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擺爛」才是資源永續的王道 | 李柏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台灣人,「擺爛」才是資源永續的王道

圖/台灣珊瑚礁學會提供
圖/台灣珊瑚礁學會提供
又有蘇眉被捕獲了,海產店在臉書上放了照片炫耀,而發文者也知道蘇眉已經被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之中。這讓我回想起從事海洋生物研究的時候,漁民說,抓魚那麼辛苦,才不希望下一代繼承衣缽,這一代把魚抓光光就算了。其實,漁民大概也顧不了下一代,他們現在如果不抓魚,也沒有其他謀生的方法了。

那麼,政府又怎麼看待漁業資源呢?政府想要管,漁民就會團結起來給政府壓力,政府受到了壓力,就會找學者討證據,學者要提供證據,就必須要有研究計畫和經費。於是,〸年、二〸年就這樣過去了,等到學者終於有了明確的證據,政府終於能夠拿著證據跟漁民說:這些漁業資源真的需要保護,其實保護措施已經沒必要了。

你真的相信只剩下不到三〸尾的蘇眉,在被列入保育名錄之後,就真的平安無事了嗎?首先,這樣的個體數已經少到稱不上是一個健康的族群了,擁有的基因已經太少,未來的繁衍恐怕都可以算是近親交配。其次,我們有許多的法規管制,但是真的有在執法的卻很少,在這個島嶼上,「依法行政」只是「謝謝指教」前面的發語詞。

身為一個魚類研究者,我對蘇眉的未來感到悲觀,因為我們對待漁業資源的態度,其實就只有擺爛兩個字可以形容。一個人發現自己有癌症,但是不痛不癢,就放著不管,看著腫瘤越來越大,也不是那麼在意,於是從第一期放任到第二期、第三期,等到病入膏肓,也不用治療了。這不是擺爛,什麼才是擺爛呢?我們對資源的利用從來沒有永續的概念,唯一稱得上永續的就只有擺爛的作為。

知道嗎?鯨鯊甚至到現在都還不是保育類動物,前陣子在海生館死去的鬼蝠魟也不是,全世界數量都極少的大白鯊、巨口鯊、象鯊,全都不是。是這些魚類資源量很多嗎?顯然不是。那為什麼這些全世界都認為已經瀕危的魚類,還無法被列入保育類呢?我想大概是因為牠們還沒少到只剩下30尾。

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的規定,要列入保育類,要族群少到生存面臨危機。但是要證明族群面臨危機,談何容易?尤其是分佈可能廣及數個國家或海域的海洋魚類,根本無法進行完整的調查。

林務局保育組長管立豪說,蘇眉和隆頭鸚哥魚都是食用魚,也是漁業署不主張列管的經濟海洋魚類,是因為中研院鄭明修老師提出資料,顯示僅剩20~30尾

之後,漁業署沒有反對,才成功公告為保育類,這是台灣第一次首次將海洋魚類公告為保育類。

漁業署沒有反對,這是非常主要的關鍵。因為漁業署的態度是漁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只要還有經濟價值,就不會認同任何保育措施,所以過去每年捕獲數萬尾的黑鮪,如今只剩數百尾,漁業署仍然認為資源量穩定,大概是還遠大於30尾,所以就繼續捕撈吧?反正等到整個資源被耗盡,該負責的人早就退休享福了,況且還真難找出幾個讓台灣漁業資源無法永續的罪魁禍首,因為這其實是一個龐大的共犯結構。

蘇眉早在2004年就被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瀕危物種,而我們卻在〸年後,族群量已經降到比一個小學班級的人數還少的情況下,才肯列為保育動物,這其實是相當可悲的。

正確的作法,應該是當國際對一個瀕危物種的生存提出示警之後,政府就應該先將這個物種列為保育,等到有足夠的證據支持這個物種的資源能夠被適度利用,才在受到管理的範圍內開放漁業。但是我們目前的作法卻是相反,一邊捕撈、一邊找證據,在我將近〸年的研究歷程中,可說是眼睜睜看著一種魚類接著一種魚類被人類補抓、吃光。

近幾年來流行起來的鮟鱇魚,正表示著漁業資源的枯竭。以前有更好的魚可以吃,根本沒有人想吃鮟鱇魚,現在好的魚都被吃光了,只好從過去會被攪碎當飼料的下雜魚堆中,找一些還可以吃的魚。上一輩的濫捕,註定了這一輩吃下雜魚的命運。這一輩的不知節制,則註定了下一輩沒魚可吃的命運。

知道嗎?漁業署甚至在新聞稿裡面,宣稱蘇眉的肉是如何的美味

:「龍膽石斑美味程度直逼蘇眉,但價格不誇張,是受歡迎的原因。」漁業署看起來並不在乎蘇眉的資源量是否永續,也沒有任何專業判斷,蘇眉之所以能被列入保育動物,竟然是由臺灣珊瑚礁學會依據野生動物評估分類作業要點第七點提案,第七點是什麼意思?代表的是保育名錄的修正,不是政府主動提出,而是有其他人提案,並且檢附詳細資料與證據,說服政府

有這樣的主管機關,台灣所有的海洋生物就只能挫著等了。而我們的下一代,發現海裡面沒有魚之後,甚至連指控都不知道該找誰。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