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婚姻為何讓親子專家抓狂? | 周偉航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同性婚姻為何讓親子專家抓狂?

因為同性婚姻立法大有進展,意外引爆了少數親子教養專家的情緒,我們如何跳出表面的言語爭論,判斷親子教養專家所言是否值得參考? 圖/shutterstock
因為同性婚姻立法大有進展,意外引爆了少數親子教養專家的情緒,我們如何跳出表面的言語爭論,判斷親子教養專家所言是否值得參考? 圖/shutterstock

最近因為同性婚姻立法大有進展,意外引爆了少數親子教養專家的情緒。這些專家平常看來溫和喜樂,但碰到同性婚姻議題,就一秒變「戰神」。有些批評者認為,所謂的「教養」,談的就是保守式價值觀,是想把小孩教成沒有腦的乖乖牌,所以有這種「反動言論」,不讓人意外。

但這種說法也把其他親子教養專家拖下水,不太公道。少數教養專家之所以會對同性婚姻大抓狂,或許和他們的宗教信仰有關係,但我們不妨跳出表面的言語爭論,來看一個更廣泛的議題,就是如何判斷親子教養專家所言是否值得參考。

要查看某種說法的客觀性,最好還是由學術角度來切入。那「親子教養」到底是屬於什麼學門呢?講到教養,大家想到的可能還是品格塑成與親子互動類的方向為主,那就是幼保、發展心理學和倫理學的範圍。以下我純就倫理學的立場出發,來談一些與親子教養相關問題。

在倫理學中,與親子教養相關的是「品德教育」,但這個領域的實際發展卻與一般人的想像有不小落差。我也曾經接過國科會(現科技部)補助的品德教育專題計劃,因此有些出版社希望我能寫一些這些方面的書,特別是針對有國中、國小年齡層子弟的家長。但我總是告訴社方這個答案:「我寫的話,可能整本書都沒有實際內容耶,都是在說這個教法沒用,那個作法有問題,說不定家長讀起來會很厭世。」

為什麼?因為倫理學發展了那麼久,對於「到底做什麼才是對的」,不太有共識,但對於「這種理論行不通」,卻相對有把握。因此,大多數倫理學家能證明某些方法是錯的,卻沒辦法指出哪種方法是絕對正確;如果我把一個不夠正確(但目前看來還可以)的方法教給你,之後卻大出包,那責任要算在誰頭上?

像是體罰。我國現在廢除體罰,但很多家長和老師都不諒解,這是因為他們不清楚廢除體罰的原理,只看到體罰的好處。體罰確實有好處,像是利用人的動物性快速矯正行為,短期成本與機會成本都較低,教養者或教育者相對輕鬆等等。

「但是」(沒錯,倫理學家總是愛說「但是」),就長線來看,體罰的真正效益是很低的,甚至連只看量化部份的效益主義者都會反對體罰。因為體罰並未真正解決人在道德層面上的實質問題,只是暫時中止其外在表現,雖然短期成本低,但長期來看,後座力可能很大。小時被打的人,可能長大仍以暴力解決問題,或是養成不面對問題本身,只以炒短線的解決方案來處理一切困境。

不妨注意那些熱衷體罰的人,他們的目標並非在於解決對方的問題,往往只是要解決自己眼前之急:小孩在哭鬧、無法快速拉升學生的成績、自己沒辦法同時處理許多事,所以用體罰。

就倫理學的角度來講,體罰是建構在「短視近利的利己主義」之上,是非常鳥的一種倫理學觀點,連「開明的利己主義」這種「近親」都瞧不起它。

好,體罰有問題,那該怎麼教小孩呢?很抱歉,倫理學家也不知道什麼是正確又好用的方法,只知道用打的不是很正確就是了,或是相對於說服、說理的方法來得遜一些。

這是否讓你感覺有點厭世?別擔心,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你只要發現某些看起來很厲害的人其實比你還鳥,這就可以讓你開心好一陣子了。

就倫理學的立場出發,與親子教養相關的是「品德教育」,但倫理學卻難以給出「對的辦法」,那又該如何教育孩子? 圖/shutterstock
就倫理學的立場出發,與親子教養相關的是「品德教育」,但倫理學卻難以給出「對的辦法」,那又該如何教育孩子? 圖/shutterstock

不妨拉回來看親子教養專家。就倫理學的角度,的確可能有親子教養的高手,但不見得很有名氣,有名氣者,你或許可用以下標準來篩選一下。

首先,是認為有必勝大絕招者,大概、八成、很有可能是假貨。近年很流行「鷹爸」、「虎媽」,這些高壓式的教養方法頗「吸睛」,但通常太執著於特定原則和手段。這就會有我前面提到的問題,這些手段現在看來有點用處,但之後呢?大概要等這些「鷹爸」、「虎媽」和他們的子女都蓋棺了才有辦法確定。

執著於少數手段的道德風險極高,這是因為每個家庭、每組親子都有各自的人生脈絡,所處環境的不同,會讓「最適」的教養手段出現很大的差異。你把美國那套拿來台灣,當機的可能性很高,因為你和小孩都不是美國人,這裡也不講英文,人際圈更沒有洋人的那種價值支撐。

因此,第二個鑑別方法就是,如果真有親子教養專家,那他會提出彈性較大,能因應多元環境或社會變遷的教養方法。

本次抓狂的少數親子教養專家,就有這種問題。他們雖然是針對同性婚姻發難,但其言外之意,顯然認為價值多元的環境將會影響到他們的小孩。也就是說,這讓他們「不知怎麼教小孩」。

他們的憤怒,不就代表他們承認,如果同性婚姻一通過,他們的教養模式就會當機嗎?這也太弱了吧。今天同性婚姻通過就不知道怎麼教,哪天台灣穆斯林人口增加,那他們是否也不知該怎麼教小孩?有專家彈性這麼低的嗎?

在談手段前,總該先思考目的。請先冷靜想想,親子教養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想讓小孩在成長過程中發展出良善的人格?那為什麼需要良善的人格呢?是打算讓他在將來的世界,也能順利追求各種人生目標吧?

那你知道將來的世界長什麼樣嗎?如果不知道,不就應該將教養目的設定成最能適應多元環境的人格嗎?難不成你要培養出適應清朝或民國六十年環境的人格?看來還真有人是這樣的設定,不然怎麼會要小朋友背《弟子規》呢?

對於親子來說,教養過程會是彼此都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某些教養專家所說的模式,在他的家庭中能成功,不見得在你的家庭也能成功,就算在他的家庭中到現在為止都成功,不代表在他的家庭將來也能成功。

跳離「親子」「教養」這種表面美好,實質空虛的詞彙,回歸倫理學本位,其實真正能留給下一代最好的能力,不見得是倫理知識或特定的道德判斷公式,而是批判思考能力。所以若真有「最合用」的親子教養方向,那大概不會是特定品德概念的傳遞,而是建立下一代面對環境、提出質疑,並尋求答案的能力。

這能力只有透過不斷的討論與實踐,才能發展出來。同性婚姻就是個不錯的議題,就算親子都非同性戀者,還是可以深入討論本議題所涉及的意念。不論得出什麼結論,親子都有機會往前更進一步。

至於抓狂的親子教養專家呢?能發現專家也有因教養而抓狂的一刻,對其他父母來說,不也蠻勵志的嗎?

對於親子來說,教養過程會是彼此都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那大概不會是特定品德概念的傳遞,而是建立下一代面對環境、提出質疑,並尋求答案的能力。 圖/shutterstock
對於親子來說,教養過程會是彼此都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那大概不會是特定品德概念的傳遞,而是建立下一代面對環境、提出質疑,並尋求答案的能力。 圖/shutterstock

點圖看更多「婚姻平權」系列專題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