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演習新變革:美軍聯絡官進駐聯兵營能給國軍什麼幫助? | 王臻明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漢光演習新變革:美軍聯絡官進駐聯兵營能給國軍什麼幫助?

漢光演習資料照。下同。 圖/美聯社
漢光演習資料照。下同。 圖/美聯社

媒體報導,美軍可能在明年漢光演習時派出聯絡官進駐國軍的營級單位,這應該是美國國防部回應《國防授權法》要求協助台灣加強防衛能力、甚至建議美台雙邊進行聯合演習的一種方式。而這在政治上當然有強化美台同盟印象的效果,在戰略上也顯示出美國加強印太地區防務,投入更多軍事資源在第一島鏈的企圖。

同時,以派遣聯絡官參與演訓的方式,也符合美軍目前儘量減少海外駐軍或大規模演習,改以小規模交流,建立合作經驗與彼此默契,節省軍事開支的常態作法。許多與美國有軍事合作關係的國家,其基層作戰單位也常有美軍的聯絡官,用意在於交流作戰情報、協調火力支援、避免作戰時彼此誤擊等。

只是美國雖然正循序漸進地加強與台灣的軍事合作,但台灣的情況比較特別,除了美國與台灣沒有邦交,雙方的同盟並非檯面上的正式關係外,全名稱為「聯合兵種營」的聯兵營,也是最新編成的單位,明年度的漢光演習可能是國軍聯兵營編成後,第一次參與的重大演訓,因此格外引人注意。

若美軍真的派出連絡官到聯兵營參與漢光演習,那國軍應該要積極去思考的是,這能給台灣的防禦能力提供什麼協助,能為基層部隊帶來什麼樣的學習機會?

事實上,聯兵營就是仿效美軍的制度,由不同的作戰兵種混編而成,讓未來的聯兵營可以獨立作戰,比過去的聯兵旅更為靈活、更具機動性。但國軍編成聯兵營的嘗試是否可以成功,關鍵還是在於能不能發揮此編制的作戰優勢。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美軍聯絡官能給國軍什麼幫助?

聯兵營的規模比過去的聯兵旅更小,兵力大概不到聯兵旅的三分之一,雖然改編後原本的一個聯兵旅一分為三,變成擁有三個可獨立作戰的聯兵營,在運用上更有彈性,但在防禦能力上當然遠不及過去的聯兵旅,要獨立接敵,就需要各兵種的支援。

因此,除了增加狙擊班、反裝甲排、防空飛彈排以外,還在營部參謀中編入了空軍、海軍、陸軍航空隊、無人機部隊的聯絡官,其用意就是利用支援火力來彌補防禦能力的不足,藉由靈活的優勢來達到機動作戰的目標,而這就非常仰賴情報的獲取與資訊的傳遞。

若說聯兵營的成敗,取決於國軍能不能轉型為一支「資訊化部隊」,雖不中亦不遠矣。當然,國軍對此也不是毫無準備,過去十幾年來大力投資的「博勝案」,就是在建構三軍的資料鏈系統。

資料鏈可以讓陸海空三軍共享軍事情報,達到聯合作戰的目標,但即使是在這方面執牛耳的美軍,仍然沒有辦法達到百分之百的理想目標,更何況受限於經費與技術能力的國軍部隊。

如國軍的三種主力戰機中,法製的幻象2000就因法國的反對,而沒有辦法納入「博勝案」的資料鏈中。國軍在許多地方都因為系統老舊、不相容或預算不足等各種因素,只完成了半套的系統建置,與美軍的差距就更遙遠了。因此未來聯兵營能不能完全整合進入「博勝案」的資料鏈中,還有待實兵演習的驗證。

但許多人並不看好在聯兵營裡派駐空軍、海軍、陸航與無人機部隊的聯絡官,原因除了三軍部隊長期以來的本位主義,另外一個原因是,聯合作戰最重要的除了硬體的裝備,更仰賴人員的訓練與可流暢運作的制度,而這都是國軍最孱弱或還未建立起來的部份。

因此,未來漢光演習時美軍所派駐的聯絡官,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畢竟對於聯合兵種作戰最為熟練的國家,首推美國。

國軍也應該趁這個機會,讓基層官兵學習聯合作戰的基礎觀念,建立各兵種聯絡官的標準作業程序,磨合三軍協同作戰的默契。國軍必需先學會如何運用不同兵種單位的聯絡官,發揮其功效,才有辦法進一步利用盟國的聯絡官,在戰時獲取國軍所沒有的敵方情報、取得外力的支援。

特別是台灣「博勝案」的資料鏈是向美國所採購,過去也曾因此改變國軍所使用的軍用地圖符碼,以與美軍相容,為未來的聯合作戰做準備。國軍是否能利用美軍派駐聯絡官的機會,與美軍的資料鏈進一步構連,就是台灣可以嘗試努力的方向。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美資料鏈連結有助國軍革新

由於台灣與美國沒有正式邦交,許多軍事合作都只能秘而不宣,依照目前兩國官方的正式說法,台灣軍方的資料鏈並沒有像日、韓等國一樣與美軍連結,這等於是讓這個資料鏈的功能大打折扣。

雖然我們不知道彼此在私下有無利用這樣的資料鏈交換作戰情報,進行秘密合作,但美國在漢光演習中派遣聯絡官進駐最基層的聯兵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希望能掌握國軍的動態,以避免雙方在軍事行動上有所誤判與衝突,而最快也最有效的方式,當然就是直接開通美台雙方的資料鏈連結。

雖然美軍為了自身的安全,可能不會釋出完整權限,讓台灣可以得知美軍機艦的正確位置,但台灣若能透過這樣的合作,取得敵軍的即時資訊,那對台灣的防衛能力將會大有助益。

美軍在台灣進行年度大型軍事演習時派出聯絡官參與,是否暗示未來台海若爆發戰事時,美軍將以這種方式介入,這目前不得而知。但美國為了因應目前的印太情勢,積極希望加強台灣的防衛力量,是明顯的事實,已經不止是《國防授權法》裡的國會意見而已,正在逐步落實在軍事合作上,而這是國軍很好的機會。

美國軍艦能不能停靠台灣港口表達對台灣的支持,軍方人員在訪美時能不能穿著我國的軍服,這其實是國家主權象徵的問題,能爭取時當然可以盡量爭取,但更為重要的是,真正能強化國軍戰力的部份。

而且軟體很多時候比硬體更為重要,看的見的軍售可以讓台灣獲得更新銳的武器,但看不見的資料鏈連結與聯合作戰的經驗技術,卻對於國軍的革新與進步,有更關鍵的重要性。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台灣應轉向資訊作戰的現代化部隊

台灣因為特殊的國際處境,已經有3、40年的時間沒有與先進國家的軍隊有演訓交流,少數的幾個管道,是派遣軍官到美國受訓與來台灣易地訓練的新加坡星光部隊,但嚴重缺乏直接且有效的學習機會。

偏偏這3、40年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國防軍事領域已經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台灣因此遠遠落後於其它國家,這不止出現在硬體裝備上,也存在於觀念與制度中。

國軍的「可恃戰力專案」從編制上進行改革,是一項勇敢的嘗試,但也是不得不為的選擇,因為解放軍也已經編成了強調聯合作戰能力的「合成營」,台灣甚至還落後中國一步。若想迎頭趕上,就要發揮台灣資訊化建設較為完備的優勢,更徹底轉型為以資訊作戰為導向、以火力取代人力、以機動力彌補防禦力的現代化部隊。

國軍的「可恃戰力專案」在重新編制後,將減少近一個聯兵旅的地面兵力,釋出的員額將用來充實未來編成的新部隊,這是國軍員額固定不變,但又必需跟上時代腳步引進新武器,所不得不為的選擇。但在地面作戰部隊減少之際,如何讓聯兵營發揮比過去更強的戰力,就是很迫切的課題。

衡諸於歐美各國在削減地面作戰兵力時,取而代之的都是轉型為更敏捷、反應更快速的機動化部隊,並擁有資訊管理、戰場指揮通訊能力,可即時獲得友軍火力支援、盟國的情報協助,戰力反而更強。這才是此次改革的真正目標。

也因此美軍的聯絡官若在漢光演習時進駐聯兵營,雖然主要是在觀摩演習,卻也是台灣主動學習的大好機會,國軍部隊應該好好把握。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