德國工業界已擔憂其威脅,對在中國的德國企業,影響不容忽視。

所謂懲罰中國的「其他國家」主要是美國,也不免包括歐盟國家。《反外國制裁法》則是中共試圖在G7峰會前夕為反制外國制裁提供法律基礎,雖然在中共極權專制下所謂法律基礎實質意義不大,但是在對內宣傳以及政治運動上仍具影響力,簡單而言就是追隨楊潔篪那一套,再度準備跟G7嗆聲——「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德國兩大關鍵產業——汽車以及機械產業——對《反外國制裁法》特別敏感與憂慮,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主席穆勒(Hildegard Mueller)向《周日版世界報》表示:「我們會員擔憂日益緊張的局勢,我們企業重視在人權、法治和永續發展領域建立高標準。我們呼籲相關各方,特別是歐盟、中國和美國加強對話,讓關係早日正常化,並達成協議,無論如何都必須避免衝突升級。」

德國規模最大的產業協會「工業聯合會」(BDI)則於6月16日批評中共此舉是向外資和外商發出「令人擔憂的警訊」。BDI執行董事尼德馬克(Wolfgang Niedermark)表示中國政府不僅未緩和局勢,反而製造不安,「這對中國作為投資市場以及貿易夥伴的聲譽相當不利」。

此外,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6月15日閉幕的歐盟—加拿大峰會(歐加峰會),罕見地呼籲各國「離開像中國這樣的生產商」,等於是宣示歐盟將逐步擺脫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當天也和馮德萊恩與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針對中國問題發表措辭嚴厲的聲明。

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在《反外國制裁法》表決後強調,其制定是為反擊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貫徹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法治及外交思想、加快涉外立法的重要舉措。綜上所見,在中國市場急需吸引外資與外企之此刻,中共藉由《反外國制裁法》反制國際制裁,毫不掩飾,心意已決,但恐將適得其反,更令外商卻步。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6月15日閉幕的歐盟—加拿大峰會(歐加峰會),罕見地呼籲各國「離開像中國這樣的生產商」。 圖/美聯社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6月15日閉幕的歐盟—加拿大峰會(歐加峰會),罕見地呼籲各國「離開像中國這樣的生產商」。 圖/美聯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