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人/看到「社會主義」就高潮,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 沃草烙哲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劉維人/看到「社會主義」就高潮,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社會主義》書封。 圖/作者自攝
《社會主義》書封。 圖/作者自攝

在台灣聽到「社會主義」這個詞,你第一個會想到什麼?

馬克思的大鬍子?蘇聯?中國?資本主義的對立面?廢除私有財產?效率低落?欠缺民主?勞工無國界?還是「左膠」的天真幻想?

如果你在Google上搜尋「社會主義」,大半都會看到集體管理生產工具、重視公平甚於個人自由、甚至高壓政府的暴政。這種印象相當符合我們對前蘇聯、以及1960年代中國的想像,但卻無法回答很多問題,例如:

  • 北歐國家算不算社會主義?這些國家高福利、高稅率、但人均實質GDP自由跟民主程度卻都名列前茅。
  • 性別平等和環保運動算不算社會主義?這些運動批判資本主義,但都強調自由與永續、反對國家機器的威權和禁令。
  • 社會主義注定站在資本主義跟自由主義的反面嗎?為什麼?
  •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到底是什麼東西?中國政府不斷強調自己在實行社會主義,貧富差距卻跟美國差不多高。這真的是社會主義嗎,如果不是的話又是什麼?

上述問題都涉及兩個面向:

  1. 到底什麼是社會主義?它的核心究竟是什麼?
  2. 很多國家跟思潮都被稱為「社會主義」,樣貌卻不太一樣。是什麼造成了它們各自之間的差別?

社會主義的核心:實現自我、社會合作、改變命運

政治學家紐曼(Michael Newman)的《社會主義》就是在處理這兩個問題。它整理了近兩百年來社會主義的各種樣貌,指出社會主義的形式實在太多,並且對於許多事情並無固定立場,這些事情包括:

  • 政治權力應該集中還是分散?
  • 公共決策應該由上而下,還是由下而上?
  • 應該用激進變革實現社會主義理想,還是在憲政體系下以協商方式緩慢進行?
  • 需要以國家利益為優先嗎?還是應該拆除國界?
  • 工會是實現改革的主力嗎?
  • 女性和性少數,在變革過程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在理想社會中應該有怎樣的地位?
  • 可以為了改善人類生活狀況而剝削大自然嗎?

但儘管如此,社會主義依然有三項共通核心:

  1. 希望讓每個人都脫離環境的束縛,自由實現自我。
  2. 希望建立一個以團結合作為基礎的社會。
  3. 相信人類的命運不是被外界決定的,可以主動改變現狀。

社會主義確實誕生於對資本和工業化的不滿。現代社會的發展打破了傳統社群的連結,雖然促進了個人自由,但也同時讓個人被孤立,而且還擴大了貧富差距。之後更如我們今日所看到的,造成了一個功績主義與消費主義的社會,迫使人們惡性競爭,無法掌握自己的生活,同時也無謂耗費大量資源。這些資本主義造成的副作用,使得各種批判的聲音四起,相信人類有另一種生活可能。

資本主義加劇個人發展機會的不平等。每個人天生下來,在基因、家庭、地理資源上就有不平等,而自由放任的經濟體系,以及人們之間的財富差異、知識差異,更會明顯擴大這種不平等。最後人跟人之間的差異擴大到一定程度,就會難以理解、難以尊重其他處境差異太大的個體,讓社會充滿敵視與分裂。

此外,英美國家的放任式政經體系,還以另一種方式加劇這種分裂。它將責任過度個體化,認為絕大多數的成敗都應該由每個人自己負責,至於無法預期的意外則只能被動接受命運。所以那些因為資訊環境混亂、一時機運不佳、承受多重家庭或社會壓力、人脈或教育條件不好、甚至只是較為內向討厭爭鬥的人,一旦屈居人後,就得同時承受社經條件上的不利以及道德上的無理指責。

社會主義認為這種困境不合理且沒必要。它對整體人類抱持樂觀態度,相信人類不是只有自利與競爭之心,同時也能彼此信任、彼此理解、互相合作。此外,它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未必是零和狀態,人的行動也不見得要被環境決定。只要社會採用不同的制度,就可能讓每個人發揮潛能,一同改善彼此的生活狀況。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讓人的努力結果擺脫原本環境的箝制,也就是促進機會平等。而最有效也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建造出優質基礎建設給每個人使用。

因為正如之前所言,每個人出生時的條件註定不平等。自然的資源分布像是一個凹凸不平的地形,要讓每個人的機會盡量接近,就必須建造各種樓梯;要讓不同的人承受風險的能力盡量接近,就必須設置一些機制來分攤風險,讓人能夠東山再起。

以此看來,台灣人熟悉的許多體系其實相當的社會主義,例如全民教育、健保和就業扶助。

此外,隨著歷史發展,人類也逐漸發現歧視與歷史不正義也會造成機會不平等,所以近兩百年來出現了各種社會運動,要求社會上的各種族群都應該享有相同的實質權力和發展自我的機會,例如黑人、原住民等過去曾被壓迫的族群應該有更多的進修與就業機會,女性則應該從持家育兒的角色中解放等等。這些運動抱持的理念其實都是社會主義的,而且遍及各國,即使是採取放任資本主義的國家也陸續接納了這些改革。

這些措施如今我們大半耳熟能詳,甚至視為理所當然。社會主義的做法和理念似乎沒有離當下台灣社會那麼遠。但既然如此就讓人不禁想問:

「社會主義」這個詞所遺留的高壓極權印象從何而來?

大政府都極權嗎?

中文世界與英語世界對於「社會主義」的某些既定印象,其實跟20世紀的歷史偶然有關。

從上一節的分析就能知道,社會主義很難避免大政府。在整個社會建造品質均一的基礎建設,勢必需要大量資源,所以建設者必須擁有能從社會中蒐集大量資源的能力。此外,要讓這些建設能夠人人享用而不被強者獨佔,管理者就必須擁有實施社會規範的能力。這兩種能力最常見的實行者就是政府,所以越想要促進機會平等,設立越多的基礎建設,政府管理的範圍就必須越大,每個人必須將越多收入交給政府。也就是說,政府的規模必須越大。

但大政府不見得極權。政府的規模,是指國家中有多少事務受到政府管轄,政府對社會、經濟的干預能力有多高,人民的收入要撥多少交給政府。

但極權的程度,卻則是指國家是否要求全國的大大小小事務都要以特定的方向進行,以及人民是否具備公民自由、是否保有私人空間。

所以一個不指定做事方向、充分保障私人空間、同時由政府提供大量服務的國家,就會是自由民主的大政府國家。丹麥就是這樣,它甚至不使用計畫經濟而是採用市場經濟。

許多台灣人之所以無法分辨大政府和極權政府,是因為我們都透過中國和前蘇聯來理解這些詞。前蘇聯的共產體制,同時是極權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但根據紐曼《社會主義》的整理,這套制度是列寧和史達林的選擇,許多社會主義者都並不認同。前蘇聯建立起來之後,也和歐洲那些重視憲政的社會主義者決裂。我們最多只能把前蘇聯當成社會主義的一種實行型態,不能當成社會主義的代表。

但話雖如此,前蘇聯在20世紀對整個地球的影響實在太大。冷戰時代,美蘇兩國各自用政治宣傳手段壓扁了資本主義跟社會主義這兩個詞的意思。美國把自己塑造成捍衛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個人生活空間的化身,蘇聯當局則把自己稱為推翻資本主義邁向解放未來的象徵,於是對於資本主義的批判,以及對於合作協商可能性的思考,就淪為了是否支持美國政府或是否支持蘇聯政府的部落政治。資本主義跟社會主義在絕大多數的人心中失去了意識形態的內涵,而變成了政權陣營的代名詞。

台灣也是一樣,蔣氏政權逃來台灣之後,因為跟毛政權的敵對關係以及台灣的地緣政治因素,不斷對國內外聲稱自己是自由中國,支持自由民主跟資本主義;並在白色恐怖時期,有系統地將社會主義知識從整個台灣驅逐出去。即使在解嚴之後,台灣的經濟學知識也幾乎來自於英語世界國家,很少討論其他類型(例如德國跟北歐)的資本主義,所以提到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時候,很容易跟英美國家一樣變成在討論政權樣貌,而不是意識形態。

此外,中國的存在更是讓混亂雪上加霜。它不斷把崇尚狼性、允許(甚至主動擴大)貧富差距、無視人民人權的政經制度稱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種說法根本就是「顛覆型惑眾妖言」,抬著社會主義的名號去做所有社會主義要反對的事情;並且讓其他國家的人更難討論到底什麼是社會主義。

多數台灣人是戴著國民黨灌輸的有色鏡片去觀看社會主義,這窄化了我們的視野。這是為什麼紐曼的《社會主義》在台灣能有特殊的意義:他把正確的觀看方式還給我們,這在社會命運的轉捩點特別重要,能讓我們看見更多選項。同樣的效果也適用於左岸文化所出版的同一季書籍當中其他和台灣歷史有關的集數,包括《自由主義》和《共產主義》。

其他衍伸閱讀

  1. 正如文中所述,「資本主義」也被冷戰遺緒跟美國霸權嚴重汙名化。並非所有資本主義都強調炒短線、無視勞工權益與社會樣貌。有興趣可以參考《平等式資本主義的勝出》。
  2. 西方國家的政治社會制度發展,和冷戰時期與全球化時期的歷史相關,其中很多關鍵因素都是非常偶然的,跟運動與理念的本質沒什麼關係。詳情可參照《戰後歐洲六十年》(即將再版)。


  • 本文初稿感謝朱家安與廖珮杏的建議。
  • 劉維人,自由譯者,主要翻譯當代民主問題、政經制度類書籍,並零星撰寫相關主題文章,如《反民主》、《暴政》、《修辭的陷阱》、《北歐不是神話》等。
  • 更多:WebFB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