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後備部隊應該「打掉重練」?談現前後備戰力的改革可能 | 全球防衛雜誌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台灣後備部隊應該「打掉重練」?談現前後備戰力的改革可能

圖為漢光演習,由教召員在苗栗後龍海灘,模擬共軍搶灘登陸,國軍殲擊後奪回陣地情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為漢光演習,由教召員在苗栗後龍海灘,模擬共軍搶灘登陸,國軍殲擊後奪回陣地情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經過兩年的病毒侵襲,台灣目前的現況或許可以讓我們預想一下,假若不幸,兩岸發生軍事衝突,那麼開戰後的台灣社會將會是如何?這一點我們不得不嚴肅思考。

最理想的狀況是,有秩序地遵循事先規劃好的「戰略」,也就是全民一致抗敵:科技業繼續生產,社會秩序有效維持,政府仍然正常運作。大多數編管的後備部隊,有秩序地納入作戰序列,幾乎所有民間的資源,士、農、工、商、醫等將依法徵用。

假若情況不是如上所述,反而是經濟活動停滯,社會動亂不安,政府失能等等。後備部隊編不起來是個問題,後備部隊編起來以後,其管、養、戰才是更大的問題!家戶壯丁真會如預期,共赴戰場保家衛國?各角落時時刻刻的生計迫切,戰時龐大的醫療需求,務實的人絕對不會樂觀。

反攻大陸時期的後備部隊概念已過時?

現在的後備部隊觀念,應該是在數十年前反共時期所訂下,那個時候不擇手段抗敵,所有的民間、公家資源都是作戰資源。雖然隨著年代的改變邊走邊修,但其本質卻仍然相同,不禁讓人懷疑,所謂的「後備部隊」對軍事作戰,到底是加分還是戰力拖油瓶?過度理想化、不切實際的所謂「後備戰力」,會拖垮了訓練、裝備,和完整現役作戰部隊的作戰能力。

平靜地思考一下,在平時花了多少的力量、資源,試圖去經營這支所謂的「後備戰力」;「挪用」了多少現役部隊戰力的機會成本,去建立一支自己都不確定是否真正有效的後備戰力。也許真正到了作戰的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後備的「戰力」,而是需要他們變成社會安定的中堅力量。如果是這樣思考的話,那麼後備的打、裝、編、訓,就要重新思考了。

圖為於苗栗後龍舉行的漢光演習。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為於苗栗後龍舉行的漢光演習。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要編怎麼樣的後備部隊?應該要先問現役作戰部隊,戰時需要怎樣的後備支援,以協助達成作戰任務。「雙手執劍臨上戰場的武士,師父說:來,再賜你寶劍兩把,背後、腰間再各插一把去吧!」後備部隊改革,應該要完整地順著上面的邏輯審慎設計。否則多年來老在「現象」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相信沒人願意看見所謂「後備改革」的劇本翻來翻去一再重演。「編管兩百多萬人」,只是數字而不是戰力。

想想在作戰的時候,真有辦法讓舉國上下的壯丁都去打仗嗎?個人覺得「全民防衛」這個名詞的真正內涵是「全方位抗敵」,或是說,「全民防衛」的真正意義就是「全方位抗敵」,而不是像現在大家所認知到的,一談到「全民防衛」,就像是要把舉國上下所有的資源都提供給軍方運用。軍方吃不吃得下來這麼複雜、這麼多的資源是個問題。不知道在全力應敵接戰時的軍方,還是否分得了身去消化、運用這些資源。

所以說後備改革必須要先問軍隊:「你們需要怎樣的後備部隊來協助達成任務?」,再來談如何編組後備人力、物力,這也符合軍人最熟悉的打、裝、編、訓理則。其實就是很簡單的一句話,若將「後備戰力」直接視作一種武器,籌購之最初起始點就是「作戰需求」。後備改革作如是思考,「無人機國家隊」亦應如是思考。

後備部隊於戰術位置進行81、120迫擊砲聯合操作。 圖/軍聞社
後備部隊於戰術位置進行81、120迫擊砲聯合操作。 圖/軍聞社

台灣後備戰力概念應破舊立新

既然現代戰爭主在「算火器」,不在「算人頭」,地面部隊為何不打破「步砲裝」的慣常思維,讓後備部隊專司步兵的角色功能?

讓後備變步兵,納編或脫離主戰部隊,兩個選項都可以考慮。現代的步、砲、裝,作戰時的主從關係和角色扮演,真會和數十年前所想像的「協同」作戰一樣嗎?中共有「合成營」,我們有「聯兵營」,光是靜態地將步砲裝這三個兵種「放在一起」都會有這麼多問題,還期望兵荒馬亂時,能「協同」在一起?

後備之所以難搞,還不就是我們的思考都被「步砲裝」綁住。明明「步兵」已經不能在「主戰」的能力上與砲兵或裝甲比肩匹敵,那就該把步兵搬開,獨立從後備的視野重新定位「步兵」。

這些思考應該要打掉重練!重新從現實的角度,大膽面對作戰時國家、社會的真實景況,軍(政府)民之間應如何應對。能協力保衛國家全新的後備制度,從起點重新思考,不是不可為。

圖/取自中華民國陸軍粉專
圖/取自中華民國陸軍粉專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