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化」背後的政治中立理由 | 朱家安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去中國化」背後的政治中立理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有些人主張說,文言文有助於我們做一個「自豪的中國人」,而減少高中文言文比例則是「去中國化」。另外一些人則主張,就是因為如此,才應該讓文言文在高中退場: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有些人認為,「中國化」和「去中國化」的爭論都是意識形態爭論,在國文議題上,是狗咬狗一嘴毛,兩邊一樣差。我同意「中國化」和「去中國化」是意識形態之爭,但我不認為這兩種政策方向在論理上旗鼓相當。以下我將試圖說明,我們其實有不涉及意識形態、國族認同的論點,可以支持「去中國化」。

推廣國族認同不能是教育的目標

我的自我認同是台灣而非中國(也非「包含台灣在內的中國」)。然而,我並不認為我們應該藉由國民教育中的必修課程來推廣我這種認同,或其他任何人的認同。人有認同很好,但認同應該自己選。而政府應該在各種認同當中盡量保持中立,即便持有某種認同的人掌握了政治優勢,也應該避免縱慾自肥。在現代,政府藉由國民教育來推廣國族認同,是很常見的,不過這樣做有兩個缺點:

  1. 以推廣特定國族意識為目標的教育,會直接和人的自主性衝突。如果你尊敬一個人,應該讓他自主選擇要成為怎樣的人、以怎樣的身份面對社會和世界。
  2. 理論上並非必然,但實務上,在那些由多元族群組成的社會,為了推廣國族認同設計的教育可能難以公平對待各族群,甚至會有矮化、邊緣化弱勢族群的效果。

我並不是在說,涉及國族認同的意識形態之爭不重要。意識形態之爭非常重要,因為實務上,對於一個人來說,該怎麼活出美好的人生,常常涉及「我要認同哪個國、族?」。但就是因為這個問題如此重要,國家應該開放各種選項,不應偏好。

這並不代表,教育不能有強化某種國族認同的效果,而是說,我們不能基於特定的國族認同,去支持特定的教育。對國族認同的促進(如果真的難以避免)可以是教育的副作用,但是不能是教育的目標。

舉例來說,假設有很紮實的科學證據指出,基於某種語言學上的特殊性,學文言文對於當代語文能力的養成很有幫助,能事半功倍,再假設高中生時間緊迫,讓這成為可望有效培養當代語文能力的唯一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基於當代語文能力是民主社會所必須,我會支持文言文教育進入高中必修,即使這代表著學生或多或少會因此必須接觸中國文化。

然而,這並不代表我同意「推廣中國認同」可以是支持文言文教育,或者其他必修教育的合理理由。同樣地,我也不認為「推廣台灣認同」可以是支持特定必修教育方案的合理理由。

即便如此,我們依然有合理的理由了解在地

當然,我同意台灣的公民有義務了解台灣的歷史,例如二二八、跟原住民有關的重大事件。但那是因為:

  1. 這些事件的轉型正義尚未完成。
  2. 這些轉型正義的責任和管轄範圍,目前事實上是落在我們組成的政府身上。
  3. 不管你在這些議題上持有什麼立場,你都需要掌握相關資訊,才能據理力爭。

同樣地,我們有義務了解台灣當地的少數族群和移工,因為我們共同決定的法案會影響他們是否受到合理對待。

以上這些教育方案,實際上大概都會促進台灣本土的認同,但是我們並不是為了推廣本土認同而支持這些教育方案,而是為了履行一些只要你是台灣公民就會有的政治責任,不管你的認同是哪種認同。

即便是支持統一者,也有可能認為自己支持的政權對台灣原住民有責任,必須公平對待、補償他們。並且,即便是支持「大中華民族」觀點的人,也很難否認「中華民族」是由各種族群組成,如果我們以政治力獨尊特定的國族意識,就很難說自己是平等對待「中華民族」內部的各種多元族群。

也許有人會說:我主張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因此除了台灣地區,我也有義務要了解「大陸地區」的歷史和現況,以便培養參與整體中國的公共政治。我覺得這種積極的心態很可取,也不反對這種人開設、選修和中國有關的課程。不過政治的事實是:雖然你是民主社會的公民,但基於明顯的理由,你的參政權(就跟我和其他台灣公民的參政權一樣)事實上無法影響「大陸地區」,因此,「為了培養人們參與中國政治的能力,我們得要開設必修的相關課程」並不是很好的說法。我們在中國沒有參政權,因此,也沒有直接的政治責任,要關心中國的社會議題。(或者至少可以說,比起關心日本或墨西哥,我們並沒有更多的政治責任要關心中國)

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不應該在必修教育裡加入涉及中國的知識。不論統獨都可以同意:中國是離這個社會最近的最強大政權,這個社會與中國政權的關係,有潛力大幅影響公民們的福祉。身為民主社會公民,我們確實有理由了解現代中國,也有理由藉由教育培養這些理解。不過「培養理解」的教育,跟「培養中國認同」的教育,會是兩回事,即便有時候後者會對外宣稱自己是前者。

持平而言,教育不能中國化,但可以「去中國化」

目前確實有很多人基於台灣主體意識去支持「去中國化」。不過我們其實有不涉及特定意識形態的理由,可以支持「去中國化」。

根據前面幾節的觀點,雖然我們國小到高中職的教育被稱為「國民教育」,但它其實不該以「推廣特定國族認同」為目標。因此,如果「培養對於中國的認同情懷」是目前部分現行教育內容背後的理由,那麼這些理由應該被摒除於教育討論之外,而這些教育內容的合理性應該重新檢討。這是一種「去中國化」,不過這種「去中國化」並不是為了推廣台灣主體或者台獨立場,而是基於國家應該盡量在各種認同之間保持中立的原則,將那些僅僅用來推廣特定認同的教育內容,一視同仁地排除。著眼於民主社會公民的政治責任,國家可以強迫公民接受國民教育,讓他們對自己身處的社會(他們的政治權力覆蓋範圍內的社會)有所認識,使得他們能以自己認同的價值出發,做出理性的政治判斷。但是國家不應該預設有某種「認同」是全民應該都要有的,甚至使用公權力來推廣。

當然,這種「教育不能以國族認同為目標」的態度,在現代並非主流。即使不談主要的教育內容,也可以找到很多蛛絲馬跡。例如許多學校,包括先進國家的學校,並不排斥要學生向國旗致意甚至效忠。然而我們也有好理由相信,這些做法可能違背民主社會的一些重要精神

最後,或許有人會說,你當然可以說國族認同大家都可以自己選,不過你事實上就是中國人,這是沒得選的。這種人應該要意識到,他這種說法其實有作弊的嫌疑

*感謝賴天恆、盧永桂、Ting Hao Chang、黃文楷、Tommy、Liencin So、廖家寧、吳京對本文初稿提供的諮詢意見。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