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媒體混淆的安平古堡更名事件,兼談「熱蘭遮堡」的合併爭議 | 顏瑞霆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遭媒體混淆的安平古堡更名事件,兼談「熱蘭遮堡」的合併爭議

文化部文資局決議將安平古堡內兩處古蹟「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和「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合併,並改名「熱蘭遮堡」,掀起論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文化部文資局決議將安平古堡內兩處古蹟「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和「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合併,並改名「熱蘭遮堡」,掀起論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慶連假後,台南市安平區的熱門觀光景點——安平古堡傳出將要改名成「熱蘭遮堡」,引起民眾熱議。文化部於10月11日於臉書發文澄清,並非將園區改名,而是將指定法定文資的古蹟合併,「正名」為熱蘭遮堡而已。

媒體報導誤導,俗名「安平古堡」不變

有歷史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我們熟知的安平古堡園區幾乎都是「戰後」為了觀光需求改造而成的,所謂熱蘭遮堡僅剩下些許遺構,散落在安平古堡園區內外。

多數媒體使用「安平古堡要更名」坐實了標題黨,混淆視聽,安平古堡和熱蘭遮堡事實上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另外,不少關於古蹟的報導還在使用「一、二、三級」古蹟的稱呼也是錯誤的,早於1997年《文資法》修法之後,再無此稱呼,如今均以「國定、縣市定」古蹟來稱呼,另還有「歷史建築」一項,詳細分類見《文化資產保存法》。

關於正名議題,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這中間是有點誤解了。安平古堡內有「台灣城殘蹟」與「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兩個國定古蹟,當時在命名的時候,調查還沒有很充分,後來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調查後,發現其實是同一個古蹟,所以是把兩個整併成一個,稱呼上也比較簡單,古蹟名字的合併稱為熱蘭遮堡,並不代表安平古堡(園區)就要更名,兩者並不相關。

不過議題還是持續發酵,不少網民認為這是「去中國化」的政治操作,或崇尚「殖民主義」(不過熱蘭遮城一詞其實源自於史學家連橫),又或者「脫褲子放屁」浪費公帑而已。也有人認為,不是課本上都寫「熱蘭遮城」嗎?怎麼會是「堡」呢?聽起來就像是食物名稱一樣。種種言論同樣也引來不少文史工作者護航,但多數人仍專注於「正名」爭議,可筆者卻發現似乎沒人注意到「合併」問題,怎麼文化部只聲明「園區內兩處古蹟」而已呢?

之所以稱作「堡」,是依現代英文Fort Zeelandia的「Fort」去翻譯的,原文的「T'CASTEEL(荷蘭文)/ CASTEEL(英文)」都是指防禦工事的「城堡、堡壘」;「城」則會更有城市(city)之意,府城、安平鎮皆可使用後者。

安平古堡園區內的台灣城殘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安平古堡園區內的台灣城殘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熱蘭遮堡的名稱更迭

熱蘭遮堡原名:奧倫治城("Fort Oranje" 音譯),始建於西元1624年,1927年改稱:熱蘭遮城(音譯),1632年內城竣工,外城則完成於1634年,城堡總高三層,第三層有開北門一扇門額上刻有「T'CASTEEL ZEELDIA GEBOUWED ANNO 1634」,意為熱蘭遮城建於1634年。整座城堡是以糯米汁、糖漿、砂與牡蠣殼粉調製而成,與現在常見的水泥配方相近,故水泥的台語也叫做「紅毛土」。

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攻台,逼退荷蘭東印度公司,遷居熱蘭遮城,因鄭成功被南明永曆帝敕封「延平王」,故此地又名「王城」。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灣納入清國版圖,王城喪失其地位,遂改稱「台灣城、安平城」等名字,清政府於此設軍裝局。同治十年(1871年)軍火庫發生爆炸,城垣受損;同治十三(1874)沈葆楨鑒於台灣城軍事價值已失,遂大量拆除城磚以興建「二鯤鯓砲臺(今億載金城)」。

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年(1897年)為建造「安平稅關宿舍」,擇殘蹟之上另築高台,建西式洋樓及燈塔,設立「濱田彌兵衛紀念碑」,改稱「安平古堡」,此時的台灣城已經原貌盡失,有今日園區的初步樣貌。

民國時代,政府決議發展觀光用途,時逢國民黨專政時期,極度排日,遂將濱田彌兵衛紀念碑與日本年號塗抹掉,取而代之的是由時任台南市長卓高煊題字、台南知名書法家朱玖瑩所書的「安平古堡」四大字被刻畫在上頭,並修建了現今廣為人知的紅頂高塔瞭望台和矗立鄭成功雕像,從此這個園區也沿用「安平古堡」此名。

荷蘭國家檔案館收藏,1635年約翰‧ 芬伯翁(Johannes Vingboons)繪製的熱蘭遮城簡圖。 圖/維基共享
荷蘭國家檔案館收藏,1635年約翰‧ 芬伯翁(Johannes Vingboons)繪製的熱蘭遮城簡圖。 圖/維基共享

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於1871年拍攝的熱蘭遮堡段垣。 圖/維基共享
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於1871年拍攝的熱蘭遮堡段垣。 圖/維基共享

四分五裂的指定文資

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文化部還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時期,熱蘭遮堡最大的一面牆,也就是熱蘭遮城博物館(永漢民藝館)後方那道,被指定為「一級古蹟——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其餘的殘構當時並未獲得指定。

直到2004年,文建會會同學者們再調查,將殘餘構建指定為「台南市定古蹟—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此時因《文資法》修法,已棄用第一至三級古蹟的說法,前者亦改為「國定古蹟—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2007文建會再將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升格為國定古蹟。

但明明為同一古蹟,到這時文化部都還沒注意到國定、市定及兩者不同名稱的問題,或許這不需要學者研究,在地居民都能知道這些磚牆都是古時候的台灣城。

2022年文化部於8月審議合併、正名兩處古蹟一案,10月初發布聲明稿,終於了結這幾十年來的分裂問題。但此舉也遭文資學者質疑,拖這麼久才以網路、電視等新聞媒體渲染,是否是要掩蓋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的整修爭議

依《行政院公報第13卷第071期》2007年04月18日教育文化篇,刊登的熱蘭遮城遺構考察資料可得知,熱蘭遮堡稱作兩處那是不恰當的,實際上不只這數字,但有鑑於此早期研究與現今不同,如「古蹟本體(6)」與「古蹟本體(5)」應為平行關係,因此這篇文資局刊登的研究內容僅有初步參考之用。

《行政院公報第13卷第071期》2007.04.18教育文化篇。 圖 / 文化部文資局
《行政院公報第13卷第071期》2007.04.18教育文化篇。 圖 / 文化部文資局

反倒現今安平古堡園區內的旅遊地圖,較有地理空間價值,還存在於世人眼中的有上圖:

  • 古蹟本體(1)的「外城西南稜堡壁」
  • 古蹟本體(5)的「外城北城壁」
  • 古蹟本體(6)的「外城南城壁」
  • 古蹟本體(7)的「考古探坑」
  • 古蹟本體(8)的「內城北半圓堡」
  • 古蹟本體(9)的「內城水井」
  • 古蹟本體(10)的「內城北城壁」
等七處遺構,其餘應埋藏於地表下。

隨著時間推進,近年來熱蘭遮堡周邊也有多項考古發掘,2021年就有發掘到疑似「東北稜堡」的遺跡,新的發現也同樣推翻了2007年的研究報告,但不管如何,這些地下遺蹟終究屬於「遺址」類別,主管部門同樣有責將此列為現行《文資法》中的「考古遺址」或「史蹟」來維護管理,而非因產權複雜就視而不見,許多考古遺址均已回填,也不見後續聲明,原「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同樣是產權複雜,但如今也同另一處古蹟整合成一個完整的熱蘭遮堡。

文化部聲明的嚴謹度待商榷

筆者認為文化部最初放出來的風聲不但讓媒體有機會誤導視聽,後來的聲明稿與文化部長李永得的採訪回應均未完全說明清楚。熱蘭遮堡從來都不是「園區內兩處古蹟合併而已」這麼簡單,依造現今導覽地圖的七處地上古蹟,到底要如何整除以二呢?明明就有遺構在園區外,哪來園區內兩處?

加上文資局官網古蹟所屬的地籍圖已是舊資訊,現今地段、地號均已更新,要比照哪處是哪處,實為紊亂。還有文資局官網的照片,一者照片明顯可知是園區內最大片的「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二者照片可知是園區外民宅旁的殘垣,即「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似乎塑造了一古蹟在園區內,一古蹟在園區外的氛圍,實則不然。

經筆者查詢地籍圖仔細比對後,發現一者只佔一個地號,搭配文資局公佈的圖片,確實就只有「外城南城壁」是「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而已;其餘遺構佔多個地號,且有分公、私產之分,都屬「國定古蹟—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

熱蘭遮堡今貌統整

筆者實地考察,按照2007年的研究報告和現今導覽圖重編順序,現在遊客們依然能見到的歷史樣貌如下圖。其中較為特殊的是西南稜堡,位在安平西㡣殿的後方,通過廟旁小巷可以到達,上頭還有疑似當年鄭軍攻打熱蘭遮堡時留下的火炮彈孔,是十分重要的歷史見證。

國定古蹟熱蘭遮堡遺構統整圖。古蹟本體1「外城西南稜堡壁」(園區外);古蹟本體2「外城北城壁」(園區外);古蹟本體3「外城南城壁」;古蹟本體4「考古探坑」;古蹟本體5「內城北半圓堡」;古蹟本體6「內城水井」;古蹟本體7「內城北城壁」。 圖/作者拍攝
國定古蹟熱蘭遮堡遺構統整圖。古蹟本體1「外城西南稜堡壁」(園區外);古蹟本體2「外城北城壁」(園區外);古蹟本體3「外城南城壁」;古蹟本體4「考古探坑」;古蹟本體5「內城北半圓堡」;古蹟本體6「內城水井」;古蹟本體7「內城北城壁」。 圖/作者拍攝

左:熱蘭遮堡西南稜堡牆上的半圓體凹洞,可能為鄭軍火炮彈孔。右:安平西㡣殿創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 圖/作者拍攝
左:熱蘭遮堡西南稜堡牆上的半圓體凹洞,可能為鄭軍火炮彈孔。右:安平西㡣殿創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 圖/作者拍攝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