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柯辯論滿足了誰?──觀看心態、表現綜整與辯論規則的批判
看完辯論會心情很差,雙方的表現都是急就章、考前囫圇吞棗的初學者等級,而這就是台灣辯論與公共政治接軌的那一端、眾所矚目的焦點。身為一個辯論人,我很心痛。
即便如此,我願意竭誠所能,分享一些對這場辯論的看法與展望。
一、觀看辯論會的心態
(一)有必要問別人怎麼想嗎?
許多人會好奇的問親朋好友、學者專家:你覺得誰贏了?
其實這個問題是不必要的。
辯論競賽的判決中,可以分成「獨立裁」與「合議裁」兩種傾向,後者裁判才有必要交換意見,但這會造成問題:輩分較大、較具有權威外觀的裁判,在意見上可能會壓制相對資淺的。將它納入到判決機制裡面,以至於影響判決結果,表面上是菁英式的決策,實際上可能是權威觀點的盲從複製。
民主社會下,每個人是獨立思考的個體,每個關心台北選舉的公民都是裁判。你不用管其他人怎麼說,自己有認真聽、認真思考,做出來的判決就是好的。
如果你的判斷不是來自於你的獨立思考,那辯論,甚至所有的文宣、政見,都毫無意義,要投誰,照習慣就好,問親友就好。
(二)早就決定好要投誰,辯論有什麼用?
對於打定主意,不被辯論影響的人來說,看辯論就像看球賽一樣,你的觀看不會改變球場的態勢,球員的表現卻會影響你的心情,支持的球隊表現好,歡呼慶賀;敵對的球隊表現好,視而不見、噓聲咒罵。
但是……當你抱持著這種心態的時候,你是放棄了被說服、被改變的權力,反過來說,候選人也喪失了說服你的必要。
這種心態的人越多,候選人就越沒有動機在政見上交鋒表現。最後所有的爭點,只剩兩方陣營核心的意識形態。遺憾的是,就連意識形態本身也不會產生思辯火花,只是口號大賽。
(三)為什麼要被辯論改變,辯論有這麼重要嗎?
辯論不是絕對的,他只是選舉過程中,候選人揭露資訊的一個環節。
我們可以想像,他只佔判斷的10%。
如果你本來就因為各種考量,支持一方的程度是80%,那麼,敵方候選人表現再好,了不起就拿走這10%。你支持的一方在你心中還是70%。坦然承認敵方候選人表現較好,不必然影響你最後的決斷,反而是一種民主修養。
如果原本雙方在你心中得分相近,因為辯論而改變意向,又有何妨?
二、連與柯的綜合表現
(一)基礎申論能力:
連聲線沉穩,表達清晰,但他的申論設計缺乏具體政見細節與專業感的呈現,流於徵文比賽式的空談;柯在大部份的時候都表情呆板,戰戰兢兢的照稿演出,避免了脫稿失言的風險,但別忘了,柯從媒體寵兒到投入選舉,靠得就是直言敢講的形象,主動限制此一利器,降低風險也降低了人格魅力。
再者,連的表達方式流於匠氣,感受不到謙卑與熱誠,內容有時又過於尖酸,與要塑造的誠懇踏實形象不合;柯的「素人政治」內容有帶到,但他聲線平板,手勢欠缺,難以傳遞感情。
(二)各階段的評析:
第一階段
雙方都沒帶出明確的賽場策略。欠缺重點與火力,也沒有跳脫之前選戰文宣的新意。
第二階段
公民團體的詢問,第一輪問到「青年崩世代」與「女性職場歧視」,前者是個大哉問,雙方回答都嫌太淺。問題並未著重在工會組織,柯卻在這部份陳述太多,有些跳點。連則是回答照著題目走,略勝一籌。
第二輪,提問人在對連的問題中,加入太多悲情且正面的描述,明顯做球。連巧妙的把「自身財富所面對的質疑」轉化成對柯文哲在MG149的攻擊,連消帶打,但柯文哲採取的是正面解釋,在時間有限下成效不彰。
第三輪,提問人問柯國家認同問題,卻問連青年政策,火力明顯有落差,又是明顯的做球。但柯的回答不差。
第四輪,柯在婦女平權的問題上自我解嘲,取得成效。這本來就不是連主要受到的質疑,發揮有限。
第五輪,同時問雙方「核能除役」跟「食安」,柯在核能的立場明確,連則有點搖擺,立場模糊。但柯的時間掌握不好,食安幾乎沒講到。
第六輪,質疑連對巢運虛情假意,要求複述潮運五大訴求,質疑連自身房產甚多,攻擊意味十足,算是給柯的做球。但賽制關係,無從讓提問團體追問,所以連招架尚可。柯顯然沒回答精準,提問人問「都更領域的全民參與」他回答「所有政策的全民參與」錯過了這次做球的機會。
第三階段
雙方在辯論觀念上都有偏差:回答不應該超出問題的範圍,而追問不應該開新戰場,而應該就對方的回答做深入追問。像是柯問連「財產公開」與「負面選戰」的問題,連回答的時候主動提到自己深入鄰里、上山下海,這就是違規的行為了。連回答第二個問題的時候,主動邀約下一次辯論,也與題目無關。
連在問「環南市場」與「取消停車位」的問題上,終於回到我所期待的,辯論具體政策的主軸,而且這也是柯比較讓人有疑慮之處,但連問到阿扁的問題反而模糊焦點。柯回答時幾乎都在處理阿扁的問題,有倒打一把的效果,但對政策缺乏細緻解析。
連販賣器官的問題,柯用「葛特曼律師回函說無此事」以及「可以去問做移植的醫師」正面回應,比較可惜的是,柯並未把握時間唸出回函的關鍵內容,也沒有指名那些移植界的醫師為他背書,把澄清責任延後到記者會,雖然正面回答的態度有加分,但效果打折。
第四階段
結辯應該是臨場組織,就場上的得利點強化、缺失點止血、沒講者補強。雙方的結辯都變成第二次背稿的一辯申論,毫無張力。
再者,在選戰主軸上,連的弱點在他的家族財產與取得方式,讓人懷疑其當選後難與財團脫勾;柯的弱點是他缺乏實際政治的理解,政策制定可能天馬行空。兩者都沒有針對自己的弱點做有效的補強,也沒有對敵方的弱點做猛烈的攻擊,僅是「稍稍帶到」,沒有太多的火花、交鋒,也就沒有強大的說服力。
三、辯論會規則的探討
(一)公民團體淪為單方打手?
我們可以發現,由於雙方各邀請三個公民團體,在外觀看來是公平的。然而,連陣營的團體就有兩個明顯偏頗,而柯陣營所提的團體平均來說較為中立。
我個人認為,公民團體的提問環節並非必要,候選人應該要有能力,將社會上諸多公民團體在意的議題,吸納到自己的辯論準備裡面,而非仰賴公民團體現身提問、主導辯論走向。
就算納入公民團體提問環節,他們也應該對自己的社會責任與團體名聲有所意識,偏頗的提問雖然對敵方候選人施加壓力,但也可能讓敵方候選人趁機澄清,並讓人同情敵方候選人的處境。就結果而言,未必對己方候選人有利。
如果公民團體淪為單方打手,那規則設計成「自己提出的團體,只會問對方,不必問自己。」豈不更為坦率?
(二)缺乏真正的質詢答辯
在校園辯論競賽中,常見的奧瑞岡式辯論,質詢者與答辯者的時間是「共通」的,質詢者可以自由決定問題長短、節奏、恣意的追問或是更換問題,這個賽制明顯比提問和回答「分開計時」來得好,更難逃避追問,更能深入交鋒。
然而,當雙方的辯論素養,都不足以支撐起夠格的辯論的時候,共通計時的質詢,可能淪為拌嘴。從雙方的結辯看來,雙方都欠缺政治人物應該有的臨場組織與表達能力。
四、結論:不必放棄希望
民主的發展,不只是制度的建立,更是全民公民素養的展現。
辯論的素養,是公民素養中重要的環節。誠然,這次的辯論會既缺乏言語交駁的看頭,也沒有具體政策或意識形態的深入辯證,但公民素養的建立,並非一朝一夕。
放棄辯論、看輕辯論,只會使得同樣的問題繼續上演,當選民的理智抉擇能力越高,候選人就越得要面對自身的問題,並提供具體施政的方針,而非只是口號式的呼喊。
公民社會,全民政治,仰賴的並非候選人的素質與投票的熱情,更重要的是,能夠放下立場成見,反思與理性思辨的選民素質。
而這就是你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