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忘了來時路——房子是你的財產,還是文化的資產? | 李柏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當我們忘了來時路——房子是你的財產,還是文化的資產?

photo credit:melalouise (CC BY-SA 2.0)
photo credit:melalouise (CC BY-SA 2.0)

前一陣子,花敬群博士寫了一篇名為《台北市若不都更,10年後將變「古」城?》的文章,討論台北市都更的議題,他文章中提到:「台北市目前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房子約48萬宅,如果每年重建600戶,剛好要花800年才有辦法更新完目前屋齡30年以上的房子。這不是笑話,是活生生上演的惡夢。」

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正好人在德國的羅曼蒂克大道旅遊,住在四百多歲的老旅館,逛著過去一整個世紀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的街道,心想:為什麼台灣的房子30歲就被認為要更新了?其實這樣的房子還比我年輕呢!變成古城又有什麼不好?為什麼更新慢會是惡夢?

有的人說,因為台灣處於地震帶,過去的房子防震係數不夠,所以要更新。有的人說,過去物資缺乏又貧困,所以老房子所用的建材或工法都只是臨時性住所的等級。更有人說,這都是國民黨的錯,撤退到這個島嶼,只把台灣當成是反攻中國的軍事基地而不是安身立命的家鄉,所以疏於建設,規劃與設計毫無美感與實用價值。

花敬群博士認為:「若要脫離這樣的惡夢,除非未來蓋房子與拆房子的數量要像民國70年代一樣,每年至少二至三萬戶以上。」我其實搞不清楚惡夢到底是房子太老,還是老房子都被拆掉了。如果房子太老是個惡夢,那麼我在倫敦市中心看到動輒數百歲的建築或是德國古城豈不像是第十八層地獄般可怕?但顯然並非如此,不然這些地方也不會變成知名的旅遊聖地。就算不提國外,台灣不也是一堆老街變成知名景點嗎?

至少對我來說,老房子都被拆掉還比較像是惡夢,因為那象徵著我們對於前人的生活與文化失去了實體的連結。當然,這種連結的斬除不必然要拆掉老房子,就算留著老房子,一樣也可能因為時代變遷、操控教育或是過度商業化而達成。

台灣許多地方政府為了發展觀光而進行的老街「復舊」某個程度來說,其實就是對於傳統文化的摧殘,因為抹除了該地區發展的歷史脈絡,最終只呈現了主事者認可的狹隘觀點,更讓商業活動擠走了生活與文化,原本有自己特色的老街,反而在受到介入與整頓之後,全都一模一樣了。這些老街沒有都更,但是變化的程度甚至超過了都更。這些老街沒有經歷戰爭,可是失去的文化資產甚至超過了戰爭。

離開德國的前一天,我來到了法蘭克福,一個非常現代化的都市,因為整個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為受到轟炸而被摧毀了八成,然而身為訪客的我,體驗到的宗教、歷史與文化並沒有被打了八折。於是我在想,台北市究竟是想要怎樣的都更?難道都更就只是建新房、拆舊房,促進營建產業的發展而已嗎?

或許這些問題的答案見仁見智。對我而言,其實思考都更的問題,重點在於你想留下什麼給下一代,是財產?還是資產?同樣是房子,你可以賦予它你個人的精神內涵,當成一個想要維持數個世紀的作品好好打造,即使往後不是你的子孫擁有,越久之後也就成了全人類越珍貴的資產。

但是,你也可以將它視為財產,一個可以變賣或傳遞給子孫的貴重物品,你的子孫想知道房子的故事,你唯一的驕傲只有「這是當時最貴豪宅」。你的子孫傳承了一棟房子,卻只能打掉百萬裝潢而留不下一個百年依舊實用的家具。

不過就現況來說,或許更悲劇的是,即使你視房子為資產,但是整個社會卻甚至視為敝屣,想把它拆了,都更了。大家都知道,台灣許多房子一旦有了被認定為古蹟的可能,就會發生自燃現象。

也許再過個幾代,這個都市就完全忘記前人怎麼思想、怎麼生活了。或許可以想一想,這就是你想要的都更嗎?在未來,這樣的一個都市,是否就像是台灣的許多老街一樣,充滿銅臭而失去文化獨特性,陌生旅人根本不知道為何要來拜訪了。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