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仇韓恐中情節,談「東亞島鏈三國」聯盟的可能性 | 詹益鑑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仇韓恐中情節,談「東亞島鏈三國」聯盟的可能性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東亞島鏈三國,韓國、日本、台灣,一直是美國牽制中國掌握海權與經貿實力的關鍵,而這三個國家除了都跟中國有淵源,也都在二戰之後受美國市場與經濟文化大幅度的影響,彼此之間更是有複雜糾結的殖民與戰爭情感。而台灣政府與人民對日韓美中的長期關係與深刻情感,也將牽動著台灣的未來。這次兩岸服貿爭議,正好提供了我們對這四個國家的關係檢視,我也嘗試提出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可能性:「東亞島鏈三國」聯盟。

服貿爭議中的「仇韓恐中」情節

反服貿學運雖然順利從立法院退場,但是兩岸服貿協議的後續推動與簽訂,包括立法與審查機制,以及民間與院方版本的協調方式,都會是近期牽動台灣未來經濟與產業方向的重大議題。綜觀多位政府官員與研究機構人員說法,從總統府、經濟部、陸委會到中華經濟研究院,都不斷強調,兩岸服貿協議是為了提升台灣的經濟競爭力與產業活力,因此必須犧牲部分產業利益,向中國的市場、人才與資金開放,換取更大的價值與機會。

從自由經濟與資本主義的角度出發,台灣對任何國家的開放,都將會造成經濟刺激而有助於提升產業競爭力,但如果拿生態系作為比喻,我認為關鍵一直是在引入外來物種(包括資金、人才與企業)的同時,我們對本土產業生態系有什麼樣的輔導機制與轉型規劃,還有長期的核心思維與政策施行;這樣的物種引進,會引發新的演化反應與混種基因,還是造成生態浩劫或資源耗竭而已?

此外,支持服貿的政府說帖與經濟觀點中,不斷提到,如果不簽署服貿,我們的國際競爭力與經貿實力就將離韓國越來越遠。

一般來說,台灣企業與民眾對於產業經濟與國際競爭,可以歸納為「仇韓恐中親日依美」等情節。「親日依美」可說來自台灣的殖民歷史與全球化資本主義的盛行,而恐中(或更劇烈的反中情節)則來自中國政府在國際上「逢台必打」、在內政上「視台灣為不可分裂的領土一部份」。全世界的國家都有依美反美或親中恐中的選擇心態,但唯獨親日仇韓,是台灣少有的民族情感,可能來自國際體育賽事的情感投射,也可能來自過往十年在科技資訊業,台灣的面板、記憶體到智慧手機,一路敗給韓國大企業的結果。

換個角度,這次服貿爭議還有政府的說帖,民間與政府都不斷提到或間接利用的就是台灣普遍存在的恐中仇韓情緒。我在前一篇專欄提到,其實服貿學運只是凸顯了學生與公民對兩岸政府的不信任,但真正該關注的,是除了推動服貿或其他國際貿易協定之外,在經濟政策跟產業轉型上,政府還做了什麼關於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的措施?

台灣競爭力其實不輸給韓國

關於兩岸關係,或者中國對台灣的政治經濟企圖,我不是專家,也不想在此多談。但是讓我們先來檢視,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是否真的輸給韓國。

根據2013年台灣WEF全球競爭力排名,在148個受評國家中,台灣總排名第12名,若與東亞國家比較,台灣僅次於第2名的新加坡、第7名的香港及第9名的日本,同屬東亞四小龍的韓國則為第25名,而中國大陸為第29名;而我所引用的國策會評析中更指出「事實上,台灣競爭力排名持續超韓趕日,不但排名已連續5年超越韓國,且擴大超越幅度,不但在總排名擴大領先,三大項指標亦比韓國為優。」

再看上週剛出爐的博鰲亞洲論壇報告當中,台灣在新加坡、香港、韓國之後排名第四,「在分項競爭力部分,報告認為,台灣長期擁有的創新優勢地位被韓國超越,在人力資本與創新能力方面排在第二位,原本排名第一的領先地位,由韓國取代。」

如果我們真正輸給韓國的是人才資本創新能力,這是兩岸服貿要帶來的,還是要帶走的?到底我們是競爭力落後韓國?還是用了錯誤的指標?

「恐中依美」是東亞共同的情節

根據中國時報一月份的社論「從南韓出口成長看台灣競爭力」指出:「這幾年我們和南韓的經濟成長規模愈拉愈遠,其中出口競爭力不斷的流失,應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台灣的出口導向與規模化思維,還有不斷與韓國競爭的結果,只是會導致我們的經濟貿易更依賴主要的貨物與服務出口國:中國與美國。

事實上,日本、韓國、台灣,或者全球主要的工業國家,目前最大的經貿伙伴,都會是中國與美國。而因為中國政府的管制特性與內需市場的高速成長,全世界的國家都對中國是又愛又怕,包括美國在內。前面提到「恐中依美」情節,可能也是整個大東亞市場共同的國家問題。

而因為台灣的獨特地理位置與歷史淵源,這個島嶼一直是中國爭奪海權的關鍵,也是美國守住中國出海的東亞島鏈中,最有機會被中國爭取到,國際關係上也最複雜的一個國家。

也因為長期以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合作關係,台灣人長期把韓國當成敵人。但換個角度思考,韓國面臨的局勢,其實跟台灣很像,一樣被日本殖民過,一樣要在美中關係間取得微妙平衡,一樣是出口導向經濟,一樣要發展經貿開放措施;但是韓國在亞洲金融風暴過後,採取更為激進的產業策略,扶植現代、三星、LG等大型企業,重押資源、資金、人才,並且積極鼓勵創新與國際化。

東亞島鏈三國的結盟可能與利益所在

韓國,其實是最瞭解台灣處境的國家,也是發展策略最像的國家。但同樣面對美中關係的挑戰,同樣跟日本有經貿依存度,為什麼我們不能換位思考、打破框架,建立東亞島鏈三國的結盟關係?

如果以2012年「中美日韓港星台與東協五國」的人口與GDP加以統計分析(如下表),三國人口總和兩億,將是美國人口的三分之二,東協五國市場的五分之二,將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共同市場;三國GDP總和是7.5兆美元,約是美國二分之一,約為中國GDP 90 %,並大幅領先東協五國的2.4兆美元。

2012統計

人口(百萬)

GDP (BUSD)

美國31715,680
中國1,3618,227
日本1275,964
韓國501,156
台灣23474
島鏈三國2007,594
香港7280
新加坡5286
四小龍852,196
東協五國5202,436

所以,如果東亞島鏈三國能夠從經貿與外交關係上更深入的開放結盟,而不是分別跟中國、美國簽署各自的貿易協定,其實對這三個國家本身而言,都可以獲取更大的國際空間與經貿對話條件。

此外,台日韓的市場結構、人力資源、產業特色、資本市場各有擅場、相對互補,例如台灣的熱情誠信性格、中小企業創新與資本市場的活力、民主社會與居住環境對全球華人的影響力與吸引力,日本的謹慎保守民族性、科技研發與產品設計能力、大型商社在全球的品牌通路與投資佈局,韓國的激烈衝撞個性、消費性品牌的行銷能力、文化輸出的軟實力等等,都是值得相互借鏡、截長補短的。

成功者沒有敵人,只有伙伴

東亞島鏈三國位處第一島鏈的核心,長期被美國當成牽制中國的工具,現在也變成中國積極拉攏、藉以對付美國封鎖策略的政治外交工具。如果台日韓三國的政府人民與企業,能以更開放的心胸尋求合作機會,甚至以共同市場或貿易邦聯的概念加以推動,當這條「封鎖線」有「自主意識」而不是「被動牽制」的時候,所謂的中美關係,就會變成島鏈三國的國際空間與制衡中美的機會。

此外,東南亞的興新市場,無論是東協五國或十國,是中國之外最具有機會的經貿空間與市場機會。站在美中關係矛盾、與日韓競爭的思維上,台灣要進入東南亞,雖然有當地華人台僑的關係優勢,但未必能取得關鍵資源或國際關係認同。如果我們能夠「聯合日韓、制衡中美、前進東協、鞏固東亞」的話,將是台灣產業與經濟發展的具體可行方案。

戰國時代合縱連橫的歷史故事告訴我們,秦國能夠破六國,除了軍力壯盛,關鍵是突破包圍、統戰分裂,最後才能個個擊破。

戰略顧問作家范疇在最新著作《與中國無關》中談到,猶太人教導子女時,會要求子女觀察市場上的能力需求或缺口,培養相關的技能,為大局與個人創造共贏。反觀華人的教育方式,往往充滿了競爭意識,總是希望做第一名,但市場上永遠只有一個第一名,其他的都是失敗者。

但願我們都能嘗試打破框架,放下競爭意識,無論是經濟貿易,或者國際外交,能夠從互利共生的聯盟生態系出發,而不是總是思考著排名與競爭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