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人生勝利組,只會變成無聊的大人
最近在一本雜誌裡看到有趣的主題,有篇名為「青年的主張」的報導,在台北街頭採訪了30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請他們發表「面對未來,我們應該具備的能力」。其中有人認為要有堅持理想的毅力,有人認為要有冒險的勇氣,有人覺得社會關懷最重要,當然,像國際觀這種答案也不能免俗的一定會出現(詳細統計表放在文章最後面,有興趣的人可以捲到後面看)。
「面對未來最重要的能力」這類文章,我們都常在商業雜誌、網路媒體、臉書轉貼上看到,由某些成功者為年輕人解答,或直接詢問青年自己的看法。閱讀這些看法當然很有趣,然而更有趣的現象是:
像我這種35歲以上的老人從來都不會被問「面對未來你們需要什麼能力?」好像老人都沒有未來一樣;也很少有人要給老人什麼建議,彷彿他們都對未來瞭若指掌,所以不需要。
人生勝利組的桎梏束縛
身為一個35歲還在社會掙扎求存的人,此刻有被排擠的感覺。忍痛繼續思考下去,發現老人好像真的沒有未來可言──我們內建在心裡的想法是,趁年輕要多打拚,趕快成為人生勝利組。如果你到40歲還沒房、沒車、沒老婆,還有什麼好談的,人生差不多就結束啦!但如果你有份好職業、有房有車有老婆有孩子,人生也很美好啦,還需要談什麼未來嗎?
仔細端詳「人生勝利組」這個概念,才發現它意外的貧瘠(這裡不是評斷勝利組的人,而是探討想成為勝利組的思維):首先取得好學歷、進一家好公司、拿到好職稱、有好年薪、找到好的另一半,這些事要在三十多歲前完成。然後……然後就沒了,之後的人生應該會像童話故事,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如果人生是一場旅行,追求勝利者面對未來的方法,就像完全按照旅遊書規畫的觀光客。裡面隱含一個已知的未來,讓我們以為自己非常清楚要往哪裡去,而以前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方向明確、早就知道自己要去那裡。好比到台北一定要去永康街,到永康街一定要吃鼎泰豐,吃完小籠包要再吃芒果冰……這是已被證實最有價值的台北之旅,如果你沒做到,來台北簡直太浪費。這種想法時常是只是錯覺。
讓我們考慮另一種旅遊方式,理性的漫遊者。他並不清楚自己要去哪裡,只有個模糊的概念,等真正走到美麗的地方才知道過去每一步的意義在哪裡。他不是計畫的奴隸,由自己的嗅覺來指引方向,隨時根據旅途中得到的資訊修改行程,每一步都要做決定。
追求勝利組的觀光客假設人的眼光是完整的,因此陷入難以修改的計畫中;漫遊者不斷在旅途中吸收新事物,容許自己浪費時間、發揮好奇心、走進不起眼的地方,遇到死巷子也沒關係,繞出來就好。不必因為走錯路就覺得很失敗,讓自己保持在隨時可以冒險、總是有另外一個選擇的狀態。
人生漫遊者的拼裝修補
「面對未來需要的能力」這問題很可能應該反過來想:面對未來,最不需要的是什麼能力?如果未來是未知的,那我們不應該把它當成已知,設法忘記父母師長前輩大老給你的「人生之旅完全攻略」,找回一些動物氣味的「生存野性」,在未知的迷惘裡自己找出路吧!(延伸:為什麼只有「流浪狗」,沒有「流浪狼」?——台灣年輕人的處境)
並不是說前人的經驗不重要。只是想生存下去,需要的不是一份完美人生規畫圖(也不可能有),而是在旅途中願意嘗試錯誤,有能力認出有利的結果、能判斷該捨棄什麼。如果錢包不見了,你會怎麼找?用理性判斷它可能掉在哪裡,每一次找不到的嘗試都提供新資訊,讓你每到下一個地點,都比上個地點有價值。小鳥不用先到大學念完空氣力學,才懂得該怎麼飛。
始終有人說,台灣當年滿街都是機會,每個人都想闖出一片天,為何現在社會失去過往的衝勁?或許不是現代青年不想成功,正是因為太想成功,所以只能努力考上台清交、進竹科上班、買房結婚,否則就被認為很失敗。我們擁有太理想的成功模型,忘記怎麼靠自己的野性找機會生存下去,愈是想當人生勝利組,就愈是覺得桎梏束縛,最後變成無聊的大人。
無聊的大人永遠不會被問「如何面對未來?」,因為他們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