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媒體還是夢想中的工作嗎? | 陳子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運動媒體還是夢想中的工作嗎?

運動記者看似可以以看比賽為業,甚至參與國際賽的報導,但實際上這份工作並不是這麼夢幻。圖為2017年世大運,我國短跑名將楊俊瀚以10.22秒勇奪世大運男子100公尺金牌畫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運動記者看似可以以看比賽為業,甚至參與國際賽的報導,但實際上這份工作並不是這麼夢幻。圖為2017年世大運,我國短跑名將楊俊瀚以10.22秒勇奪世大運男子100公尺金牌畫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但(希望)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最近一段時日,身邊越來越多傳統媒體的運動記者離開了他們曾經摯愛的工作崗位,運動記者/主播,這是許許多多男孩和越來越多女孩長大後夢想中的工作,但曾幾何時,這樣一個以看比賽為業的工作,似乎不再那麼夢幻。

可以一天到晚看球,免費在球場自由進出,跟球員近距離接觸,錢再少我也幹啊!

這是許多對這行有憧憬的年輕朋友心中的OS,我們也都曾經以為,但是現實卻非如此美好。運動線的記者是一個工時極長的工作,不是只有看看NBA、中華職棒就可以交差了事。大型賽會必須遠渡重洋、支援你所不熟悉的冷門運動、連續工作十幾天沒人輪班更是常態,即便是平日,報導中華職棒必須全台出差趴趴走,球賽電視台凌晨賽事轉播更是常態。

再者,「看」一場比賽與在一場比賽中工作是截然不同的。看一場比賽是輕鬆、癱坐在沙發上吃著零食的,但報導或轉播一場比賽卻是賽前與賽後數小時的準備;精彩的比賽人人愛看,遇到難看的比賽,你可以關上電視早早睡,但又臭又長的比賽,記者卻沒有逃避的可能。

當機器人搶走你夢想中的工作

傳統的媒體人多少帶有這麼一種偏見,報紙的看不起電視,電視的看不起網路,但正是這樣的偏見使得傳統媒體在這大媒體潮下自限其發展的視野與可能,數位科技浪潮一波波襲來,求快、求點閱率似乎成了他們認為唯一保命的一塊浮木,但這樣的媒體思維,充其量只是數位版的傳統媒體。

自從2016年7月開始,美聯社宣布他們將開始以Automated Insights公司的人工智慧軟體「報導」沒有駐地記者所在的美國職棒小聯盟賽事,根據其運動產品部副主管Barry Bedlan表示,他們為了確保新聞流通的正確性,以這軟體搭配大聯盟先進媒體公司(MLB Advanced Media)所提供的比賽數據,在比賽打完的數分鐘內,就可以生產出橫跨1A到3A,13個聯盟,142支球隊的比賽報導。無獨有偶,英國新聞協會(The Press Association)也在同年10月宣布將以「機器人」報導以足球為主的體育新聞、選舉結果與財經短訊。

所以運動記者這個你曾經夢想的工作,機器人已經快要搶走你的飯碗了,要跟它們比快、比精確,血肉之軀大概很難比得過。更何況還有更多真人版的素人專家也在《Bleacher Report》、《SB Nation》、《運動視界》等網站摩拳擦掌地扮演起運動記者的角色。

機器人或許能搶走運動新聞中場內的數據與戰況部分,但場外、關於人的故事卻是搶不走的(至少那一天還沒有到來)。關於Russell Westbrook創下的單季大三元的紀錄,機器人就能寫,但是USA Today記者Sam Amick趁此大三元熱潮與原先紀錄保持者Oscar Robertson連結,所寫出的NBA自由球員先驅與黑人民權運動的故事,就是帶有溫度而歷史縱深的文章。英美新聞傳統通常賦予運動新聞較大的個人特色與揮灑空間,因此,運動記者也常被賦予運動作家(sports writer)的名號。但在台灣,很可惜的,一些傳統媒體並沒有抓住轉型的契機,給予這些記者他們該有的空間。

場外的事,才是運動記者該做的

於是乎,失望之餘卻依舊難以忘情,這群傳統運動記者們開始轉進不同的運動相關領域,有人投身教育工作、有人開始了網路創業的生涯,不用再受限於字數、分鐘數,《Vamos Sports》在此領域耕耘兩年已有小成、近期又有《WOW Sight》投入對於運動員故事的發掘,在比賽戰況交給機器人就可以的時代,運動記者能做、也該做的更多是在場外、而非場內。

因此,關於運動本身的知識只是起點,對於文字與影像的素養依舊會是任何形式媒體的必備條件,除此之外,敏銳的觀察力、人文關懷、乃至歷史與運動社會學式的思考,都是未來運動記者該具有的條件,否則一場比賽打完,球迷也就在他的行動裝置上看完了,球迷們對於戰況的掌握與記者同步,那憑什麼還需要幫忙回顧呢?

運動媒體當然還是熱愛運動的你我的夢幻工作,只是運動本身已經不是終點,而是延伸人與社會關係的起點。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