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祖涵/運動場上被壓迫的女性記者:性別歧視,是越來越無趣的玩笑 | 獨立評論在天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方祖涵/運動場上被壓迫的女性記者:性別歧視,是越來越無趣的玩笑

日前一名電台主持人對負責足球轉播女性記者的性別歧視言論,讓他丟掉了工作。示意圖,與本文當事人無關。 圖/美聯社
日前一名電台主持人對負責足球轉播女性記者的性別歧視言論,讓他丟掉了工作。示意圖,與本文當事人無關。 圖/美聯社

「是美式足球場邊記者,還是AVN年度大獎主持人呢?」59歲的芝加哥運動廣播電台主持人丹.麥克尼爾(Dan McNeil)這兩句推文,讓他很快就丟掉了工作。

這週職業美式足球正式開季,也是ESPN記者瑪麗亞(Maria Taylor)首度跨入足球轉播。瑪麗亞曾是大學雙棲運動明星,有豐富採訪經驗,不過丹.麥克尼爾顯然對她的露肩上衣比較有興趣,並且迫不及待在推特分享自己寶貴的想法。

如果你不知道AVN是什麼,應該算是件好事。它是成人影業聯盟,每年都會在賭城拉斯維加斯舉辦會員大會,並且進行堪稱「成人電影奧斯卡」的年度大獎頒獎典禮。十幾年前這個活動跟CES(全美最大的年度消費性電子展)在同時間舉行,對特定族群應該可以算是黃金週吧,不過後來兩項活動規模持續成長,連拉斯維加斯都無法負荷,現在已經錯開了。

丹.麥克尼爾說瑪麗亞穿得像成人電影奧斯卡主持人,雖然半小時就馬上刪除推文,還是不能平息已經被引發的怒火。隔天廣播電台道歉並宣布將他革職,而瑪麗亞本人也親自回應:

親愛的丹尼,如果你要繼續用性別歧視言論說我,請你把你的沙文主義帶到我的節目現場當面講吧。嘿,女生們,別忘了妳有權穿任何給妳自信的服裝!

曾經被擋在運動報導門外的女性

在運動場上,女性記者曾經一直是受壓迫對象。1977年《運動畫刊》記者瑪莉莎(Melissa Ludtke)終於獲得洋基隊批准,獲得跟男性記者一樣進入球員休息室採訪的權利。洋基後來打進總冠軍賽,對手洛杉磯道奇開放球員投票也得到相同的結果,讓瑪莉莎可以繼續工作。沒想到,總冠軍賽打到一半,當時大聯盟主席庫恩(Bowie Kuhn)竟然強行介入,用一紙禁令限制瑪莉莎採訪,宣告沒有任何女性記者可以進入球員休息室。

「職業棒球在運動界有最高的道德標準與良知!應該要以嚴格標準規範在大聯盟相關人員的行為與態度!因為他們都是無數孩童的模範!」庫恩隔年在法庭上用夢囈一般的言詞辯護自己的決定──1977年總冠軍賽事件發生後,《運動畫刊》幫瑪莉莎興訟,結果獲得勝利,是平權史上重要里程碑。

瑪莉莎不是唯一受壓迫的對象,1972年《國家觀察週刊》的黛安娜(Diane K. Shah)雖然拿到紅襪隊採訪許可,可是不用說球員休息室,球隊要她連記者休息室都不准進去,唯一例外是上廁所。她在回憶錄裡提到當她終於可以訪問球員時,球隊公關經理說「妳看妳做的好事,明天就會有50個女人跑到這裡說自己是記者了!」「妳這樣的人就是要破壞美國的家庭價值!」

幾個月前在公共廣播電台專訪裡,黛安娜打趣說如果公關經理說的是對的,那會是她一輩子最嚴重的挫敗,因為很顯然地,所謂的家庭價值並沒有就此崩解。

女性新聞工作者從70年代開始一路披荊斬棘,原本關緊的窄門才慢慢開啟。她們的障礙是球隊、聯盟、雇主、同業、選手、球迷,當然還包括自己的家庭。在同樣有職業運動的亞洲國家,昔日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相對起來,現在已經有女性教練、訓練師,還有球團經理,進步真是條艱辛的漫漫長路。洛杉磯道奇隊前陣子整修球員休息區,還特別設計女性專區,替未來更多女性隊員、職員預做準備。

然而,還是有瑪麗亞前幾天的遭遇,提醒大家性別歧視無所不在。這樣的問題並不是一兩個「壞人」造成的,而是整個大環境的影響。記者茱莉(Julie DiCaro)曾經跟丹.麥克尼爾在同一間廣播公司工作,事件發生後,她用一篇長文描述過去的經驗,指出在那個幾乎沒有女性的職場裡,性別歧視是工作日常,光是在推特平台,公司同事就有好幾次對女性的言論挑釁。

幾週前有人說「拜登不過是雞雞比較小的希拉蕊」,幾年前也有兩位同事公開用推文討論同業的胸部。雖然女性在運動媒體比例逐漸正常化,不知道為什麼,運動廣播仍然是以男性為主的工作。

在那個幾乎沒有女性的職場裡,性別歧視是工作日常。示意圖。 圖/美聯社
在那個幾乎沒有女性的職場裡,性別歧視是工作日常。示意圖。 圖/美聯社

「不方便」不能拿來當作性別歧視的藉口

跟所有平權運動一樣,性別正義不是有終點線的運動,而是與時俱進的目標。有些玩笑在過去可以開,今天已經變得不恰當;有些習慣在過去看似合理,現在卻會造成傷害。

然而,當一個工作環境缺乏族群多樣性,就會越來越與時代標準脫節。瑪莉莎在紅襪遇到的那位公關經理比爾(Bill Crowley)曾是二次世界大戰空戰英雄,還是經濟學家;丹.麥克尼爾有個自閉症的兒子,自己也長期跟憂鬱症奮戰,換句話說,歧視言論並不一定來自於壞人,可是在落後環境工作就像在封閉部落生活,倘若不能夠改變現況,就很可能被現況改變。

42年前的9月25日,法院宣告大聯盟性別限制違法,正式交還女性在這份工作應有的權利,在辯論過程裡,法官問辯方為什麼堅持女性記者不能進休息區,如果主要原因是擔心球員赤身露體,為什麼不就遮條毛巾呢?面對質疑,大聯盟律師只說那不是大家習慣的事情。

在判決書上,法官留下幾句讓人深省的話:

不習慣,不是用來違反憲法平權的藉口,不方便,也不能當作性別歧視的理由。

(※ 作者:方祖涵,Purdue大學企管碩士,專長於統計、財務、趨勢預測和市場分析,現在是行銷公司分析部門資深暨行政副總裁,同時在Bravo FM91.3頻道,主持每周四晚上10點「方祖涵的運動筆記」。本文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原標題為〈性別歧視,是越來越無趣的玩笑〉。)

跟所有平權運動一樣,性別正義不是有終點線的運動,而是與時俱進的目標。 圖/美聯社
跟所有平權運動一樣,性別正義不是有終點線的運動,而是與時俱進的目標。 圖/美聯社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獨立評論》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