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大國,必是山難大國:我們應以「平常心」面對山域事故 | 城市山人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登山大國,必是山難大國:我們應以「平常心」面對山域事故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台灣民眾將注意力轉向本島的山林,也凸顯了許多固有的問題。 圖/鳴人堂提供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台灣民眾將注意力轉向本島的山林,也凸顯了許多固有的問題。 圖/鳴人堂提供

育樂是人民之所需,山林則是熱門場域,而此場域裡中最主流的活動莫過於健行(hiking)。正是因為如此,今年台灣民眾受到國際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將注意力轉向了本島美麗的山林,也宛如一台巨大的增幅器,凸顯了許多固有的問題。

其中最醒目的一項,即是多如過江之鯽的山難新聞。不論它們發布於何處,下至網路媒體,上至新聞頻道,都影響著人民對於登山健行活動的觀感。

有識之士會呼籲大家著眼長遠,從教育和法規下手處理問題,但更多的恐怕是一片謾罵聲。顯而易見,大眾越來越注重山友的社會責任,認為他們應該為搜救成本付出代價。但台灣的山難次數與頻率真的有如媒體報導般的慘烈嗎?以下就讓我們拿登山大國——日本來比一比。

台日山難數據比一比

以登山健行活動而言,日本的起步比我們早了非常多,可追溯到19世紀的江戶時代,而台灣的大眾化登山活動則是從1972年百岳訂立起計,兩者相差了百年以上。

舉例來說,1954年日本人今西壽雄(Toshio Imanishi)與雪巴人甘增.諾布(Gyalzen Norbu)首登世界第八高峰——馬納斯魯峰(Manaslu),讓日本在世界登山史上占了一席之地。同一時期,台灣別說百岳還沒訂立,許多山峰都還在等待前輩取得「戰後首登」。直到80年代初,台灣登山圈才開始將目光放到國外的高山。

這就是為何現今的日本登山體制相當成熟,而我們甚至要等到2019年10月才正式向黑山告別,進入支持人民自由登山的新時代。

根據日本警察廳的統計, 2019年的山難發生件數達2,531件,遇難者2,937人(含獲救、死亡及失蹤)。自1961年正式統計以來,雖然跟最多的2018年比,人數與件數都相對減少,但依舊是保持偏高趨勢。

另一方面,日本總務省曾於2016年統計15歲以上的登山/健行活動參與者人數約為972萬7千人,約佔日本總人口的7% 。

根據日本警察廳的統計, 2019年的山難發生件數達2,531件,遇難者2,937人。 圖/路透社
根據日本警察廳的統計, 2019年的山難發生件數達2,531件,遇難者2,937人。 圖/路透社

回過頭來看台灣消防署的統計,2019年度的山難發生件數為206件,遇難者為258人,但2020疫情年至8月的數據就高達295件,遠高於歷年平均。至於登山人口,則有前衛生署副署長葉金川於2012年根據國民健康調查資料統計的500萬,約佔台灣總人口22%。

單以2019年來看,登山人口為台灣2倍的日本,山難發生件數和遇難者人數卻超過我們10倍以上,只能以小巫見大巫來形容。若論背後原因,可能是日本山屋廣布、交通方便、風氣自由 (只有極少數區域實施總量管制),即便冬季因積雪關係讓訪客數遽減,大致上日本人親近山林的門檻極低,可合理推測高度大眾化導致了山難次數居高不下。

如果教育、政策、體制和設施發展良久的日本都是如此,那我們是不是也不必太過苛求這一項佔總人口五分之一的全民運動?反之,我們不如以平常心面對山難,並從教育、體制面努力降低其發生的機率,例如挹注預算加強登山安全宣導、改善登山保險和搜救系統,逐步紓解地方消防單位承受的龐大壓力。

圖/城市山人提供,鳴人堂製
圖/城市山人提供,鳴人堂製

登山健行的效益遠超救援成本

諸多研究顯示,鼓勵民眾進入山區健行有助於促進國民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活動量不足是影響全球死亡率的四大危險因子之一,缺乏運動者和擁有運動習慣者相較之下,死亡的風險高出20%到30%。除了運動帶來的益處,史丹佛(Stanford)大學於2015年的研究也指出,大自然有紓壓、減緩焦慮、降低罹患憂鬱症機率的作用,而健行正是最好的方式。

缺乏運動已是全球都市化後的普遍現象,雖然台灣未有正式的數據統計,美國疾管署的報告顯示,人們若是運動量不足,則更容易導致心臟病、糖尿病、數種癌症和過度肥胖,相關的每年醫療照護支出可高達1,170億美金這般天文數字。要知道台灣2019年總稅收換算後也才約等於870億美金呢。

2019年台灣的規律運動人口調查發現,僅有33.6%的國民有保持運動習慣,再加上我國採全民健保模式,背後的潛在支出應相當可觀。正因如此,我們不該單以救難成本一點來批評這項大眾化活動——光是看保持身心健康的效益,我國500萬的登山人口可能為國家創造了更多經濟產值,並省下了更多健保支出。

諸多研究顯示,鼓勵民眾進入山區健行有助於促進國民健康,不該單以救難成本來批評這項活動。圖為2020年3月花蓮救護義消訓練。 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諸多研究顯示,鼓勵民眾進入山區健行有助於促進國民健康,不該單以救難成本來批評這項活動。圖為2020年3月花蓮救護義消訓練。 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結語:保持建設性的平常心

我國登山教育失落了將近20年,政府對於商業登山服務至今連定義皆無,山域管理又長期處於多頭馬車窘境,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母數增加了,應視山難增多為常態,更何況台灣人民的參與程度還遠勝日本。

登山健行本身是高度大眾化的活動,尤其當「免揹免自煮」的協作服務降低難度後,更是讓它在大眾化之外還附帶了「旅遊化」效應。明年若疫情依舊限制人民出國旅遊,這波熱潮肯定還會越演越烈。

最後提醒,每當山難發生時,大家除了探究來龍去脈,也要擁有大局觀,不必受少數高矚目性山難影響而蓋棺論定。事實上,台灣本島70%的土地是山域,本來就具備讓這項活動發展蓬勃的環境。改革開放這條許多國家走過的老路,我們才剛剛啟程,所以陣痛期是不可免的過程。

畢竟下一個出事的人,難保不是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甚至是受到IG美照誘惑的自己。開放山林不可路走回頭,互勉成為負責任的登山者,督促政府整頓過時的山域政策,才是我們現在該做的事情。我相信大國之大,不在於物博地大,而是有容乃大。

改革開放這條許多國家走過的老路,台灣才剛剛啟程,所以陣痛期是不可免的過程。 圖/鳴人堂提供
改革開放這條許多國家走過的老路,台灣才剛剛啟程,所以陣痛期是不可免的過程。 圖/鳴人堂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