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言論的分析:馬習肛交圖和三十歲的魔法師 | 朱家安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歧視言論的分析:馬習肛交圖和三十歲的魔法師

圖/Kevin Dooley(CC BY 2.0)
圖/Kevin Dooley(CC BY 2.0)

身為哲學普及人,規劃哲學講座和營隊是我的日常活動,在這些活動裡,我和伙伴花費許多心思幫我們要說明的哲學概念生產說法和梗,讓人可以更無痛地理解它們。這些梗大部分都很有趣(至少我們自己這樣覺得),但偶爾也可能引起爭議。

在某一年的哲學營,一個講師在上課時用了這樣的梗:

三十歲的魔法師

傳說中,只要男人守貞到三十歲,就可以獲得魔力變成魔法師。

這個來自日本動漫的梗,是當天活動裡最受歡迎的註1。(在國小推動守貞教育的宗教團體可能沒想到他們的努力或許間接促成了某些異端,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議題了)然而活動結束後例行的檢討會中,有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這個梗的效果很好,但是我們這樣用,會不會有歧視的嫌疑?」

「蛤?歧視誰?」

「處男啊!」

就像護家盟不願意承認他們歧視同志,我們當然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歧視處男,特別是工作人員當中就有學弟是處男的時候。當然,我們不會否認「三十歲魔法師」的梗是建立在對於處男的嘲弄上,但是,嘲弄就是歧視嗎?

我們一群人都念哲學,所以很自然地當天沒有討論出什麼確定的結論,但是大家當時拋出的各種意見,讓我後來有機會整合出一個對於「歧視言論」的分析。我認為社會對於歧視言論的反抗,是建立在某種「社會的轉型正義」上面:怎樣的言論是歧視言論,並不見得取決於說話的人是否有惡意,或者被嘲弄的人是否感到受傷,而是取決於該言論是否利用了,或者促進了在過去「使弱勢成為弱勢」的刻板印象。

▎社會的轉型正義:生活在不正義的社會,我們欠其他人多少?

典型的「轉型正義」談的是國家該如何彌補政府過去不正義的作為,例如資源分配不均、司法迫害,甚至屠殺。不正義為某些人帶來災難,為另外一些人帶來好處。身為公民,即便我們沒有親自去做那些不正義的事情,但依然可能享有某些不正義帶來的好處。例如,在女人因為性別歧視而平均薪資低於男性的時候,男性就可能不合理地成為既得利益者。

我們生活在不正義的社會,諸多道德互動都隱約要求我們正視這一點,對社會福利系統的支持、對原住民文化的重視等等都是。我們盡力彌補過去造成的不正義,對於歧視言論的重視和敏感,就是這種彌補的表現之一。

在社會裡,群體遭受不正義對待的一種方式,是被冠上不好的刻板印象,例如「愛喝酒的番仔」、「軟弱的娘娘腔」、「脫離現實的哲學家」(?)。這些刻板印象讓人失去某些機會,例如工作機會、交友機會,而連帶更難達成自己想要的人生願景。

▎歧視言論,是利用或加強「使弱勢成為弱勢」的刻板印象的言論

我們重視負面刻板印象為其他人帶來的損失,這表現在我們對於歧視言論的敏感上面。原則上,在我的分析裡,符合下面這些條件的言論就是歧視言論:

  1. 在社會裡,有某個群體在某方面是弱勢。
  2. 這個群體之所以在這方面是弱勢,是因為某些刻板印象。
  3. 這個言論可能會強化這個刻板印象,或者這個言論之所以有效果,是因為它利用了這個刻板印象。

這個分析看起來有點抽象,但比對一些案例,你會發現它還算符合部分臺灣人對歧視言論的判斷,並且自我融貫:

  • 柯文哲說外籍新娘是「進口」的。這是歧視言論,因為他的發言可能強化外籍新娘「用錢就買得到」的形象,改變其他人對於她們的態度和看法,讓事實上身為臺灣許多家庭重要成員的外籍配偶過得更不好
  • 濁水溪公社po出馬英九跟習進平肛交的圖。這是歧視言論,因為它之所以有污辱的「效果」,是因為肛交在臺灣社會有不好的刻板印象,包括「被肛是痛苦的」、「被肛是被侵犯、被佔便宜」等等,而被肛的那一方,往往也有「軟弱」、「易受支配」等刻板印象,這些刻板印象不但不符合事實,也讓同志群體和肛交愛好者過得更不好。
  • 《查理週刊》用「穆罕默德被肛交」的圖當封面。比照濁水溪公社的例子,這也是歧視言論,但是被歧視的對象不是穆罕默德,而是肛交者。然而,《查理週刊》利用社會對於肛交的負面刻板印象來污辱伊斯蘭教,這個封面即便不是對於伊斯蘭教的歧視言論,也是對於伊斯蘭教的仇恨言論。
  • 在巴黎慘案後換上法國國旗臉書大頭貼,對於同樣遭受攻擊的黎巴嫩則沒有任何反應。這是否算是對於黎巴嫩的歧視言論?根據以上的分析並不算,但這種差別待遇究竟代表什麼(或不代表什麼)當然還有討論空間。
  • 「年收入五百萬以上的人都是笨蛋」不是歧視言論,因為這群人不是弱勢。
  • 「同志都很愛喝酒」也不是歧視言論,因為同志雖然在臺灣社會是弱勢,但是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肩負「愛喝酒」的刻板印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三十歲的魔法師」在什麼意義下是歧視言論?

根據我的判準,三十歲的魔法師的梗算是歧視言論,因為如果「到了三十歲還是處男」不是一件好笑的事情,這個梗就不會有作為梗的效果。換句話說,這個笑點消費了「男性應該要有性經驗,否則就_____」這個刻板印象,而這個刻板印象則為男性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當然,身為營隊的規劃人員,我可能會想要為活動辯護一下,主張雖然這個梗的使用算是歧視言論,但並不是特別嚴重的那一種。如果我想要這麼做的話,可得的說法或許有兩個:

  1. 比起「原住民愛喝酒」、「女人優柔寡斷」等刻板印象,「男人應該要有性經驗」這個刻板印象造成的悲劇可能沒那麼多、那麼糟。
  2. 在營隊使用這個笑話,可能沒有多少加強此刻版印象的效果。

就算你對「三十歲魔法師」的笑話有感,也不代表你是壞人,而是顯示你對於男性的處境缺乏認知、沒同情心,或者不厚道。這些當然不是好事情,但也不算是什麼嚴重道德瑕疵。

由此你可以看出,我的分析不但有助於區分歧視言論,還指出了我們可以用哪些線索去衡量歧視言論糟糕的程度。進一步考慮後你甚至可能發現,一項言論是不是歧視言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項言論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或增強了負面刻板印象,並為已經是弱勢的群體帶來多大的壞處。

對於那些喜歡探究概念內涵的人來說,這個分析有另一個好處:它可以說明為什麼歧視的單位永遠都是群體:為什麼我們要歧視就是歧視一群人,沒辦法專挑一個人出來歧視?因為歧視言論需要建立在刻板印象上,而刻板印象永遠都是針對一群人。

▎歧視言論是症狀,而對於歧視言論的敏感和反制,則是初級療癒

在社會上,對於群體的負面刻板印象造成了許多不正義。例如那些認為原住民就是愛喝酒的主管,可能會拒絕聘用原住民。而即便相關法令致力於維持公平,也很難真的完全達成。更艱困的是,人不見得知道自己持有刻板印象和歧視心態,這是為什麼有時被指為歧視的人會大聲喊冤,說自己沒有歧視。

這些現象告訴我們的是:

  1. 歧視之所以糟糕,是因為有歧視心態的人可能會做出不公平的社會互動,減少某些群體的機會,甚至損及他們的權益。
  2. 有歧視心態的人不見得認為自己有歧視心態。

然而,身為社會的一份子、享有社會因為所有正義或不正義的過去而繼承下來的現狀,我們有責任面對並矯正這些狀況,協助社會上的弱勢擺脫歷史帶來的不公平和負面的刻板印象,這就是我所指的「社會的轉型正義」。要改變這些現況,我認為,我們應該把歧視言論當成顯示歧視心態的症狀,並藉由表達自己的道德觀來對抗它們。(關於如何對抗歧視言論,我在〈讓歧視言論享有言論自由,或許更有助於消弭歧視〉有其他補充)

在社會上,不正義的現象有很多種,有一些很顯眼,例如不合理的貧富差距、城鄉差距,有一些比較不顯眼,例如老闆無意識地虧待原住民員工。社會上越來越多人對歧視言論敏感,並且也呼籲其他人對於歧視言論敏感,這代表社會成員對於不正義的抵抗,已經細緻到令他們願意花費時間心力去追究那些經由刻板印象帶來的比較不顯眼的不正義,這是道德進步的跡象。

▎結論與討論

在先前的文章〈講出事實也是歧視嗎?——外傭餐的分析〉裡,我為「歧視言論」給了一個初步分析,在本文中,我把這個分析進一步延伸,並用「社會的轉型正義」來說明它。

針對前文,有一些人認為我的分析可能導致我們難以辨別歧視言論:

「如果我們需要證明某個言論會強化某個刻板印象,才能說它是歧視言論,這也未免太困難了吧!我們到底要怎麼證明某個言論會強化某個刻板印象啊?」

我認為這個顧慮確實是我們處理歧視言論時必須面對的問題之一,但這個問題很可能和我的分析無關,因為不管我沒有沒提出這個分析,我們本來就很難「證明」某個言論是歧視言論。(想像一下你跟護家盟成員面對面溝通的樣子,或許就能理解)

事實上,雖然在面對護家盟的例子裡,我的分析可能不會讓你更容易說明為什麼他們的言論是歧視言論,但在其他情況下就不一定了。你可以想像,一個明理且有道德的人應該會滿容易同意,自己應該對於社會上的弱勢抱有同情並感到虧欠,因此不應該利用社會對於他們的刻板印象開玩笑:就算沒有惡意也不該。

另外一種可能的意見,是認為我把歧視言論描述得太無害了:

「『三十歲的魔法師』在你的判準底下也是歧視言論,然而,這種歧視言論居然『不算是什麼嚴重道德瑕疵』?如果是這樣,我們幹嘛花那麼多力氣對抗歧視言論?」

我的分析以「言論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或加強了使得弱勢成為弱勢的刻板印象」來判斷一句話(一張文宣、一幅圖)是否算是歧視言論,以及它壞的程度,在這之下當然會有輕微和嚴重。如同前面所說,歧視言論只是症狀而不是病灶,對抗歧視言論的有效方法,並不是把它們當成嚴重的道德過錯來譴責,而是要進一步指出,個別的歧視言論利用或加強了哪些刻板印象,並把譴責眼前的歧視言論當成一個機會,去澄清和糾正那些刻板印象(就像許多批評「馬習肛交圖」的人做的那樣)。若我們以正義的社會為願景,在這個議題之下,最終要對抗的是不正義的刻板印象,而不是歧視言論。

*感謝石貿元和賴奎吾於本文寫作期間給予的有用意見。

 

註1:

「三十歲魔法師」可能的出處可以參考:點此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