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討厭的藍綠惡鬥才是民主常態:政治上的資產配置學
台灣的政治其實一直有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把民主的常態當做不正常。舉例來說,藍綠惡鬥恐怕是全國民眾都深惡痛絕的,但是如果沒有藍綠惡鬥,反而問題才大,因為那就代表某個勢力已經獨大到可以獨裁的狀態了。舉例來說,歐洲的左派與右派之爭,美國的民主黨與共和黨之爭,相信大家也都耳熟能詳,這種互相制衡的現象,才是健康的民主政治所應該展現出來的樣貌。
只有那些希望你厭惡政治最好什麼都不懂讓他們好洗腦、希望你認同民主就是沒有效率讓他們方便獨裁的政治人物,才會一直說要終結藍綠惡鬥。否則,一個民主國家,必然是各種意見百家爭鳴,喧嘩吵雜其實才是民主國家正常的現象,只要大家的共識是推動國家往前邁進那就沒有問題了,至於怎麼做可能各有自己的主張,有的人會希望開放一點,有的人會希望保守一點。就看誰比較能說服選民,拿到比較多選票的人執政,就暫時能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其他的人則會在旁邊虎視眈眈,等著執政者出錯、做不好,就有機會把他拉下來,換自己上去做做看。
那為什麼你會那麼討厭藍綠惡鬥呢?因為你希望有標準答案,但是很遺憾的,在現實社會中沒有標準答案這回事。曾經,許多人都以為中國市場是國家經濟的救贖,而如今跟中國市場越緊密相連的,經濟受到拖累就越嚴重。曾經,家長都以為栽培小孩當醫生和律師就算成功,而如今醫生不是被告就是過勞,律師則滿街跑有些還只能流浪。
在這邊,我用一個投資學上的概念,解釋「藍綠惡鬥」的好處是什麼?
投資上一個概念叫做資產配置,用兩個不相關甚至負相關的資產來組成投資組合,像是股票與債券,或是太陽眼鏡公司與雨鞋公司。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當晴天的時候,太陽眼鏡賣得好,但是雨鞋賣不好,於是太陽眼鏡公司的股價漲了,雨鞋公司的股價跌了,到了雨天則又相反。資產配置,就是同時持有這兩家公司的股票,於是一個漲、一個跌,你的資產波動就會被抵消而降到極低。
或許有人說,這樣怎麼會賺錢呢?這其實就是神奇的地方。被抵消的只是短期的波動,至於長期持有的報酬率,則是看這兩家公司的獲利表現而定。如果這兩家公司一年的股價都是成長一倍,只是每天的漲跌都相反,那麼你就可以看到你持有一年,資產有一倍的報酬,但是波動卻又非常的低。
所以拉長時間來看,你所看到的藍綠惡鬥感覺非常沒有效率,但是那就像是你同時持有太陽眼鏡公司和雨鞋公司的股票,一個漲、一個跌,感覺自己的資產每天都沒什麼變動,但是拉長時間來看,太陽眼鏡公司和雨鞋公司都很賺錢,身為股東的你反而是承受低風險(短期波動被抵消了)卻獲得高報酬(長期報酬來自兩個股價都穩定成長的好公司)。
真的是如此嗎?我們假設一下,今天有一個政黨非常的親近中國,而另一個政黨非常親近美國。這兩個政黨每天就在那邊吵,我們國家到底要跟中國比較好?還是跟美國比較好?感覺整個國家的未來就這樣被吵掉了,可是其實這樣的過程一來是讓我們國家不會對中國或美國過度依賴,二來是我們可以把這樣的情勢當成籌碼,如果中國對我們不利,我們就會偏向美國多一點。
在中國經濟大好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乾脆就親近中國就好了,而另一個親近美國的政黨可能就會被認為是在阻礙國家發展。可是當中國經濟出現了重大危機的時候,之前的阻礙國家發展反而是讓國家不致於受到太大傷害的一種保護。這就像是雨天的時候,雖然太陽眼鏡公司的股價跌了,但是雨鞋公司的股價卻漲了一樣。在政治上,如果兩個政黨都在努力讓國家往前邁進,那麼縱然策略不同,國家仍然可以穩定成長。
那難道這樣就夠了嗎?我想一定有些人覺得,怎麼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卻非得要親中或親美呢?的確,這時候可能會再出來一個政黨,主張不要親中也不要親美,而應該好好讓自己強大起來,如果這樣的理念也被認同,那麼就會從原本的兩黨相爭變成三黨鼎力,或是繼續演變成更多元的民主政治。
這樣的概念同樣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很多人會認為「藍綠一樣爛」,因為天氣總有晴天、雨天,沒有什麼公司的股票會永遠只漲不跌的,當晴天的時候雨鞋公司的股價下跌,你就會覺得這個公司好爛,到了雨天輪到太陽眼鏡公司股價下跌,你又覺得這個公司好爛,結果綜合起來當然就是得到一個結論,叫做「藍綠一樣爛」。事實上,這是政治的過度潔癖,全世界根本找不到有哪一個政黨裡面完全沒有爛咖的。別說政黨了,將本求利的公司必然很在乎每個員工的的產出,但是你有看過哪個公司沒有偷懶的米蟲呢?
那麼,資產配置難道這麼完美?如果投資有這麼簡單就好了。其實資產配置最大的麻煩有兩個:首先,你要找到幾個都是穩定長期成長的資產(確保你的正報酬)。其次,這些資產彼此間要處於不相關或負相關(抵消短期波動降低風險)。
同樣的,在政治上,人民得要確保一個民主國家的政黨是不是在努力讓國家往前邁進?如果有政黨的目標並非如此,而是企圖出賣國家謀求私己的利益,這樣的政黨就不是一個該被保留下來的勢力。同時,一個民主國家也應該要同時具備不相關或負相關的政治團體,力求開放的努力踩油門,力求保守的努力踩煞車,左派的多照顧一點勞工,右派的多照顧一點企業,最糟糕的是這些本該勢均力敵的力量在一個國家當中實力相差太過懸殊,那就會有悲劇發生,例如整個國家的政黨都是右派,這個國家就會有人一直處於弱勢而沒有被照顧到,同時左派則因為一直無法成長茁壯而傾向於過度偏激。
台灣有許多人其實只讀過全世界只有台灣人在讀的三民主義,就以為自己懂得什麼叫做民主。台灣有許多人其實只聽信政客未經檢驗的言論,就以為自己懂得什麼叫做政治。台灣更有許多人以為,身為民主國家的公民,只要在投票那一天參與就夠了,接下來都是政治人物的事情了。
但,民主不只是投票,民主是一種必須很勤勞、認真看待每一件事情的生活方式。甚至,真的要宣稱自己懂民主,就不要只在學生時期讀過三民主義,更得願意去找法國人托克維爾寫的《民主在美國》以及英國人約翰彌爾寫的《論自由》等等這些書籍來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