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只有李安講大家才會聽 | 膝關節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為何只有李安講大家才會聽

導演李安日前在一場對談中,提到對台灣社會的憂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導演李安日前在一場對談中,提到對台灣社會的憂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李安如果出來選中華民國總統,我想他應該會高票當選,完全超越藍綠版圖。當然,這是一個狂想,李安是不會做這件事的。

李安每次回台,都會被受邀做一卡車事。今年擔任金馬獎評審團主席真是累,笑說得罪了很多電影圈同行。這位電影圈的好人好事代表,每次都鞠躬盡瘁地為大家服務。光從金馬獎頒獎當天,他要從上午八點多和評審開會一路戰到隔天凌晨天都亮了才能休息。面對眾多媒體提問都不露出一絲倦容,相信任何一個靠近他的工作人員,或是媒體朋友都會很不捨這位大導演是如此為大家著想。

也因為李安的國際名導光環與謙遜態度,使得每一個人都渴望向他請教受益,感受醍醐灌頂的悟道瞬間。

李安的每句話牽動著全台孤獨的寂寞神經。他這次回來講出了台灣電影現在體質氣虛,正如前幾年台灣影片文藝復興之後,觀眾、媒體與從業人員等,就一股腦地認為國片起飛了。

事實上,國片像是一個休息很久的老人,正準備要返老還童,得先學習走路,可惜大家以為國片要逆風高飛。於是我們的虛胖,馬上就被李安看穿(事實上也不少業界人士一直提出相仿論點,只是礙於情面與現實面,大家不好意思在媒體上直接道破這個不能說的秘密)。

李安認為台灣電影「格局小,氣虛」,不過台灣一直有「亂中有序」的力量,可惜在這幾年慢慢被政治消磨掉。李安更直言:「台灣人好,但政治、媒體不太好!」這句話說出太多人心聲,難怪台下會響起掌聲。

政客的問題大家都懂,原本以為空轉八年已經夠悶,想不到現在還整個倒退嚕,全民拼經濟成為幻想口號,萬物皆漲,唯有薪資不漲成為庶民無奈心聲。政治人物本應負起改革社會的期待,但我們怎會用最低標準看待大家選出來的民代與總統呢?

至於媒體,對大家,究竟是「利弊參半」還是「弊大於利」?

有多少媒體採用標題殺人法製造對立?或是未經詳實查證就公佈危言聳聽的論點,導致全民皆輸的局面?又或是報導某些業者服務惡劣,最後才發現這根本是媒體掐頭去尾之後刻意形成的衝突新聞?也有投訴之後發現,根本就是奧客的行逕令人髮指,可惜媒體卻自侍著為民服務起點而打亂理性終點。這些新聞大家都不陌生,因為隨時都會發生。我們恨政府,也恨媒體,卻又需要政府也更需要媒體。也難怪從金馬獎到李安私下開講,都對台灣當下局勢體現著一股「恨鐵不成鋼」的矛盾心情。

台灣電影格局小,並非局限在市場、資金等問題。李安希望「電影若要小,就要小得精準。」本屆最佳劇情片《爸媽不在家》為例,拍片成本只有新台幣1500萬元,但結構及推演都很紮實。

真正好吃的,一份蕃茄炒蛋或藕香藥泥就夠感人(是的,我就是在講《總舖師》的真實與真食)。其他的爛片,就像包裝地很出色,猶如華麗的洋芋片,只是衝高了熱量,整個虛胖又不營養。

或許台灣現在就處於一堆華麗的洋芋片之中,少了一份真味。把格局做穩,再發展不同類型。李安說的話,大家都很想聽。只是,能聽進去的,又有幾人?那些正襟危坐的政府官員每次遇到李安開講,都很認真寫筆記,真好奇裡面有沒有寫下真正改變的出發點?還是只是瞎塗鴉裝認真?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