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不能開粉絲團?政府走的還是管理人民的老路! | 李柏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醫院不能開粉絲團?政府走的還是管理人民的老路!

photo credit:mkhmarketing (CC BY 2.0)
photo credit:mkhmarketing (CC BY 2.0)

最近衛福部公告,禁止了醫療機構利用網路工具及通訊軟體刊登醫療廣告,甚至,不只有廣告,在函釋文中還寫明:「醫療機構除第3條所定之網址(域)外,不得以其他網路工具提供網路資訊。」

換句話說,醫療機構除了在自己的官網(也就是上面所說的第3條所定之網址),Facebook、LINE等其他網路工具都不能再提供任何資訊了,不只有廣告,包括正確的衛教知識。

為什麼呢?因為主管機關無能。

在函釋中,就明白的說了:「醫療機構運用網路工具刊登醫療廣告,除造成民眾收受未預期醫療廣告之困擾外,亦造成主管機關對於醫療廣告管理查處之疑慮…」並且還說:「本條訂立意旨,除避免醫療機構濫發醫療廣告難以追查外……」

也就是說,主管機關對於醫療機構在網路世界的所作所為沒有管理的能力,無力處理違規的行為,只好將醫療機構在網路提供資訊的行為全面性的禁止了。當然,衛福部認為這樣做有好處,包括民眾不會再收到未預期醫療廣告,以及醫療機構不會再冒名發送不實資訊……真的嗎?你禁止了正牌的醫療機構發表言論,冒牌的就不敢說話了?

這樣禁止有什麼問題呢?首先,增加了醫、病雙方的資訊落差。衛福部不能因為自己的管理能力薄弱,就禁止醫療機構在公開的網路世界提供醫療資訊,而放任自己的管理能力繼續弱化下去,結果反而對錯誤的醫療資訊沒有管理的能力。

其次,網路世界將充斥著非專業醫療機構所發表的言論。因為民眾對醫療資訊的需求是相當迫切的,最近不管是商周集團的良醫健康網,或是聯合報系的元氣網,均是在民眾對健康醫療內容的強大需求下所成立的,而如果醫療機構被禁止跟這些媒體合作,那麼這些媒體的內容將會由誰提供?你難道不會不寒而慄嗎?衛福部是打算先禁止醫療機構提供正確內容,再禁媒體提供不專業的內容?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相信這句話廣為人民所知,但真的是如此嗎?柯文哲提供了另一種說法:「台北市政府的新團隊,不必服務政黨以及市長,未來只需全心全意服務台北市民。」換句話說,「政治,是服務眾人之事。」

就算是政府的腦袋還食古不化的停留在「管理」的程度好了,政府的管理真的有做好嗎?沒有啊!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得出來,當政府發現自己沒有管理的能力的時候,它唯一會做的就是「禁止」。於是,「政治,是禁止眾人之事。」

衛福部禁止醫療機構在網路發表資訊並不是特例,金管會在去年也修訂了保險業招攬廣告自律規範,保險業務員除經公司核可之招攬廣告外,不得透過網際網路從事特定保險商品銷售招攬廣告(含透露商品名稱、特色或其他足以辨別為某特定商品之內容。)

或許你會說,這很好啊!太多人被保險業務員騙去買了不對的保險了,早就該禁止了!但是政府該做的,不是禁止,而是管理,甚至該做的也不只是管理,而是服務!服務什麼?對那些在網路上以不當話術推銷保險的業務員,予以嚴格的懲處,終生不得再登錄為保險業務員,同時協助民眾向業務員以及保險公司爭取損失的賠償。

然而就因為主管機關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處理網路上的不當推銷行為,所以乾脆禁止所有的業務員在網路上提供資訊,結果無良的保險業務所提供的不當資訊不見得減少了,但是正派守法的保險業務卻沒辦法在網路上繼續提供正確的資訊了。

舉例來說,當一個保險業務拿數年的累積報酬來說服保戶他所銷售的儲蓄險報酬很高的時候,保戶本來可以上網查詢相關資訊,而正派專業的保險業務會計算內部報酬率(IRR)來評估儲蓄險是否符合保戶的理財規劃所需,但是在金管會的禁令之下,這樣的資訊再也無法出現在網路上了,而如果保戶沒有自己學會計算內部報酬率,上網又查不到正確的資訊,就只能任憑保險業務員的話術所洗腦,而買到不符合自己需求的錯誤保單。

所以實際的情況是,當政府做不好自己的工作,它就會去禁止人民做好工作。於是對的事情沒辦法做,錯的事情一直做。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