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畢業演講看台灣的「成功者情結」
多年以來,台灣的各大學畢業典禮,總是邀請產業大老或學術人士對畢業生進行演講,但除了帶來對講者或校方的新聞報導之外,我實在看不出來對畢業生跟在校生創造什麼具體價值。如果從畢業生的觀點出發,他們需要的其實是挫折與失敗的經驗分享,而不是很久以前的成功典範或對兒孫晚輩般的深切期待。
年復一年的大老演講
鳳凰花開的六月,又到了學子們離開校園的時節,也是職場新鮮人面對就業市場與產業挑戰的時候。因此,各大學往往邀請傑出校友或產業名人,到校為畢業生們致詞勉勵。
今年,台大邀請了施崇棠、交大邀請到曾志朗,分別期許畢業生們「要當T型人」以及「志在四方」。又如去年,台大邀請了傑出校友戴勝益,卻因為前一週在中興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提出「月薪5萬以下不要儲蓄」,後來在台大學弟妹面前把儲蓄門檻修正為「月薪3萬」,而引起新聞風波。
其實這些產業前輩或名人專家,固然功成名就、術有專攻,甚至可說對國家社會貢獻卓著,但處在產業變動快速的時代,如果今天我是坐在台下的畢業生,我真的需要這些資深大老對於職涯發展的建議或勉勵嗎?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反觀美國的大學畢業典禮,都邀請哪些傑出人士,對畢業生談哪些主題呢?
MIT在去年邀請了Dropbox 創辦人Drew Houston,告訴學弟妹「最大的風險不是失敗,而是過得太安逸」;哈佛商學院在前年邀請了Facebook營運總監Sheryl Sandberg,她建議畢業生「尋求真理及講真話」,並敦促畢業生「創造一個使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中擁有平等權的世界」。
再往前看,賓州大學在2011年邀請到著名演員與導演Denzel Washington (丹佐.華盛頓)對畢業生們談「失敗與冒險」;過去十年最著名的畢業演講,則是Steve Jobs在2005年於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的著名演講,用他個人的三段生命歷程講述「愛、夢想與勇氣」,並留下「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千古絕句。
年紀不是問題,成敗才是關鍵
其實我並不是要比較這些傑出人士的成就,華碩與王品在華人世界的成就價值,未必遜於我上面所舉的美國名人所屬的企業;但最明顯的差異,在於年紀。
我並不是要「戰世代」,但我要挑戰「大老」才有資格受邀演講的觀念。
施崇棠先生今年六十二歲、曾志朗七十歲,戴勝益也已經六十一歲,這些前輩的子女都應該早已大學畢業,他們的成功經驗、產業觀點與人生哲學,對台下的大學畢業生來說,已經算是父母輩甚至接近爺爺世代的。
而美國名校邀請的演講嘉賓,Drew Houston、Sheryl Sandberg、Denzel Washington在演講當年,分別是30、42、55歲;2005年於Stanford演講的Steve Jobs,回鍋蘋果第二次當執行長將近十年、創業將近三十年,當時也才50歲。
這些三十到五十歲的講者,跟畢業生之間的代溝,顯然比六十歲甚至七十歲少很多,對產業趨勢與科技未來的描繪,應該也比較精準實際。
除了年紀較輕之外,這些美國的畢業演講來賓,幾乎不談產業或科技,也不會告訴學生要「成為怎樣的人」或「怎樣投資自己」、「如何成功」,反而多半在談自己過去的失敗經驗!
年輕人需要的是什麼?
這就是關鍵所在。問題不是講者跟聽眾之間年紀或世代差距,問題是校方打算藉由畢業演講,給年輕人什麼樣的「價值典範」(Role Model)?
兩年前,我做過一個關於「成功」與「失敗」的個人研究,根據 Google的搜尋結果,中文字「成功」有12億個搜尋結果,而「失敗」有5億個;對照之下,英文「success」+「succeed」共10.2億個搜尋結果,而「failure」+「failed」共10.9億個結果。
從中文「成敗關注率」的2.4 倍相較於英文的0.93 倍,可以約略看出華人有多迷戀、多在意「成功」這兩個字。
前面所提到的美國講者,其實也都是各領域的成功者。但一來他們在演講當時都還在「往更成功的顛峰」路上(想想2005年的蘋果),一來是他們絕口不提成功,反而關注失敗、冒險與挑戰;而我們所邀請的大老,要不是年屆退休的政經專家、不然就是企業成長已遇轉型瓶頸的資深創業者或經理人。
所以,為什麼我們的畢業典禮,總是要邀請「大老」擔任講者?
我想除了學校行政單位對於「成功者」或「傑出校友」的想像跟理解有限之外,主辦人的心態也很值得討論。
可以猜想得出來,校方主辦者一定是希望「大牌講者」蒞臨可以帶來新聞報導,對校方的聲譽跟新聞曝光度有所增進。但這樣的出發點本身是有很大問題的。
主角是畢業生,不是校方或講者
畢業典禮的主角,應該是每一個畢業生,而不是校方或校長,更不是講者。但可以看到過去幾年受到新聞關注的畢業典禮,不是講者被關注,就是校長被報導。
站在畢業生的角度,這樣的畢業演講,真的沒有價值。也難怪許多學弟妹,現在都不願意參加畢業典禮了(其實從我大學畢業的1998年,典禮出席率就很低)。
如果我們真的希望給「即將面對升學、就業、當兵、出國等人生挑戰」的大學畢業生有價值的建議,就應該邀請有價值創造經驗、曾經面臨人生重大抉擇的講者,邀請理解年輕學子、可以溝通對話的青年傑出人士,而且最好身在產業之中(畢竟多數畢業生都不會往學術之路發展),跟畢業生們分享挫折的經驗。
也許有人會說,但媒體報導的成功企業家或創業者就一直是那些大老啊。難道台灣真的沒有青年創業者嗎?
連批判學運世代的行政院長最近都見到了數十位在網路、行動、農業與社會企業等領域努力耕耘的創業者,更不用說在我所共同經營的AppWorks(之初創投),已經培育超過150個新創團隊,投資20家網路公司。
不說這些還在辛苦經營求生存的創業者,就算要舉創業成功者,從曾經是「台灣最年輕上市公司創辦人」的群聯電子潘建成董事長,到被美國上市公司收購的阿碼科技黃耀文執行長、被日本科技公司收購的前曜碩科技創辦人郭榮昌、被Groupon收購的前地圖日記創辦人郭書齊,通通都是年輕的傑出創業者,但似乎通通沒有被母校的畢業典禮邀請過。
在產業變動迅速、科技日新月異的現在,成功往往只是一瞬之間、難以預測跟描述,失敗經驗卻會讓人刻骨銘心、成為養分與動力。
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大學畢業典禮,邀請的不再是爺爺爸爸級的大老,而是對畢業生來說可以親切叫一聲「學長」而不會覺得有距離的青年世代,跟台下的學弟妹分享他的人生經歷與挫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