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好壞: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 Cheng Lap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我們常說好壞: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好和壞,是兩個我們經常用到的字,但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我想我們很少想這個問題。

日本機械人專家森政弘,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提出一個叫作「恐怖谷理論」的假設,他觀察初期的工業機器人會在外表和動作行為上和人類相似,因而人類會對機械人產生正面的情感,比方說我們看到那些機械人小玩具。

也就是說,人類對於一件死物有著變得像人類的特性會感到好感。可能是一個看起來很像笑臉的鎖,畫上了臉孔的火車,或者自古以來各種擬人化的幻想,例如化成人類的仙子,都是這樣的概念。人類會對變得像人性的死物感到親切。

但是當人類建造和人類越來越接近的機械人時,例如有仿製人類的外表,做出僵硬但擬人的動作時,哪怕只是和人類有一點點差別,都會讓人感到恐怖,兒童甚至覺得非常害怕。為何這些機械人比前面的工業機械人,更接近人類,卻會令人類感到更反感?

森政弘對於這樣的現象感到興趣,他得出了這樣的可能性。他認為,人類先天是一種動物,動物會從同類的屍體中,感知到危險,可能這意味著附近有獵食者,而且屍體也會產生疾病,所以人類會對屍體感到厭惡和反感。而屍體在人類眼中,就是因為失去了生命,而慢慢在形體上,變成不像人類的人類。

人類會對於從人類變成不是人類的過程,也就是非人化,感到厭惡。

但機械人不是應該是死物嗎?森政弘就認為,分野就是人類對它的觀察設定了標準,工業機械人一看就知道是死物,所以人性化後變得親切。但是像人類的機械人,卻讓人誤會了是生物,那麼機械的部份就顯得僵硬和畸型,是一種非人化了的生物。

恐怖谷理論最後的爭議點,在於,森政弘假設機械人如果做到和人類完全一樣。人類就會覺得很親切而完全接受,但現實中根本不可能有這種機械人,所以他的假設可能太過武斷。

這個理論講的雖然是機械人,但他其實也同時點出了,人類怎樣定義好與壞。

從恐怖谷理論中,其實我們可以留意到,人類對於「美好」的定義,其實正是接近人類的本質,變得適合人類的味覺的就是美食,變得適合人類審美觀的就是美女,我們會幻想神靈,梳子,哪怕是一支筆,都有人性和像人類,我們感到美好的東西,其實全都是變得人性化,人類化,擬人化。一個道理很機械的說出來,跟把它編成一個寓言,後者更為可親,就是這樣的原因。

人類所謂「壞」,其實在於變得越來越不像適合人類的事物。有些事情可能是正確的,現實的,但是它就是違反了人性與人類的本質,或者會減少人類的人性,或者消滅人性的人類,就會令人產生反感。

如果我們創造一個電影角色要讓他令人反感,那便令他在行為本身很非人,也許是毫無同理心的極端殘酷,也許是一種冷徹的客觀與無情,也許是一種極度異於常人的價值觀,甚至再進一步,根本就是一台無情的機器,跟人性完全無涉卻疑似有生命的東西,異形,癌細胞,會動的屍體,屠殺人類的電腦,這些經典的電影反派,他的共通點,就是非人化。

我們可以假設,人類對好與壞的定義,就是事情往人類接近,還是事情往人類偏離。從不期望人性的地方找到人性,可以稱之為好,還是從期望人性的地方找到空洞,則就是壞。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