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也是製造謬誤資訊的溫床?新聞如何強化我們的偏見 | 鳴人選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CNN也是製造謬誤資訊的溫床?新聞如何強化我們的偏見

CNN的大樓牆。 圖/美聯社
CNN的大樓牆。 圖/美聯社

美國第一家24小時新聞不間斷的新聞電視臺,是由有線電視大亨泰德.透納在1980年6月1日上線。第一天廣播的開頭畫面,是透納站在講臺上,對CNN位於亞特蘭大市新總部外頭的大批人群說話。

透納說:「各位大概已經注意到,我們前面升起了三面旗幟。第一面是喬治亞州旗,第二面當然是美國國旗,這象徵我們這個國家,以及我們打算如何透過有線電視新聞網來侍奉這個國家。另一頭是聯合國旗幟,因為我們希望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國際報導和深入報導,能讓人們更瞭解不同國家的民眾如何生活、一起工作,也許這能讓我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建立兄弟之情、善意、友誼與和平。」

透納說話的同時,CNN開始報導新聞,第一批故事是關於有人在印第安納州試圖暗殺一位黑人民運領袖,以及康乃狄克州發生了大規模槍擊案。CNN最早那一小時的新聞,看起來很過時,主播們身穿寬領西裝,坐在看來廉價的主播室裡,但內容聽起來很像我們今天在星期日午後會聽到的CNN報導。

主播報導一連串的突發新聞,像是火災、槍擊案,以及飛機緊急迫降。就算在最初的那一小時,你也能聽見新聞的節奏和無盡的脈動。此外,和今日大多數的新聞臺一樣,1980年的有線電視攝影棚也沒有窗戶,賭場也是因為同樣的理由而沒有窗戶。

這年頭,主播在說話的時候,背景通常會有很明亮的藍光。你看不出來室外是白天還是晚上,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新聞會繼續播下去。新聞時時刻刻都在直播,這讓人感覺新聞幾乎就像活生生的東西。

當然,我們很難說CNN有讓全世界建立起兄弟之情和善意。泰德.透納那種資本主義式的理想主義在某方面讓人想吐,我們竟然自以為能在改善這個世界的同時讓某個人賺進數十億美金。但我確實認為CNN提供了某種服務。

有線電視大亨泰德.透納,世界第一個電視新聞頻道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創辦者。 圖/美聯社
有線電視大亨泰德.透納,世界第一個電視新聞頻道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創辦者。 圖/美聯社

CNN的新聞選擇

CNN算是有做些調查報導,這能揭露原本被隱藏的腐敗貪汙和不公不義。此外,CNN確實報導新聞,至少在狹義上是這樣沒錯;如果今天發生了某個事件,它充滿戲劇性,或令人害怕,或規模重大,而且如果是發生在美國或歐洲,那你大概會在CNN上得知此事。

但是「新聞」(news)這個字也揭露了本身一個祕密:新聞報導的未必是值得你注意或重要的事,而是「新」(new)事。人類生活中有許多變化不是來自事件,而是來自過程,但大多數的過程不會被當成新聞。我們很少在CNN上看到關於氣候變遷的報導,除非發佈了什麼相關的新報告;CNN也很少定期報導其他持續發生的災難,例如兒童死亡率或貧窮。

2017年一篇研究指出,百分之七十四的美國人相信全球兒童死亡率在這二十年間維持不變或惡化;但事實是,全球兒童死亡率從1990年至今下降了將近百分之六十,是人類歷史上在任何三十年間最大的降幅。(2020年的少數好消息之一,是全球兒童死亡率仍在持續下降,但整體數字還是太高。出生於西非獅子山共和國的孩子,在活到五歲前的死亡率比瑞典的孩子高十二倍,而且正如喬伊亞‧穆克吉醫師在《提供全球健康服務》一書中指出的:「這種預期壽命的差異不是因為基因、生理因素或文化。健康方面的不平等,是因為貧窮、種族歧視、缺乏醫療照顧,以及其他會影響健康的社會因素」。)

但你如果只看CNN,就可能不會知道這個事實。你可能也不會知道,在2020年,全球戰爭相關死亡率幾乎是這幾百年的最低點。

圖為CNN電視牆。 圖/美聯社
圖為CNN電視牆。 圖/美聯社

就算一篇新聞獲得飽和式報導——例如CNN從2020年3月開始不斷報導全球疾病大流行──但CNN通常喜歡報導以「事件」為主而非「過程」為主的故事。「嚴峻里程碑」(grim milestone)一詞被不斷重複,我們得知美國境內死於COVID-19的人數是十萬人,然後是二十萬人,再來是五十萬人。但在缺乏來龍去脈的情況下,這些數字究竟代表著什麼?不斷重複「嚴峻里程碑」一詞,卻不提供任何歷史參照點,這反而會產生一種距離感,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而如果提供來龍去脈,我們就能看懂這種里程碑多麼嚴峻。例如,新聞工作者可以說明,美國人在2020年的平均預期壽命下降許多,上一次出現這種下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因為總是有新的新聞要報,所以我們很少得到所需要的「背景資料」,但這些資料才能讓我們明白某個新聞為何正在發生。我們得知醫院為了照顧Covid-19重症患者而加護病房人滿為患,但我們不知道美國在這幾十年間做了一系列抉擇,結果美國的醫療系統對「效率」的重視高過「病床數」。缺乏來龍去脈的大批資訊很容易也很快變成誤導。一百五十多年前,美國幽默作家喬許‧比林斯寫道:「我真的認為『一無所知』好過『知道錯誤訊息』。」

我覺得這就是追根究柢的問題,而有這種問題的不只是CNN和其他有線電視新聞臺,而是現在的整體資訊流,結果我常常因此得知錯誤訊息。

CNN中控室。 圖/美聯社
CNN中控室。 圖/美聯社

自以為是的解讀

美國在2003年進攻伊拉克的時候,我們當時住在那間公寓。哈桑是在科威特長大,他有些家人當時住在伊拉克。開戰後的幾星期間,他沒有收到他們的消息。他後來終於得知他們平安,但在取得消息前的時光令他害怕,他採取的應對措施就是幾乎隨時盯著有線電視新聞。因為我們只有一臺電視,也因為我們總是形影不離,所以我們也跟著看了一大堆有線電視新聞。

電視臺雖然二十四小時都報導戰爭相關新聞,卻很少提到背景資訊。例如,相關新聞有花不少時間討論伊拉克的什葉派回教徒和遜尼派回教徒之間的關係,卻從不說明這兩派在神學觀上的差異,沒提過伊拉克的歷史,也不討論「阿拉伯復興運動」這種政治思想。當時有太多新聞要報,有一大堆「突發新聞」,所以永遠沒時間說明來龍去脈。

某天晚上,美國率領的聯軍進入巴格達後,我們都坐在沙發上一起看新聞。螢幕上是那座城市裡直播而來的畫面,在我們的注視下,攝影師把鏡頭對準一棟房屋,其中一面牆破了一個大洞,用三夾板大略覆蓋。三夾板上有一排用黑色噴漆寫下的阿拉伯語塗鴉,新聞主播說這條街上充滿憤怒和仇恨。哈桑不禁發笑。

我問他什麼事情很好笑,他說:「塗鴉。」
我問:「為什麼好笑?」
哈桑答覆:「上頭寫著:『雖然現在是這種情況,但我還是跟您說聲生日快樂,先生。』」

新聞傳遞了什麼?

新聞每分鐘都在演變,所以我們很難理解「雖然現在是這種情況,但我還是跟您說聲生日快樂,先生」這種可能性。我把自己的期望和恐懼投射在我遇到的所有人事物上。我相信自己相信的事情一定是事實,因為我就是如此相信。我想像那些感覺離我很遠的人生都是一個模樣。我過度簡化了很多事情,我忘了每個人都有生日。

好的新聞工作者會努力糾正這些偏見,協助我們更瞭解這個宇宙,也瞭解我們在這個宇宙中扮演的角色。然而,我們明明看不懂那塊三夾板上寫了什麼,卻自以為知道寫了什麼,我們這麼做就是在散播無知和歧視心態,而不是透納承諾要做到的和平與友誼。

我給CNN有線電視新聞網兩顆星。

※ 本文摘自《人類事評論:漫談這顆以人類為主的星球》之〈CNN有線電視新聞網〉,尖端出版授權刊登。

1994年,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參觀了位於亞特蘭大CNN中心的CNN國際新工作室。 圖/美聯社
1994年,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參觀了位於亞特蘭大CNN中心的CNN國際新工作室。 圖/美聯社


人類事評論:漫談這顆以人類為主的星球
作者:約翰.葛林(John Green)
譯者:甘鎮瓏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03

《人類事評論》書封。 圖/尖端出版提供
《人類事評論》書封。 圖/尖端出版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