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市場太小,還是信心太少? | 詹益鑑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我們是市場太小,還是信心太少?

photo credit:Dennis Skley(CC BY-ND 2.0)
photo credit:Dennis Skley(CC BY-ND 2.0)

因為市場規模、品牌競爭、政府效能,這些年來我們的目光總在中國、南韓、新加坡。相較於這些國家,台灣顯得市場小、品牌弱、建設差,但中小企業活力與創業生態圈,卻一直是我們的特色優勢。我認為台灣最關鍵的問題不是沒有市場,而是沒有信心。唯有走出去,跟全世界做生意、建品牌,台灣才有未來。

大中國崛起的誘惑與啟示

十年前我剛進創投這一行,參與了生技醫材、光電元件、替代能源到網際網路等產業,而除了新藥開發或先進醫材的關鍵市場與法規要先從美國研究之外,幾乎所有的新創事業面對創投高階經理人的第一個問題都是:「你的生產製造或行銷通路,有沒有進中國?」或是「你在中國有沒有市場?團隊能不能進中國?」

所謂的中國熱,始於改革開放、肇因於十億人口的生產力與消費力突然對世界敞開;而台灣投資中國的熱潮從九零年代正式展開、持續了近二十年,大量的人與資金湧向對岸,從大型企業、初創企業與投資人,都把資源投入中國。

當中我們看到了北京奧運跟上海世博的投資與建設,看到了互聯網三大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崛起,也經歷了許多產業跟房市股市的一路攀升,中國逐漸從製造工廠變成內需大國,而年輕人追求成功與財富的焦躁氣氛,更是瀰漫全國。

直到這兩年,中國投資人終於停止了對價格與價值的無窮追逐與吹捧,而北京與上海等地的空氣、交通、工作環境與居住品質,也到了許多外商、台灣人甚至當地人無法忍受的程度,紛紛南遷、外移或搬(回)到台灣。

我並不是要批判對岸的經濟發展或環境污染,其實台灣也曾走過這一段。甚至,被全球推崇為世界創新中心、創業者與投資人聖地的矽谷,在三、四十年之前也曾經有過電子業與半導體產業的高污染環境,但現在的舊金山與灣區,卻成為對環境最友善也最宜人居的科技工作與生活區域。

也許有一天,台灣能像矽谷一樣,透過產業轉型跟創業投資的正向回饋,擁有適宜的居住環境與工作型態,並且成為全球的創新與創業重鎮。但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條件與機會,有沒有這樣的自信心?

台美學生會議給我的震撼

兩年前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談「中國夢」,而最近幾次走訪海外與對岸,或跟海內外的年輕朋友對談,更讓我對台灣的核心問題有更深一層體悟。

上週我獲邀參與第一屆「台美學生會議」的共識報告論壇。這個學生會議是由幾位耶魯與哈佛的台籍美國學生發起,邀請二十位美國大學生來台,並跟二十位本地學生共同以十七天時間參訪台灣各地,深度探討環境、社會及政治議題。而活動結束前的共識報告分為五個主題,涵蓋台灣的「能源與環境、美中台關係、高等教育、政府與社會、性別種族與認同」等議題,全程以英文演講及討論。

在論壇中,我發現除了來訪的美國大學生對台灣社會的重大議題侃侃而談,而我們本地大學生的表現也一樣出色,不僅口說英語流利、主持或演講的臨場能力也絲毫不輸給長春藤聯盟的高材生。這個現象,在台灣許多演講或會議中裡也都曾觀察過,但這次台美學生會議格外給我強烈的感受。

當然,分組共識報告受限於兩國學生在台灣參訪與研究的時間限制,不見得都能對特定議題提出解決方案或行動建議,但是從溝通與對話的角度來看,這四十位年輕人,已經充分展現了國民外交經驗與青年領袖特質。

中國創業比賽的台灣冠軍

讓我把場景再拉到中國。

兩週前我人在福建的晉江市,參與了中國「創業家傳媒」舉辦的第四屆黑馬大賽分區賽事,擔任溫州、廣州與泉州(晉江)三地的創業團隊競賽評審。

黑馬大賽是近年來中國最大規模的創業競賽,並且以「沒有比賽獎金、只有投資機會」著稱,旨在媒合創業者與專業投資人,去年在賽事裡發生了超過一百億人民幣的投資額,是去年全中國創業投資總額的十分之一。而因為移動互聯網(行動網路)產業的進展,以及南方城市的傳統產業特性,所以晉江比賽主題以移動互聯網創業跟傳統產業創新為主。

除了黑馬大賽第一次出現的台灣評委(就是我啦 XD),跟四位來自北京與深圳的中國創業者與創投一同上台點評之外,這場比賽的焦點之一,就是奇群科技的創辦人宋牧奇(Mark Sung),以台灣團隊身份參加賽事,最後,Mark以貓臉辨識餵食器Bistro的創業主題,贏得該地區賽事的總冠軍,即將前進北京總決賽。

另一場同樣知名的創業比賽,是上週剛結束、由全球知名科技媒體TechCrunch在北京舉辦的TC Beijing 2014創業競賽。由亞太區超過200個團隊選出15強在北京出賽,第一天選出的5強之有3個來自台灣(VMFiveRoam & WanderDiitu),最後並由台灣團隊VMFive拔得頭籌、奪得比賽冠軍。

當然,創業競賽只是一種帶有商業氣息與投資觀點的創業活動,不一定能真實反應新創企業在市場中的表現(畢竟評審只能代表少數的投資人或使用者)。但從今年度的兩場中國賽事看來,台灣創業團隊的競爭力,未必輸給中國。而以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市場發展來說,競爭強度甚至不輸給矽谷,所以台灣創業者,其實已經有站上世界級舞台的實力。

宛如平行宇宙的中國網路世界

如同兩週前我聊到新加坡的月亮不一定比較圓,中國的消費市場很大、產業發展很快,卻也不一定是台灣創業者最適合或最有機會的地方。

有到過中國的讀者都一定體會過中國網路長城的威力。過去這道長城已經封鎖了Facebook、twitter等社群媒體,多數Google的功能也無法正常使用,最近更是封鎖了台灣人最常使用的通訊應用程式LINE。

在中國,身為網路的使用者或創業者,你「只能」使用百度、人人、微博、微信,找東西、買東西用的是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甚至因為最近打擊外商品牌、權力扶持本土品牌,所以連Apple的移動裝置也不好買,你最好選擇小米、華為、中芯的智慧手機跟聯想的筆電、平板。

在中國發生的一切發展,雖然快雖然大,但尤其在網路產業,都跟我們所熟悉的全球四大科技公司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沒有太大關係。

中國市場的確競爭激烈,的確充滿機會,不過那個「世界」跟「長城」外的世界是平行宇宙。

中國主要跟世界接軌的地方,在於我們的日常用品、食衣住行,過去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但隨著薪資與能源成本上漲、地方與環保意識提升,生產成本也逐漸不是中國的優勢。生產的「去全球化」正在發生,中國有一天也不再是全球的製造工廠。

台灣缺的不是市場而是自信

讓我們回到寶島台灣。

七年來的創業經歷以及觀察數百個創業者之後,我發現「創業的成功關鍵不在面對的市場與機會,而在自身的資源與優勢。」

同樣道理,過去十年甚至二十年,有多少台商跟投資人,因為那個「大市場」而抱著希望與夢想去了對岸,但又有多少帶著成功果實回來?

反之,台灣從來沒有內需的大市場,只有外銷的大優勢。我們當年從賣稻米、蔗糖、香蕉起家,歷經玩具、雨傘、計算機,到後來的桌機、筆電、大面板,不都是面對全球市場,靠的是我們肯努力、肯犧牲的優勢,還有願意挑戰世界級競爭、提著皮箱走遍各國拿訂單的自信心?

從我來看,從過去台灣產業的成功經驗、從新加坡跟韓國的近年發展來看,台灣創業者跟年輕人的問題不是市場太小,而是信心太少。

掌握自身優勢,面對全球挑戰

過去的亞洲四小龍,台灣至今仍以製造業著稱,而新加坡、南韓、香港卻分別塑造了國際貿易、消費品牌與金融投資的光環。這四個國家或地區都希望善用周邊鄰近的腹地,並積極改善國家政府效能(好像台灣除外…),也發展各自的產業類型與最適規模,但當中,只有台灣,也一直是台灣,擁有最高的創業風氣與中小企業數量。

台灣的優質教育與醫療品質,溫暖厚實的文化與社會風氣,誠懇熱情又勤奮努力的人民素質,一直是華人社會中的模範生,更不要說自由開放的民主體制、媒體環境與網路生態。

相較於中國、相較於新加坡或韓國,也許我們這幾年的硬體建設落後了,消費品牌遜色了,但我卻對台灣社會中充沛的生命力與包容力感到驕傲。因為移民海島、殖民歷史與地理位置因素,我們被中華文化、日本習慣、美國科技與全球市場給深度浸潤,這樣的多元與豐富也就是台灣的優勢與機會。

創業的問題從來不在市場,而在信心。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建立起面對挫敗的習慣。矽谷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態度,一種「不怕失敗、只怕放棄」的精神。

台灣不是沒有產業轉型問題與或經濟停滯困境,我們也一直面對資本市場效率不足、產業資源補貼過度的狀況。我們的年輕人也似乎缺乏國際視野,更缺少對未來或對自己的企圖心。

我們當然有許多問題,但最關鍵的,是沒有信心。而建立信心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人才與技術走出去,讓資金與機會流進來,不僅面對中國,更要面對全世界。

中國只是一個鄰國,不是全世界。台灣的優勢與機會不在於我們會講中文,而在於我們向來勇於接受挑戰、習慣在夾縫中求生存,並且敢跟全世界做生意。

有一天,科技創新就會是我們的國家品牌。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