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地下書街的下一步?看東京的神保町古書街 | 邱秉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中山地下書街的下一步?看東京的神保町古書街

神保町古書街每年秋天舉行神田舊書節,吸引眾多愛書人前來朝聖。 圖/神田古本まつり
神保町古書街每年秋天舉行神田舊書節,吸引眾多愛書人前來朝聖。 圖/神田古本まつり

應促使人們親近書店以鼓勵閱讀與購買紙本書。政府可將書市視為公共設施,以低廉租金招攬獨立書店。台北的中山地下書街需增加消費人潮,日本神保町古書街業者各具專業特色,透過產業組織協力合作,台北除可學習外,也應讓書街走向複合式經營。

台灣的出版產業,根據文化部《2015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從上游到下游大致由作者、出版商及書店三者構成。這樣的出版產業,企業家數持續每年下滑,從2009年到2014年,平均每年減少140家。而整個產業的營業額從2010年開始便停止成長,僅能持平,2012年以後,更開始每年衰退。

其中有著傳統出版衰退、數位出版成長的趨勢,這直接反映在書店的營業額上。「書籍與雜誌零售」次產業的營業額,在2011年達到高峰後,即以每年約2-3%的速度萎縮,2014年的數據為台幣231億元。

對照台灣的總人口數,我們大概可以說,每人平均一年約花台幣1,000元買書,以現今的書價而言,約為一年買3本書。

民眾購書意願降低,除因經濟狀況不佳、薪資成長停滯外,更可能因為人們於一天當中,以電子產品接收資訊的時間越來越多,閱讀傳統紙本的習慣便隨之弱化,從而更少買書了。

人們以電子產品接收資訊的時間越多,閱讀傳統紙本習慣便隨之弱化,從而更少買書了。 圖/聯合報系
人們以電子產品接收資訊的時間越多,閱讀傳統紙本習慣便隨之弱化,從而更少買書了。 圖/聯合報系

▎實體書店走向複合經營模式 可設公營書市招租獨立書店

如同文化部2015臺灣文創年報所指出的,傳統實體書店為維持消費者來店數與拓展收入來源,已逐漸朝向複合經營模式的趨勢發展。

許多書店除了書籍販售外,亦提供咖啡輕食、文創商品體驗與販售、場地租借等非傳統書店經營業務,並輔以舉辦讀書會、朗誦會與藝文展演等教育娛樂活動,以藝文生活空間的打造,創造人與書相遇的機會。

根據文化部另一份針對2013年與2014年的調查,也就是《102年暨103年臺灣出版產業調查報告》,全國約有23%的書店這樣做,並且也有20%的書店表示這樣做的確能帶動買氣,也就是說,只要做了,幾乎全都有效。

畢竟,如要鼓勵傳統紙本書的閱讀習慣與購買行為,使其在數位時代中站穩腳步、不致被淘汰,則維持並促進人們與書店的親近關係,應是業者乃至於政府該努力的方向。

銷售書籍的利潤並不高,因此一旦民眾購書意願降低,作為固定成本的「店租」,便越來越成為書店經營者的一大負擔。

台北於2006年起開始營運的「中山地下書街」,以每坪每月台幣877元的優惠租金,公開招標,限「書店、出版業、文創產業」進駐。

我們有無可能將中山地下書街模式向外複製?也就是說,為鼓勵民眾購書,政府可將「書市」視為一種公共設施來規劃,與公園、圖書館、運動中心一樣,在人口密集的地區,運用公有土地及建物,打造公營的書店聚落;而既然是公營的,租金便需低廉,亦應優先鼓勵資本尚不雄厚、但又具特色的小規模業者進駐──也就是獨立書店。

但,在複製中山地下書街模式前,且讓我們看看:中山地下書街是否仍有尚待改進之處?

為鼓勵民眾購書,政府可設立公營書市,優先鼓勵特色獨立書店進駐。 圖/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為鼓勵民眾購書,政府可設立公營書市,優先鼓勵特色獨立書店進駐。 圖/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既無財務自足 又有店位空置 異業進駐可帶給中山地下書街更多人潮

中山地下書街位於捷運中山站至捷運雙連站之間,全長815公尺,可容納46間店鋪,現有35家店營運中,另有11間店位空置。

目前,中山地下書街每家店的營收年成長率,雖平均可達10%,但因租金低廉,對於台北市政府所委託的營運單位台北捷運公司來說,卻是年年虧損:2014年虧損台幣300萬元,2015年虧損100萬元。相較之下,同為北捷經營的東區地下街,因租金較高(最貴的店位之每坪租金可達中山地下書街的10倍),得以每年產生3,000萬元的盈餘。

這也就是為什麼2017年3月31日合約到期、要再次公開招標前,北市府考慮引進百貨業與餐飲業進入中山地下書街,以活化閒置的店面。

只是,市府這樣的想法,配合著市長柯文哲「捷運最大商業化」的宣示,被曲解為「地下書街即將熄燈」、「書街要變成美食街」,於是引發了市議員與書店業者的擔憂與撻伐。

北市府再次重申,現有供書店經營的店位仍會保留(市議員要求80%作為書店),只會用空置店位來引入新業種。

若撇開「柯市府為賺錢而消滅文化」這種過度簡化的批評論調,從空間者的角度來看,現狀下的中山地下書街,既不能財務自足,又有1/4的店位空置浪費問題,要引進更能帶來人潮的業種,便是合情合理之事。而若能引來更多人潮,對書店業者而言不也是美事一樁?

而目前的中山地下書街,除以低價促銷、打價格戰外,有無採取任何其他方式增加消費者來店數?若無,則整個中山地下書街,在保留「書」的文化事業聚落意象前提下,以閒置空間的再利用,促成整條地下街從純粹的書籍展售轉為複合經營模式,就能有助於增加消費人潮,業者與民代又何必反對?

中山地下書街重新公開招標後,能否迎來更繁華的明天?我們可以借鏡東京著名的舊書街「神保町古書街」,看該地區的書店業者如何在各自有專業特色,又能以產業組織協力合作之下,發展出今日的榮景。

中山地下書街目前除低價促銷、打價格戰,有無其他方式增加人潮? 圖/台北捷運地下書街
中山地下書街目前除低價促銷、打價格戰,有無其他方式增加人潮? 圖/台北捷運地下書街

▎神保町古書街業者各具專業特色 透過產業組織協力合作

位於日本東京神田地區的「神保町古書街」,是日本乃至於全世界最大的舊書店街,約有200家書店,其中有140家左右是舊書店,約占東京所有舊書店的三分之一。

神保町古書街係因1880年代附近地區陸續設立多間法律學校(即明治大學、中央大學、日本大學與專修大學的前身)而興起,剛開始以法律書店為主,後來隨著各大學科系的多樣化,也出現了許多專門書店,在文學、哲學、社會科學、戲劇、自然科學、西洋書籍及文庫本方面,均各有擅場。

整個神保町古書街及周邊地區,除了大學多、書店多之外,也是出版社與咖啡店的聚集地,尤其有著許多位置隱蔽、適合沉思閱讀的特色咖啡店。

1916年成立的東京舊書公會(東京都古書籍商業協同組合)就設於神保町古書街,主要工作包括了舊書產業的經營操作、「東京舊書會館(東京古書会館)」的管理維護,以及舊書產業形象提升活動的策劃舉辦。東京舊書會館每天都有不同的販售會,除了賣舊書,也賣舊地圖、作家手稿等物;而有些販售會,更只是書店業者彼此之間的競標會,讓多餘的庫存書、或不符書店專業經營方向的書籍能在同業之間流通。東京舊書公會也建置了號稱日本最強的舊書資料庫,內含600萬筆資料可供買家上網檢索。

在東京舊書公會之下,位於神保町古書街的店家也組成了神田舊書店聯盟(神田古書店連盟),除建置網路資料庫,供買家檢索神保町販賣的新舊書刊外,於每年秋天十月底至十一月初舉行的「神田舊書節(神田古本まつり)」,更是當地最重要的年度盛事,吸引了日本海內外眾多的愛書人前來朝聖。

神田舊書節的活動內容,包括各家書店於店前擺出書攤形成的露天書市,在東京舊書會館中由多家書店聯合舉行的舊書折扣特賣會(即売展)、以及慈善拍賣會。至於一年之中的其他時間,當然也有較小型的類似活動。

神保町古書街許多書店都採專業特色經營,挑擅長的書籍類別來賣。 圖/神田古本まつり
神保町古書街許多書店都採專業特色經營,挑擅長的書籍類別來賣。 圖/神田古本まつり

▎中山地下書街店家應有專業特色 可設商圈合作組織 打造複合式文化街

東京的神保町古書街,其成功有賴於各店家的專業特色,以及產業組織、產業會館與年度節慶對地區業者整體發展的助益。

首先,神保町古書街的許多書店,都採專業特色經營,挑自己擅長收集的書籍類別來賣,因此,大部分的買家,皆事先想定目標書籍的類別,才前往神保町合適的店家尋書。網路時代來臨後,許多店家也推出線上搜尋與訂購的服務。東京舊書公會與神田舊書店聯盟各自建置的大型檢索資料庫,自然更促進了買家與書店媒合的便利度。

再者,東京舊書公會於東京舊書會館舉行的同業庫存競標會,則有助於商品流通至更易售出之場所,提升銷貨效率,避免單一店家為出清庫存而低價促銷、拉低市場行情。

至於神田舊書店聯盟舉辦的神田舊書節與其他大大小小的活動,既在短期內帶來了人潮,長期而言更強化了神保町「書街」的品牌形象。日本政府環境部(環境省)即於2001年將神保町古書街選為全國代表百景(かおり風景100選)之一。

中山地下書街的「書街」印象既已定型,接下來要做的,應是好好檢討目前的經營模式:

  1. 實體書店要怎麼跟網路書店對抗?實體書店若總是大打低價折扣戰、又將各類書籍依出版社排列,終究沒辦法與無店租壓力、尋書易檢索的網路書店競爭。下一批的中山地下書街實體書店,無論是原有店家或新進店家,都應一家一家開出自己的專業特色,走類別少而精深的路線,而非類別多而廣淺,同時必須要讓特定類別書籍的尋書者感到非得親來一趟不可,因為關於某專業領域的書網路上遍尋不著,而在此有機會找到。
  2. 新一批的中山地下書街實體書店,應組成商圈合作組織,做幾件事:(1)確立同業庫存流通機制;(2)建置單一入口網站(而非現在的臉書專頁),內含書籍檢索資料庫;(3)舉辦定期慶典活動,例如主題式書展、慈善義賣、聯合折扣特賣會(而非各自進行低價促銷)。
  3. 整個中山地下書街,需走向複合式經營,既然還有閒置店面,就表示可再容納活動展演場地、咖啡輕食空間,甚至是唱片行、體驗工坊、設計師工作室等。總之,在文化街的主調下,積極思考能帶來更多人潮的方式。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