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龍人,那有沒有天龍產業? | 劉揚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有天龍人,那有沒有天龍產業?

圖/Luis Alejandro Bernal Rom (CC BY-SA 2.0)
圖/Luis Alejandro Bernal Rom (CC BY-SA 2.0)

天龍人的興起,絕對有其經濟因素。

近年我們稱台北為天龍國,而台灣除了台北以外的其他地方則統稱南部(例如基隆也是南部,請別意外,此乃心理上的南部而非地理上的南部)。台北成為天龍國的歷史,與房價飆漲的過程息息相關,正是因為這裡的生活南部人過不起,才謂之天龍國。

如果把時間推回二十年前,在我的少女時代裡,同學們討論的是北部人和南部人的差異,比如台北女生都不會騎機車、南部可以穿短袖過耶誕節等等,當時使用的「台北俗」遠比今天的「天龍人」中性,沒那麼多嘲諷感。

▎占盡社會賦予的優勢而不自知,於是成龍

台北人成為天龍人,很多時候是不知不覺的,我們在無形中占盡社會賦予的優勢而不自知,還反過來奇怪別人為什麼很落後跟不上,於是成龍。

舉例來說,台北人從小享受最好的教育品質,念高中大學還不需要離鄉背井;政府分配最多稅收給我們,讓台北有最完整的大眾運輸系統與公園綠地;媒體集中在台北,這裡的生活一舉一動都是焦點;醫療資源特別豐富,看醫生很方便;台北就業機會最多,某些產業甚至南部沒有……台北具有種種的無形優勢,於是大家都想搬來台北住。

傳統習慣鼓勵我們,人生就是上班結婚生子買房,在市場鼓勵炒房產、政策也一路支持的環境下,台北房價一飛沖天,台北人瞬間身價暴增,而外地人根本無法到這裡生活。如果我們忘記這一切不是自己努力來的,而是台灣資源分配歪斜所賦予台北的特權,很容易就會反過來質疑:「咦,你們南部就是什麼都沒有,才沒人要去啊!」

所謂天龍人,指的就是「自然而然習慣高級生活,明明依靠社會恩賜,卻以為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果實,還看不起其他沒辦法成功的人」的心態。

如果只發展到這,天龍人還只是個人層面的心態驕傲而已,問題不大。但如果天龍人認為這些享受都是自己原本應得,以致於社會需要改變現狀的時候,天龍人卻悍然拒絕,還哭鬧著說「社會為什麼要虧待我們?」那問題可就大了。

所以身為天龍人,最重要的不是反駁「我才沒有那麼天龍!」而是先反省自己究竟占了哪些先天的好處,要怎麼改變這個狀況,努力回饋給更多人才是。

▎「天龍人/南部人」vs.「天龍產業/南部慘業」

「天龍人/南部人」的例子大家都可以了解,但如果套用這個模式來看台灣經濟,會不會發現也有一些「享受社會賦予的優勢而不自知,還反過來看不起其他產業」的天龍產業呢?

經濟學告訴我們,最簡單生產要素有三種:土地廠房、資金、人才,我們外加政府政策、匯率、租稅等條件,做為衡量產業天龍程度的標準。

天龍產業戰力分析:

  1. 圈地取得土地廠房容易度
  2. 融資取得資金便利度
  3. 學校教育為產業培養了多少人力資源
  4. 政策支持程度
  5. 租稅優惠程度
  6. 匯率協助程度

不用誰點破,看完天龍戰力表,想必大家都知道台灣的確是有廣受社會賦予優勢的「天龍產業」,以及爹不疼娘不愛的「南部產業」的區分了。

我們都時常看到天龍產業大老闆說:「服務業薪水本來就比較低!」

也會聽到天龍產業的工作者說:「誰叫你念文組,就是不像天龍科系有貢獻啊!」

天龍產業倒是很習慣評論別人:「你們那些(南部)產業本來就沒競爭力!」

我們自己更是覺得:「沒錯,畢業就是要進天龍業才最快年薪百萬!」

仔細想想,這些話根本和「你們南部就是什麼都沒有,才沒人要去。」「南部有星巴克嗎?」的思維如出一轍,不愧是產業之龍。

奇怪的是,比起天龍人遭到嘲諷的命運,我們反而認為天龍產業理應高高在上。你父母會為你身處天龍產業而開心,社會都認為天龍產業是台灣不可或缺的經濟支柱,又加強了各種資源都往天龍產業集中的趨勢。真要選,我還寧願不當天龍人,去天龍產業上班咧,就算鄉民抓到也酸不了我。

▎天龍們,別看不起其他努力的人

這篇文章不是抓靶來打,也無意批評產業政策,只想做出一點提醒──如果你身為天龍人,請思考自己先天所占的優勢,想想和你一起生活在台灣的其他人,有什麼方法能提升生活品質;而如果你身處天龍產業,也應該反思社會賦予自己哪些優惠,別看不起那些寧願背負先天不良的條件,也要在「南部」產業努力奮鬥的人們。

罵既得利益者的時候很痛快,但自己身為既得利益者時,常常是不自知的。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