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也有U12冠軍?未了的威廉波特情結
自從美國人Carl Stotz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於賓州威廉波特創辦了世界少棒賽以來,少年、棒球與夏天就很自然地成為聯想的意象,加上作家Roger Kahn於1972年出版的經典《夏日男孩》(The Boys of Summer),時至今日,「夏日男孩」就成了棒球員的暱稱。兩條白線之間的紅土與綠草,也成了隔絕複雜現實世界的避風港,是單純與天真的時空膠囊。然而,大人們給了孩子們舞台,給予它過度詮釋的,卻也是大人。
台灣時間8月21日,ESPN的《周日夜棒球賽》(Sunday Night Baseball)將轉播在威廉波特進行的一場別開生面的棒球賽,由同樣位於賓州的匹茲堡海盜隊出戰聖路易紅雀隊。此舉試圖透過兒童所象徵的遊戲純真本質,為漸漸流失年輕觀眾的棒球運動再行連結。至於台灣人,我們在1969年初識威廉波特,對於棒球的第一印象卻與旗海飄揚的國族主義脫離不了關係,時至今日,也是我們一直揮之不去的父兄式家長主義的體現。
由國際棒壘總會主導的U12世界盃棒球賽事甫落幕,與前兩屆賽果相同,台灣的小朋友拿到了第二名;也和前兩屆一樣,小朋友們依舊流著傷心的淚水,懊惱著未能留下冠軍盃。多麼希望我可以說,謝謝你們輸了球,球場內外有太多勝負之外的事可以學習,而小學階段的勝負,對於你未來的人生一點也不重要……但事實上卻是,我們的制度,讓這群孩子們下至背負國族光榮,中至背負了教練的生計,上至決定了自己未來的人生。
綜觀少棒賽事,美國的教練與父母大致是讓孩子適性發揮,較少過於繁複的戰術;反觀台灣,或許是身材與力量差距使然,使得教練必須打比較多的「小球」,由教練在場邊不斷比手畫腳地下戰術,這也或許是日系棒球文化不斷的洗禮,也可能是「不下戰術人家以為我不懂棒球」的迷思,更可能是因為這一場比賽的勝負對於台灣的教練太過重要,讓他們必須錙銖必較,過度干預了這屬於孩子學習與自我成長。
近年來,從不斷盤旋在孩子上空的直升機家長、無時無刻監控的無人機家長,都反應了我們焦慮的教養觀,但卻造成了現在即便是大學生仍舊難以獨立生活,甚至碩士口試還有家長陪同這樣不可思議的場景。我們該讓自己成為老鷹家長,也就是一方面盡到養育之責,另一方面放手讓他學著自己翱翔,在孩子有危險時才俯衝搭救。
少棒與台灣的連結,與1970年代風雨飄搖的國際現實緊密結合,所以賦予了它許許多多不需承受之重,但少棒的威廉波特情結在過去二十年逐漸褪去,一方面台灣代表隊不再年年主宰威廉波特,甚至連亞太區門票都不一定拿得到(今年就由南韓取得);一方面在多元開放社會的除魅,讓我們理解到將「為國爭光、宣慰僑胞、光復大陸」等,與12歲小孩子連結的荒謬。但是日前看到一則自由時報報導,一群高雄的孩子拿到「2017英國超級盃國際分齡U12足球錦標賽」冠軍的新聞,卻讓人有「威廉波特情結足球篇」、時光倒流40年之感。
報導中提到一些關鍵詞如「國際冠軍」、「長官接見」、「揮國旗」、「唱國歌」、「超齡疑雲」等,完全就是少棒狂熱的1970年代關鍵詞的複製貼上。1970年代尚可理解是民智未開,國民政府利用膨風與少棒速成的「世界冠軍」頭銜作為鞏固政權以及轉譯的工具,時空丕變的今日卻依舊如此思維,那就真令人憂心。
青少年運動與國族主義的連結慢慢褪去,但「出國比賽」才是王道的心態依舊,但在這則新聞的背後還充滿著其他的問題。
首先是撰文的記者,應屬高雄的地方記者,分享地方榮耀亦屬其分內工作,但到底「2017英國超級盃國際分齡U12足球錦標賽」是一個怎麼樣的活動?這是記者與編輯在處理新聞時該做的功課,畢竟稍有關注台灣運動發展之人也應該可以理解,台灣的足球距離拿到任何層級的冠軍都是頗為遙遠的。
如同球評石明謹先生撰文所述,說穿了,這項活動就是一個由一家英國活動企劃公司在曼徹斯特舉辦,一個夏令營性質的活動罷了。在網路新聞原本的版本中,還刻意以「英超U12」為標題,試圖膨風此活動冠軍的位階。凡此種種,不正是威廉波特幽魂未散?
最終的勝利是振奮的,參與活動經驗對於孩子們而言也是正面的,沒有人會否認這點,但文中提到,孩子抽筋後仍上場展現的「拚勁」是否是我們該讚許的正面價值?這卻是可議的。畢竟,保護孩子不正是我們大人的責任嗎?
大人們的沾光與過期了四十年的威廉波特情結可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