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早慶戰:台灣史上第一場棒球電視轉播
近日《灣生回家》爭議再度點燃台灣與日本後殖民的相關討論,這樣後殖民乃至「自殖民」的懷日情結其實一直在台灣上演。棒球作為一項由日本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文物,自然更添幾分「和製」色彩。
說起和製棒球,除了KANO點燃的野球魂,以及台灣一直以日本為依歸的棒球文化之外,淹沒在歷史塵跡之中,還有一場被大家遺忘的第一場電視轉播的棒球賽。不!不是那場紅葉隊的比賽。你不知道,是因為那甚至不是場我們自己的比賽。
1963年的元旦假期,早稻田與慶應大學在棒球協會的邀請下,訪台進行六場海外早慶戰,當年度拿下東京六大學聯盟秋季冠軍的慶應大學陣容堅強,主力陣容全數來台,其中還包含後來效力於南海鷹隊的名投渡邊泰輔。其中1月2日的第二戰,台視進行了實況轉播。對1962年10月10日才開播的台視而言,勞師動眾的運動轉播並非他們所長,但開播隔天就轉播了中華隊與紐西蘭男籃隊的友誼賽,當月21、22日也轉播了中華隊與來訪美國固特異隊(Akron Goodyear Wingfoots)的兩場友誼賽,接下來的就是這場台灣史上首場電視轉播的棒球比賽——海外早慶戰。
根據省府新聞處的資料,當時全台灣電視機不過三千餘台,因此台視還在全台各地設置共49個收視站,以供全台球迷欣賞,台視自己估計全台約十萬人收看轉播,可謂台灣電視史「直播派對」的先河。特別的是,當時這場轉播是國台語交替播報,國語由廖雯英(後改名廖煥之)播報,並由林日英負責台語實況。但是稍早的三場籃球賽事卻未見雙語播報,顯見「外省籃球、本省棒球」已是當時普遍的認識。
1963年,儘管距離東台紅葉小將一棒響僅有五年半之遙,日本戰敗離台後棒球的血脈也依舊靠著民間力量延續著,但許多台灣人仍舊對此運動相對陌生,特別是針對掌控電視資源的外省人而言,因此台視出版的電視周刊裡,還特別花了幾期介紹棒球規則、術語以及電視轉播的相關常識,就為了這場「海外早慶戰」的轉播醞釀。
我們先將場景拉回二戰結束,可以理解的,初來乍到的國民政府大力投入去殖民化的工作。1946年2月公布「取締日文圖書雜誌規則」、同年光復週年廢除報紙、雜誌日文版,1950 年4 月開始取締日本雜誌和電影,乃至1951年公佈「臺灣省日文書刊管制辦法」,以及7月明令禁止日語教學,皆是國民政府亟欲消除舊殖民者文化殘留的政策。然而台視成立之始,卻開始廣納日本資金,富士、東芝、日立、日本電氣等日本企業各出資10%,其餘大部分是由台灣省政府所屬六大行庫共同出資49%,剩下11%則讓當時親國民黨的資本家分攤。東芝、日立、日本電器三大股東投資皆以生產電視相關設備與器材折抵,惟富士電視台為軟體生產單位,因此當初協議以每天供應兩小時節目並從中抽取廣告佣金,雖然台視已擬好因應當時禁日片政策的策略(如配音、事前審查等),但此一計畫受到當時民意代表堅決反對,因此籌備階段即放棄播映日片的計畫。
循此邏輯,一個流行的說法是,二戰之後,國民政府將棒球也連帶算入帶有皇民色彩的運動,在去日本化的氛圍下遭放逐甚至打壓,籃球才是當時黨政軍長官關愛的運動。然而,當台視這個黨國宣傳機器在開播兩個多月即轉播一場後殖民況味濃厚的早慶戰,實在難以讓人完全信服此一說法,而且,在1962年12月,早慶兩隊來台之前,台視就已播出過兩校比賽影片暖身,可以見得棒球在當時所承載的(後)殖民或是國族重量並未如我們後來想像的多,反倒是省籍與族群才是當時棒球的重要標記。之後,台灣第二場棒球比賽電視轉播又與早稻田有關,乃是1964年底轉播早稻田大學與合庫隊的友誼賽;中間隔了4年,才有那場開啟少棒風潮的紅葉與日本關西聯隊的第三場棒球轉播。
所以或許我們可以說,棒球,對於60年代初期,面對內憂外患而焦頭爛額的國民黨國體制,棒球其實根本邊緣到沒有餘力去管,甚至1969年金龍少棒首度代表台灣遠征美國威廉波特時,當時台視總經理周天翔還以一句「那不過是小孩子夏令營的遊戲」帶過,並不認為值得為此派遣記者赴美採訪,更談不上越洋轉播。直到70年代少棒風潮的可趁之機,賦予棒球國族光榮外衣,無線三台群起簇擁,外省人才漸漸被整合進入台灣的棒球論述中,也才開啟棒球作為台灣國球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