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進,是台灣經濟的解藥還是麻醉藥?
不知道是不是被殖民久了,台灣那種被殖民以及去殖民別人的習慣一直還存在著。
根據IMF的資料,2014年台灣的GDP在全球排名26位,如果跟東協國家相比,僅次於印尼這個人口與領土都遠大於台灣的國家。對於這個數據,有人樂觀以對,認為台灣的確比較先進,所以應該去「落後」給自己的東協國家進行經濟殖民,去那邊利用龐大的消費市場賺錢、去那邊利用便宜的勞動力做生產。也有人悲觀以對,認為台灣無論在經濟成長、消費能力各方面,都已經跟不上這些新興國家了,也難怪企業紛紛再度出走,甚至連新政府都鼓勵「南進」。
曾經,我們也西進過。現在,我們又要南進。大概很少有國家的產業這麼像遊牧民族,沒有自己的根,哪裡看起來有錢就往哪裡遷徙。久了,心裡自然就沒有台灣這個祖國了,不管是商人或勞工。也許有很多企業才從中國回來,短暫休息一下,又要去東南亞了。家鄉,變成了轉機的航廈而已。
當然,不是不可以在國際上討生活,事實上對台灣來說,這恐怕是必然的選項。但問題不在於要不要出國,而在於我們憑藉著什麼出國。當一個人沒有自己的文化,去到別的地方就只能把別人的文化當成自己的文化,就再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了。所以,當我們去東南亞之後,如果是利用那邊便宜的勞動力做製造業,那我們足以跟別人競爭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很會削減成本?中國的企業就不會嗎?
例如最近很火紅的一個問題:中國製造業那麼發達,結果看似很簡單的原子筆,材料卻沒辦法自己製造而只能進口。製造業的確很容易四處遷徙,但是核心技術卻需要非常長時間的養成。台灣有沒有這樣不可取代的優勢?如果有,那麼西進或南進的必要性在哪裡?如果沒有,那麼到東南亞之後,恐怕就是跟中國企業正面衝突了,那麼台灣的企業真的有優勢嗎?
就現況來說,中國不但企業規模更大、資金更充足,甚至在東南亞的政治勢力也有相當的優勢。最近的選舉,越南共產黨的黨代表大會,親中派大勝原本的親美派,而緬甸的翁山蘇姬也被認為逐漸跟中國靠攏。
換句話說,即使產業政策從西進轉為南進,一樣要面對中國的強大競爭壓力,而如果台灣的企業沒有不可取代的優勢,那麼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一來是中國企業的優勢,二來是台灣企業對當地風土民情與語言的不熟悉。
所以,要南進之前,恐怕得先回答:我們去異鄉打仗的致勝武器到底是什麼?這是鼓吹南進的新政府,以及打算真的南進的企業都要先回答的一個關鍵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的企業南進之後,能學到什麼回來提升台灣的產業與經濟實力?如果我們的企業實力夠堅強,領先其他國家十年以上,出走所憑藉的就是那無法取代的獨特技術。如果我們的企業只能勉強跟其他國家平起平坐,甚至還微幅落後,那麼出走恐怕就難以跟別人競爭,而是去學習更新一代的尖端技術或商業模式。如果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南進會是最好的選擇嗎?
恐怕未必。首先,美、歐在數位經濟上仍然領先台灣不少,台灣也許東進比南進更重要。其次,如果東南亞能吸引台灣企業南進,那也該思考一下,台灣要怎樣吸引美、歐企業來台灣?以及,台灣製造的產品對東南亞來說,有沒有好到像是台灣人去日本旅遊也要一箱一箱辛苦扛回來的程度?這些才是真正的經濟實力,不是嗎?
目前看來,南進跟過去的西進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都是一個相對來說的「舒適圈」,離台灣近、文化和語言也不是真的有太大的差異,有廣大的市場和充足的勞動力,可是台灣的產業過去就因為有中國這個舒適圈而停滯了一整個世代,反正只要把在台灣做的事情拿去中國做就好了。如今還要南進另一個舒適圈而繼續停滯嗎?南進的確看起來是一個標準答案,東協是下一個快速成長的經濟圈,但是對台灣來說,自己經濟實力的成長又在哪裡?自己的經濟基礎到底是什麼?恐怕才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卻對未來有深遠影響的申論題。
更重要的是,這個問題不是只有執政者該回答,更是每一個想要讓台灣在經濟上變得更強大的人民,都該好好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