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文系/學測門檻高,學習歷程檔案白忙一場?高中升學自律是關鍵
今年是新課綱考招改變的第二年,雖然相較去年試題難度回穩,數學等考科不再過於刁鑽,上次高分低就、申請入學混亂的情況或能稍有改善。但整體而言學測目前的「素養導向」,仍舊讓題目有一定的困難度,甚至一次定生死,取消分科測驗(以往的指考)的國文科,難度還是有分科測驗化、題目偏複雜靈活的現象。
如果在作為「學力基本測驗」的學測,試題難度還是偏高,又必須得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情況下,學生高中三年究竟是要以考科為重,爭取進入面試門檻的機會,還是要以豐富學習歷程檔案作為申請大學的主力呢?
矛盾又可能用不到的學習歷程檔案
學習歷程檔案是現在高中生就學期間選修課的成果展現,取代以往入學申請一部分的備審資料。在學測成績達標後,大學教授會依照學生選修課的最終成果,審視學生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他的興趣、能力與特質是否符合個別科系的要求。
由於學習歷程檔案必須要在學期間上傳認證,不能事後補做,試想如果今天段考、模擬考、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截止日都在差不多的時間,你要優先以哪個為重?怎麼樣安排自己的時間才不會顧此失彼?這是新課綱下高中生面臨的新難題。
學習歷程檔案確實是一個好的、理想的方向,意圖讓學生脫離升學主義下只會考試的窠臼,也能讓及早發現自己興趣與能力的孩子有一展長才的空間。然而高中三年頗費時間與心力製作的檔案,卻還是建立在考試成績必須達到門檻的前提,這些努力製作的成果才能被教授看見。
如果這個作為學力基本測驗的學測,難度還是偏高,會讓人產生與學習歷程檔案初衷相互矛盾的疑慮——期望看見學生從高中開始探索、累積自己的能力與興趣,但到頭來還是得先有一個高分的考試成績。這甚至讓有些學生小小「後悔」,似乎太認真做學習歷程檔案了,應該再多花一點時間讀書、準備考試,因為不僅分科測驗用不到,學測成績沒過門檻就會成為一場空。
更何況,現在分科測驗取消國、英兩科,變成學測時主科成績不理想,分科測驗也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這使得學生面對考試時,似乎有更焦慮、在意成績的傾向,與原本鬆綁過於注重成績的目標有點適得其反。
雖然目前台灣的教育環境有點難以做到,但也許可以思考的是,如果接受一個人的能力並非僅止於考試成績,那麼學力「基本」測驗的難度,是否就回歸門檻,讓考試以外的學習歷程檔案,成為申請入學的主軸。
高中三年「自律」是關鍵
現今高中課程加入了學習歷程檔案、自主學習計畫,確實讓學生多了很多探索與發揮興趣的自由空間,但反過來說卻更仰賴學生個人的自律。原本「有課本的」、比較接近考試內容的課堂時間減少,多了選修課、探究與實作、自主學習計畫等課程;早自習現在也不能考試、不強迫到校,少了以往導師、老師緊盯學生的管道。
學生更自由地學習的反面,就是如果沒有規劃好自己的時間分配,也沒有學習的動力,會變成既沒有發展自己的興趣,考科上的掌握也不足。以自主計畫課程來說,大約是每週有二至三節的自習課,供學生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方式,然後使用校內資源、自行尋找老師指導,完成一個學習的成果。學生如果無所適從,可能就會拿來睡覺、打牌、玩手機。
以長大成人的後見之明角度來看,新課綱的設立讓高中生活似乎可以很自由、很美好,是個如同大學般,有許多自我發展的時刻。但教學現場的困難是,我們如何教會學生自律?在整體社會還是講究學歷、功利導向的氛圍,且學測還是要考頗有難度的測驗下,我們如何讓學生安心、願意發展自己的興趣?
就目前聽聞的狀況是,學生的表現可能有M型化的趨勢。越自律、志向與興趣越早確立的學生,因為學習的彈性變大了,表現的多元性、能力確實會更突出;反之因為學校老師能像以往拉住學生的施力點變少,無所適從的人更容易混過三年。
學生要成為自己課程的規劃者
新課綱的用意確實是要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沒錯,所以家庭、學校資源較豐富的學生,容易有更多的時間、空間與資源讓他發揮;有了資源、有了興趣,學習過程就容易顯得「自律」。
這裡先撇開地區學校與教育體制如何提供學生不同的資源、激起學生的興趣等更大的議題不談,就一般處境的學生來說,我們也許可以先參考學校提供的課程,主動安排自己高中兩年到三年的課程做起。
學生可以先設想可能有興趣的大學與科系,接著思考這些領域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教授需要什麼樣特質的學生,然後從學校的選修課中,挑選相符合的課程,預先在高一、高二規劃好三年自己的課程地圖。這樣一來有了目標,也遑論「自律」,因為這些課程的內容就成為自己試探興趣的必經之路。
如果學校的選修課並沒有提供你足夠的內容,就可以試著從自主學習計畫裡補足。然而也不用擔心做了這個、修了那個課會有浪費沒用的嫌疑。就算最後沒發現興趣與能力,至少多知道了一個自己不擅長的項目。這就是學習的軌跡,過程的反思與體悟為何沒興趣或能力的不足,也是可以呈現給大學教授的一環。
高中生活在這樣的狀況下確實會有點像是大學,學校變成輔助的角色,學生則是成為規劃自己課程藍圖的參與者,不再是被動的接收「正課」內容。
而且理想上從選修課、自主學習計畫訓練到的各式「素養」能力,是可以結合考科知識,應用在所謂的素養考題上。以國文科來說,這次的考題白話文與閱讀偏複雜,也講究古今文白對讀的應用,如果在選修課、整理學習歷程檔案時有訓練到類似的能力,面對考試時就會比較輕鬆。儘管升學制度短時間內無法有太大變動,但至少目前就學的學生可以先從成為規劃自己高中生活的參與者做起。
- 文:歪文系,為關注文學、文化,以及體制內教學與寫作教育的專頁,希望撐開文學與教學的想像,走進大眾的生活裡。本文作者為張國勳,曾半隻腳踏入教育體系,現政大台文所碩士班就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