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台軍售自走砲案喊停:國軍替代方案能有效強化防禦力嗎?
美國政府日前正式通知我國,因生產線吃緊的關係,無法按期程交付台灣所訂購的M109A6自走砲,將中止這項軍售案,讓國軍的砲兵改革計畫受阻。也引發美國是否已經改變對台軍售政策,不願意提供載台式武器系統的疑慮。
國防部對此透露,美方承諾將提供M142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系統,作為無法出售M109A6的替代方案。不過國內的軍事專家認為,海馬斯雖然是一款威力強大的武器,但無法取代M109A6,國軍採購M109A6是想改善砲兵部隊的自動化接戰能力,這是海馬斯所辦不到的。
美國喊停M109A6軍售案,背後真正的原因為何,外界不得而知,但以海馬斯來取代M109A6,對強化台灣的防禦能力是否有助益,的確有質疑空間。因為台灣之前才採購了11套的海馬斯,再增購雖然能進一步加強反登陸火力,不過陸軍除了已採購的海馬斯以外,還有自製的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採購更多的海馬斯恐怕有重複投資之嫌。
不過,美國明知M109A6對我國提升砲兵部隊作戰能力的重要性,卻仍然做出這樣的決定,或許除了產能不足的原因外,美軍本身作戰思維的改變,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因素。
美國正在改變作戰思維
美國海軍陸戰隊之前頗具爭議的改革計畫,除了大幅裁撤主力戰車外,就是將原有的21個野戰砲兵連,精簡到剩下五個,裁撤高達16個野戰砲兵連。這些釋放出來的人力,多數會改編成火箭砲兵連,美國海軍陸戰隊已決定採購更多的海馬斯,使原有的七個火箭砲兵連增加到21個。
未來這些火箭砲兵連除了配備海馬斯以外,還將接收由海軍打擊飛彈(Naval Strike Missile, NSM)發展而來的「海軍陸戰隊遠征船艦阻絕系統」(Navy Marine Expeditionary Ship Interdiction System, NMESIS),具備反艦能力。這說明了由射程更遠的多管火箭與飛彈來取代傳統砲兵,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新方向。
美國海軍陸戰隊會有這樣的轉變,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傳統砲兵的功能正被許多新型武器所取代,介於短程迫擊砲與長程火箭砲之間的作戰範圍,已被無人機與武裝攻擊直升機所填補。特別是由無人機所延伸發展出來的繞行式械彈系統(Loitering munition system),集偵察與打擊的能力於一體,在戰場上極受青睞,也比傳統砲兵部隊節省更多的人力。如這一次美國援助烏克蘭的彈簧刀無人機(Switchblade),就屬於繞行式械彈系統,只需要兩至三個步兵就能進行操作,在機動性與時效性方面,都遠勝於傳統砲兵。
其次,是美國的戰略重心已經轉移到印太地區,美國海軍陸戰隊更把西太平洋視為未來的主戰場,在作戰概念與部隊編制上,都進行大幅改革以適應這樣的任務轉變。在小型島嶼上,傳統野戰砲兵較難發揮所長,大型火砲系統要運送上岸,也要花費許多力氣,遠不如搭載在兩棲突擊艦或船塢登陸艦上的武裝攻擊直升機實用。
特別是海馬斯除了能發射陸軍戰術飛彈(ATACMS)以打擊遠方目標,美國海軍陸戰隊也正在測試,讓海馬斯能發射反艦飛彈,使原本的野戰砲兵轉變成多用途打擊兵力,更符合作戰所需。
美國海軍陸戰隊認為傳統砲兵在西太平洋的作戰環境中派不上用場,這其實也反應出台灣的砲兵部隊為什麼長期不受重視。很現實的理由是海島防禦以海空作戰為優先,台灣長期將國防重點放在建設海軍與空軍,陸軍所能分配到的資源相對稀少。
陸軍過去十幾年來最積極發展的重點,也是武裝攻擊直升機、反裝甲武器與主力戰車,唯一投資在砲兵部隊身上的,是研發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來取代老舊的工蜂6型多管火箭系統。導致砲兵部隊的火砲老舊,射擊指揮管制系統更是遠遠落後。
只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作戰思維的改變,台灣是否能直接套用,恐怕會有許多不同看法,國軍長期忽視砲兵部隊的發展,也不是合理的狀況。畢竟台灣本島算是西太平洋上比較大型的島嶼,西部平原地區雖然不算太開闊,但也不像小型島嶼那麼狹小,會讓砲兵難以發揮。
同時無人機與武裝攻擊直升機的操作成本相對昂貴,傳統砲兵的射擊成本則低廉許多,台灣較負擔的起。特別是在缺乏空優的情況,地面砲兵也能支援前線作戰,不像無人機與武裝攻擊直升機容易受到壓制,成為敵方戰機的獵殺目標。
採購案破局——砲兵部隊改革再思考
平心而論,陸軍想採購M109A6來改善砲兵部隊的作戰能力,是想抄捷徑來解決問題,打算利用M109A6的數位化指揮管制能力,帶領舊型火砲射擊。但這樣的方式是否有辦法解決砲兵部隊的問題,其實一直有爭議。
因美方必需重開生產線,導致單價暴漲,再加上國內預算排擠,讓採購數量驟減到40輛,更讓這個計畫受到各方質疑。如今M109A6採購案已經破局,或許陸軍可以重新思考一下,未來全面改革砲兵部隊的方案,是不是只有採購昂貴的M109A6才是唯一的解方。
事實上,在採購M109A6的計畫定案前,有許多人建議可以考慮M777A1拖曳式榴砲。這款火砲的口徑一樣是155公厘,除了缺少裝甲保護,機動性略遜一籌外,許多性能不比M109A6差,還具備輕量化設計,且價格相對便宜,能最大程度汰換陸軍現役的笨重拖曳式火砲。也可採購升級M109A5+的套件,將目前的M109A2與M109A5升級到性能接近M109A6的M109A5+,價格也比購買全新的M109A6還要便宜。甚至可以爭取引進翻修過的二手M109A6,這些方案雖然都不算完美,但至少能稍解燃眉之急。
除此之外,輪型自走砲近年來的發展也很快速。這種採用戰術卡車或輪型裝甲車為載具的火砲,擁有履帶型自走砲的機動性,價格通常介於拖曳式火砲與履帶型自走砲之間,雖然防護力比不上擁有全封閉式裝甲的履帶型自走砲,但價格的優勢受到很多國家青睞。
如日本陸上自衛隊的19式輪型自走砲近期才剛剛服役,中國東部戰區的73集團軍則接收了新型的PCL181輪型自走砲。台灣的中科院也曾展出過自行設計的輪型自走砲,雖然距離國外的成熟產品,還有一段距離,但值得陸軍進一步考慮與投資。
國軍應盡速評估砲兵部隊編制與需求
冷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台灣陸軍砲兵部隊的窘境,並非短期所造成,這是長期的內外因素所致。
國軍在全力補強砲兵部隊所需的裝備外,也應該參考國外的例子,評估目前砲兵部隊的規模編制是否符合作戰需求,並籌獲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砲兵的新型武器。如支持中科院全力研發類似繞行式械彈系統的火紅雀無人機,或儘快解決將120公厘迫擊砲安裝在雲豹輪型裝甲車上的問題,以有效支援聯兵營作戰。
如果國造武器的性能真的不符合陸軍需求,就儘速展開外購的規劃,繼續原地踏步,無疑是最糟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