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瘋HBL:反了的籃球產業,被消耗的青春與熱血
以NBA水準的聲光科技豪華開場,台北小巨蛋裡滿座的人潮,乍看之下讓人以為這是台灣哪項職業運動終於上了太空,但定神一看,才發現原來這是HBL年度總冠軍賽。每一年HBL冠軍賽,台灣籃球開啟了我們自己的三月瘋,但為何在台灣的籃球熱潮最高溫的階段是高中?理論上技術水準更高的大學UBA處於爹不疼娘不愛的尷尬,SBL則還是恨鐵不成鋼的581。所以諷刺的是,我們高中籃球是最職業化的,但頂級的SBL卻依舊業餘。
青春、汗水、不悔的舞台,是我們熱愛學生運動的原因,這些都對,但籃球運動的最高峰在高中,顯然是這運動有些環節出了錯才會是這個樣子。底層從事者眾、最高層是頂尖菁英的金字塔才該是運動發展的正常模式,但是台灣籃球卻成了水桶腰,就跟1960、70年代棒球極盛在少棒階段的末端肥大一樣不健康。
少棒狂熱是那個年代台灣國際情勢風雨飄搖下國族力量的驅使,HBL卻是台灣在主流運動無法拔尖的現實下,在商業與升學制度糾結下導致的產物。
或許你會說,日本高中甲子園不也遠較大學棒球吸引日本人甚至台灣人的目光嗎?但那是高中之後人才分流到了業餘社會人、大學與職棒之故,職棒一直是日本運動無庸置疑的金字塔;近年日本高中足球越來越受到矚目,也是因為國家隊、眾多旅歐球星與本土職業J League發展承擔起了火車頭的角色。在美國,高中運動的發展與社區緊密相連,大學運動擴展至區域與州的盛事,層層堆疊與累積才有各式職業運動迸發的燦爛奪目。
不可諱言,儘管棒球被稱為台灣的國球,但那是以觀賞人口以及國族意涵構連的深度而論,若以參與和接觸的普及程度,籃球更具有全民運動的本錢。然而台灣籃球難以撼動歐美強權,甚至在亞洲也僅能偶爾曇花一現的殘酷現實,讓層級越高的籃球越難成為運動行銷操作的對象,畢竟以星度和技術面,NBA自從1980年代就長驅直入台灣籃球場域,若以此直接對打,本土籃球沒有任何勝算。
於是乎,不管是運動品牌或是行銷公司,轉向以青春熱血與高中籃球運動劃上等號,畢竟,每個人都曾青春、誰又敢說熱血有錯呢?更別說學校、學生籃球員、校友、家長自願投身成為這華麗舞台的活動布景。至於主事的高中體總,在2015年時,以3年3,051萬的金額將以HBL為首的眾多高中賽事轉播權統包賣給FOX體育台,也樂於搭上便車,將這高額的收入,再分配給其他項目雨露均霑,這也絕對不能說錯。這看似多贏的局面,其實卻像是一個透過哈哈鏡映照出的扭曲樣態,而這是再華麗的開場燈光秀都不該掩飾掉的。
台灣其實不只是籃球,台灣許多運動員的巔峰都是在高中階段,原因無怪乎是為了升學,高中階段拚死拚活甚至帶著傷拚出好成績,就是為了以成績換取保送、甄試上大學的門票,於是上大學之後,不再有具體可見的目標,即使上了名校與不錯的科系,才發現難以與一般升學管道的同學在學業上並進,氣力放盡,畢竟自此階段之後,難以再將運動成績轉換成為實用的價值,研究所的入學也多與運動專項成績無關,僅有極少數頂尖運動員在重大國際賽如亞、奧運獲得獎牌後,才能將運動成績轉換成等值的經濟與社會資本。所以對於大多數從小就受到體育專精訓練的學生運動員而言,大學之後場上成績停滯,倦怠甚至厭惡自己所從事的運動項目,這樣的例子我們在體育院校和科系都看了太多、太多了。
這樣的惡性循環,我們很容易把矛頭指向第一線的教練,畢竟從學生的生活起居、基本功的培養、訓練到場上調度都是由他們一肩扛起,一些家長或因現實不得不為,抱著由教練「代管」的心態將孩子送到運動團隊或是體育班,教練的擔子更加沉重。但若你是在現行體制下的教練,你能怎麼辦?各級政府補助都是唯成績是問;另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專任教練職缺極少,就算要爭取,學校看的還是帶隊的成績,所以不管是自己或是學生,都還是不得不以場上成績為依歸。所以這群高中生,籃球就是他們的職業,是運動品牌與行銷公司的免費勞工,每天四小時以上的操練菜單,身體與熱情在高中就燃燒殆盡,這批操完了,明年馬上就補上了,何況青春熱血無憾,這個體制已經給你滿滿的青春回憶,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若您曾經在過往讀過本人拙作,應該會發現我鮮少將問題指向政府,但若依此糾結的基層體育發展現況來看,唯有教育部及所屬之體育署大刀打破運動與升學如藤蔓糾結般的共生關係,不再以團體成績綁住升學通路,並將補助及相關資源與場上成績漸漸脫鉤,以學生運動員為本,莫忘這些年輕人在成為運動員之前,更基本的是一個完整的「人」,如此認知才能回歸建造運動金字塔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