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西太平洋戰事爆發?美國海軍第一艦隊的組建與部署 | 王臻明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因應西太平洋戰事爆發?美國海軍第一艦隊的組建與部署

美軍航艦雷根號打擊群。 圖/美國海軍
美軍航艦雷根號打擊群。 圖/美國海軍

近來傳出美國有意重新組建第一艦隊,以因應接下來的威脅。海軍部長布瑞斯威特(Kenneth Braithwaite)則進一步透露,美國正與盟邦洽談部署第一艦隊的地點,目前最有可能的選擇會是新加坡。未來的第一艦隊將與母港在日本第七艦隊,負責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的區域安全。再加上責任區在東太平洋,負責防禦美國西岸的第三艦隊,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將下轄三支大型艦隊。

美國想要在西太平洋籌組一支新艦隊的想法,並不是這幾年才出現。遠在十幾年前,就有人不斷呼籲,美國海軍應該考慮再新增一支艦隊,以分擔第七艦隊的壓力。因為第七艦隊負責整個西太平洋與印度洋,幅員極為廣大,讓第七艦隊旗下的艦艇疲於奔命。只不過在冷戰結束後,美國忙於反恐戰爭,海軍較不受重視,因此這個提案並未進入實質討論的階段。一直到2017年,第七艦隊厄運連連,發生多起嚴重的意外,才開始出現轉機。

第七艦隊災厄不斷的一年

首先是1月時,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安提坦號(USS Antietam , CG-54)在東京灣意外擱淺。接下來5月,一艘南韓漁船與另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夏普蘭湖號(USS Lake Champlain , CG-57)擦撞。6月又發生更嚴重的事故,一艘伯克級驅逐艦費茲傑羅號(USS Fitzgerald , DDG-62)不慎與貨輪相撞,造成7人死亡與3人受傷。但這多災多難的一年還沒結束,8月時,同屬伯克級驅逐艦的馬侃號(USS John S. McCain , DDG-56)與油輪嚴重擦撞,釀成10人死亡與5人受傷的慘劇,讓外界紛紛質疑第七艦隊的狀況已亮起紅燈。

雖然造成每一件意外的原因都不盡相同,但事後的調查報告卻不約而同地指向一個重要的成因,那就是第七艦隊的作戰艦艇,為了應付越來越頻繁的自由航行任務,而被迫減少訓練與休息時間,導致人員在過於疲憊的情況下,不斷發生事故。

剛好美國政府也是在這一年的年底,發布了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俄羅斯與中國列為美國未來的戰略對手,讓第七艦隊無力單獨在西太平洋對付俄羅斯與中國的情況,變得再明顯不過。這也讓組建一支新艦隊的構想,成為了美國政府、國會、五角大廈放上檯面優先討論的重要議題。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安提坦號(USS Antietam , CG-54)。 圖/美國海軍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安提坦號(USS Antietam , CG-54)。 圖/美國海軍

俄羅斯重返太平洋

第七艦隊會需要執行頻繁的自由航行任務,關鍵原因在於俄羅斯與中國在太平洋的積極擴張。俄羅斯自從總統普丁宣誓將重返太平洋後,俄羅斯海軍的太平洋艦隊開始獲得新型的巡防艦與潛艦,讓俄羅斯艦艇在西太平洋的活動頻率大幅增加,造成第七艦隊必需派出更多艦艇進行反制。

在2018年年底時,第七艦隊甚至派出伯克級驅逐艦麥坎貝爾號(USS McCampbell , DDG-85)進入海參崴港外的彼得大帝灣執行自由航行任務。海參崴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總部,俄羅斯長期主張彼得大帝灣是其領海,但美國並不承認。

俄羅斯與日本還有北方四島的領土爭議,俄羅斯的艦艇與戰機不止常常出現在鄂霍次克海與日本海,向日本施壓,近來進入東海的頻率也增加。甚至派遣海軍艦隊到越南訪問,雙方一起在金蘭灣演習,彷彿重回冷戰時期。

2019年,俄羅斯一艘無畏級驅逐艦維諾葛瑞多夫上將號(Admiral Vinogradov , 572)在東海的最東側,已靠近菲律賓海一帶,與美國的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昌塞勒斯維號(USS Chancellorsville , CG-62)差一點爆發嚴重事故,雙方互相指責對方企圖衝撞另一方的艦艇,第七艦隊所面臨的壓力可見一斑。

伯克級驅逐艦麥坎貝爾號(USS McCampbell , DDG-85)發射標準二型飛彈。 圖/美國海軍
伯克級驅逐艦麥坎貝爾號(USS McCampbell , DDG-85)發射標準二型飛彈。 圖/美國海軍

美中對抗加劇區域壓力

至於中國向外擴張的野心,應該已是路人皆知,與日本除了有釣魚台的主權爭議外,對於部份東海海域的能源開發問題,也存在歧見。中國更一直不放棄武力犯台,讓台灣海峽危機四伏。近年來積極在南海填島造陸,武裝化人工島礁的行為,也讓鄰近的東南亞國家感到不滿。

美國為了要扼止中國併吞南海的企圖心,不斷在南海地區執行自由航行任務,挑戰中國所宣稱的領海主權,也已成為美、中關係緊張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解放軍屢屢派出艦艇,威脅這些故意航經人工島礁周邊海域的美國軍艦,並嚴詞指控美軍侵入其領海,而讓執行這些自由航行任務變得非常危險。

中國的野心甚至早已超越南海,在貿易上所推動的「一帶一路」計畫,讓中國的勢力一路從東南亞,進入印度洋,甚至抵達中東與非洲,進入地中海。這讓印度與澳洲開始感受到威脅,加入由日本、美國所主導的圍堵網。

美國海軍多次與印度、澳洲、日本的艦艇在印度洋、南海進行聯合操演,如剛剛落幕的馬拉巴爾2020(Malabar 2020)演習,第七艦隊的參演船艦最遠航行到印度洋西側的阿拉伯海,已接近第五艦隊的責任區,可見第七艦隊作戰區的廣大。更不用說近來台海情勢顯著升高,美軍艦艇開始不定期穿越台灣海峽,電偵機與反潛艦極頻繁執行任務,以嚇阻中國不要妄動。

在這樣的情勢下,第七艦隊於意外頻傳的2017年以後,並沒有獲得多少喘息的空間,特別是美、中兩國關係的急轉直下,讓美國終於下定決心要重新組建第一艦隊,以分攤目前第七艦隊的沉重工作。同時還打破多年來第七艦隊與第三艦隊的責任區劃分,讓第三艦隊的艦艇可以到西太平洋支援。

美軍飛彈驅逐馬斯廷號(USS Mustin DDG-89)本月19日上午通過台灣海峽。 圖/第七艦隊官網
美軍飛彈驅逐馬斯廷號(USS Mustin DDG-89)本月19日上午通過台灣海峽。 圖/第七艦隊官網

第一艦隊駐紮新加坡?

不過第一艦隊未來要駐紮在什麼地方,也成為了新的問題,候選的地點除了新加坡以外,還包括澳洲、菲律賓、越南、關島、甚至是夏威夷。

新加坡的優點在鄰近麻六甲海峽,這是連結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戰略要衝,過去新加坡也因為這樣的地緣優勢,成為美國的重要盟友。依照兩國協議,美國不止可在新加坡租用海軍基地,也能使用部份新加坡的軍事設施,同時新加坡也將協助美軍艦艇進行所需的補給、維修,包括大型航空母艦都可以在新加坡入港停泊。未來如果第一艦隊的總部設在這裡,不止可以就近巡弋印度洋,也能北上支援第七艦隊,更重要的是能扼守麻六甲海峽與巽他海峽,監視中國進入印度洋的兩條重要航路,截斷一帶一路的海上運輸線。

不過新加坡的問題在於腹地太小,可能容不下整個艦隊所需的設施空間,相反的越南或菲律賓就沒有這個問題,又鄰近目前的衝突熱點南海。只是越南畢竟是共產國家,過去與美國打過越戰,近年來雖然來與美國走向和解,也有共同防範的敵人中國,但同意的可能性不高,美國也會擔心越南態度反覆。

例如菲律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目前總統杜特蒂行事作風爭議很大,態度親中,再加上菲律賓憲法禁止外國駐軍,因此從政治上來說,並不是一個好選擇。關島則太偏北,澳洲太偏南,夏威夷又太遠,目前看來新加坡仍是最佳選擇。

美國蒙哥馬利號(USS Montgomery)近岸作戰艦去年7月6日抵達新加坡。 圖/美國海軍
美國蒙哥馬利號(USS Montgomery)近岸作戰艦去年7月6日抵達新加坡。 圖/美國海軍

增建艦隊因應戰事?

未來第一艦隊成立後,第七艦隊預計將可專注於東北亞至南海的防務。在責任區大幅縮小的情況下,更有能力反制俄羅斯與中國的威脅。特別是與中國在海上的較勁,第七艦隊會擁有更多的餘裕,可以投注在南海、台灣海峽、東海與菲律賓海等海域。這對台灣的安全來說,有其正面的意義。

不過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美國會進行艦隊的調整,通常是要因應接下來的可能戰事。在西太平洋新增一支艦隊,代表這個區域未來將進入多事之秋。美、中對抗會不會在政治層面上暫緩,這有待觀察,但在軍事上的較勁,恐怕不會稍歇。

而就在11月底,在撞船事件後重新回到現役的馬侃號,又再度進入海參崴港外的彼得大帝灣,執行自由航行任務。俄羅斯指控馬侃號侵入俄羅斯領海,並揚言將不惜派遣更大型的艦艇衝撞馬侃號,第七艦隊未來所要面臨的嚴峻挑戰已可預見。美國在西太平洋設立第一艦隊,不止有其必要性,恐怕也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未來第一艦隊成立後,第七艦隊預計將可專注於東北亞至南海的防務。圖為美軍雷根號打擊群。 圖/美國海軍
未來第一艦隊成立後,第七艦隊預計將可專注於東北亞至南海的防務。圖為美軍雷根號打擊群。 圖/美國海軍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