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翔、王一奇/打疫苗後死亡和疫苗有沒有關係?因果判斷的規範預設 | 沃草烙哲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王鵬翔、王一奇/打疫苗後死亡和疫苗有沒有關係?因果判斷的規範預設

近日台灣開始大規模對年長者施打AZ疫苗,出現數起注射疫苗後死亡的案例。指揮中心表示,部分猝死案例經過解剖後,可確認死因主要跟心血管疾病有關,並強調:「因果相關還是要後續釐清,但目前並沒有看到說打疫苗之後,死亡的狀況是因為疫苗造成的。」 在同意注射疫苗與案例死亡間的因果關係需要明確的科學證據來支持的前提下,或許有人會進一步認為,如何藉由科學證據來建立因果關係是科學(家)說了算。

我們認為因果關係的斷定比以上的觀點稍微複雜,甚至涉及到規範問題。為了更明確的思考和討論,本文將藉由以下的假想情境來說明:1

假設張三有長期心血管疾病,接種疫苗的免疫反應對他來說心臟負擔過大,張三在注射疫苗後死亡。但這樣的免疫反應對於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不會有嚴重問題。張三接種疫苗後死亡,要歸因於他罹患心血管疾病,還是注射疫苗?2

反事實因果分析

主張死亡要歸因於心血管疾病的人,他的理由可能是:

(1)如果張三沒有心血管疾病,他就不會死。

主張死亡要歸因於注射疫苗的人,他的理由可能是:

(2)如果張三沒有注射疫苗,他就不會死。

就真實情況,(1)和(2)都需要嚴格的科學證據來支持其成立與否(王一奇,2021),但針對上述假想情境,為了討論起見,讓我們假定(1)及(2)皆成立。

(1)及(2)這種形式的語句,一般稱為「反事實條件句」。利用反事實條件句來定義因果關係,稱為「反事實因果分析」,它常被用於建立因果關係的論述。

反事實因果分析

事件C是事件E的原因,當且僅當:

(i) C和E是實際發生的兩個不同事件;

(ii)如果C不發生,E就不會發生。

(當 (i) 及 (ii) 皆成立,我們也說: E反事實依賴於 C。)

或許有人不贊同反事實因果分析,認為有反事實依賴關係,未必就有因果關係。這種人可能會主張:張三的死亡反事實依賴於注射疫苗,但不能歸因於注射疫苗。

兩件事之間有反事實依賴關係,卻不能將其中一件事歸因於另一件事,這種情況聽起來很怪,但其實很常見;例如台灣就常有「登山客亂丟菸蒂,引發森林大火」的案例,當這種案例發生,我們會說「森林大火的原因是登山客亂丟煙蒂」,但不會說「森林大火的原因是空氣中含氧」,即便在這種案例中,以下兩個反事實條件句都成立:

(3) 如果登山客沒有丟菸蒂,就不會發生森林大火。

(4) 如果空氣中沒有含氧,就不會發生森林大火。

然而,是什麼讓人們將森林大火歸因於登山客丟菸蒂,而非空氣中含氧?

完滿與不完滿的解釋

哲學家Hitchcock (2007)從因果解釋的觀點切入,指出 (3) 和 (4) 有個重要差別。

  • 登山客丟菸蒂提供了森林大火完滿的解釋:登山客丟菸蒂這件事就足以解釋為何發生森林大火,毋需再訴諸這兩件事以外的其他因素。
  • 空氣中含氧沒有提供森林大火完滿的解釋:單憑空氣中含氧,並不足以解釋為何發生森林大火。

Hitchcock認為,之所以有上述差異,是因為:

  1. 森林大火和空氣中含氧之間雖然有反事實依賴關係,但這關係是寄生於登山客丟菸蒂這件事:登山客丟煙蒂是異常事件,在登山客沒丟菸蒂的正常狀態,空氣含氧與否不會造成森林大火發生與否的差異。
  2. 森林大火和登山客丟煙蒂之間的反事實依賴關係,並非寄生於空氣中含氧這件事,因為空氣中含氧是正常狀態。在空氣含氧的正常狀態,登山客丟菸蒂與否會造成森林大火發生與否的差異。用登山客丟菸蒂來解釋為何發生森林大火時,通常也已預設了空氣中含氧,因而不需要再特別提到。

當反事實依賴關係是非寄生的,相應的因果判斷(例如「登山客丟菸蒂造成森林大火」)通常不會有爭議;當反事實依賴關係是寄生的,相應的因果判斷(例如「空氣中含氧造成森林大火」)一般人在直覺上常有分歧。關於寄生的反事實依賴是否可視為因果關係,Hitchcock持不可知的保留態度。

因果篩選

關於人們的因果判斷,Hitchcock提出另一個有趣的觀察:

日常的因果判斷通常只會針對異常事件詢問原因(及其解釋),而且異常事件必定會歸因於另一個異常事件。

「森林沒有火災」是正常事件,我們通常不會去問為什麼森林沒發生大火;但一旦發生森林大火,我們很自然會用另一個異常事件(登山客丟菸蒂)來解釋為何發生森林大火。基於這個觀察,Hitchcock對反事實因果分析提出以下修正:

首先,日常因果判斷中的原因和結果都是異常事件。因果判斷所依據的反事實思考,通常只會考慮「如果異常事件不發生,則會如何如何」(「如果登山客沒丟菸蒂……」),但不會去考慮「如果正常事件不發生,則會如何如何」(「如果空氣中沒有含氧……」)。3

其次,當某個結果E反事實依賴於數個不同事件C1,…,Cn時,人們不會無差別地將每一個事件C1,…,Cn都視為E的原因。相對地,人們只會挑選其中的異常事件作為歸因對象,但不會將E歸因於正常事件。雖然森林大火同時反事實依賴於登山客丟菸蒂和空氣中含氧,但我們只會將結果歸因於前者而非後者。這種「挑選異常事件作為歸因對象」的因果思維模式,稱為「因果篩選」。

因果與規範

如果要主張張三注射疫苗後死亡要歸因於心血管疾病而非歸因於疫苗,一個可能的論證如下:

(一) 張三有心血管疾病這件事,本身就足以完滿解釋為何張三注射疫苗後死亡。

(二)張三注射疫苗這件事,無法完滿解釋為何張三死亡。張三死亡和注射疫苗之間的反事實依賴關係,寄生於張三罹患心血管疾病(如果張三沒有心血管疾病,注射疫苗與否並不會造成張三死亡與否的差異)。

(一) 是否成立,留給讀者判斷。但即便 (二) 成立,是否就足以否定注射疫苗和張三死亡之間具有因果關係?

其實Hitchcock並未宣稱,當兩件事情之間的反事實依賴關係是寄生的,就一定沒有因果關係。在某些情境,並不排除寄生的反事實依賴為因果關係。考慮以下的例子:

謝哥有胃潰瘍的老毛病。某天謝哥空腹吃鳳梨後,發生胃痛。

在以上的情境,假設以下兩個反事實條件句都成立:

(5) 如果謝哥沒有胃潰瘍,就不會胃痛。

(6) 如果謝哥沒有吃鳳梨,就不會胃痛。

單從「謝哥吃鳳梨」這件事,顯然無法完滿地解釋為何謝哥會胃痛。同時,謝哥胃痛和他吃鳳梨這兩件事之間的反事實依賴關係也寄生在謝哥有胃潰瘍,畢竟對於胃功能正常的人,吃不吃鳳梨不會造成胃痛的差異。

即便謝哥胃痛和他吃鳳梨這兩件事之間的反事實依賴關係是寄生性的,但宣稱「謝哥吃鳳梨是他胃痛的原因」,似乎並不如宣稱「空氣中含氧是森林大火的原因」一樣怪異。關鍵的區別在於,一般而言,吃鳳梨不是什麼太特別的異常行為,但對胃潰瘍患者而言,空腹吃鳳梨卻是個特別的異常行為,它違反了胃潰瘍的飲食禁忌。

Hitchcock和實驗哲學家Knobe (Hitchcock & Knobe 2009)曾經指出,正常性是個涉及規範的概念,偏離或違反規範的事件是異常的,符合或不違背規範的事件是正常的。一般來說,作為正常性判準的規範主要有三種:

  • 規定性規範:要求、禁止、允許特定行為的規範,例如道德、法律、飲食和職業規範。
  • 統計性規範:統計眾數或平均值,規律性或經常發生的事情是統計上正常的,少見或發生頻率低的事情是統計上異常的。
  • 功能性規範:人造物或有機體的功能、目的和正常運作狀態。

亂丟菸蒂是違反規定性規範的異常事件,空氣中含氧是統計正常狀態。胃潰瘍是胃功能異常,也是統計異常。空腹吃鳳梨違背胃潰瘍患者的飲食規定,也是異常事件。因此,謝哥吃了鳳梨胃痛,可歸因於他有胃潰瘍,但也可歸因於他吃鳳梨,兩者皆為謝哥胃痛的原因之一。

疫苗致死嗎?兩個思考方向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張三注射疫苗後死亡,要歸因於心血管疾病還是注射疫苗,或兩者皆是原因之一?

讀者應該已經發現,一開始的假設情境和鳳梨案例有類似的因果結構。張三有心血管疾病和謝哥有胃潰瘍一樣,是統計異常也是功能異常。而問題的關鍵在於,張三接種疫苗,是像「空氣中含氧」的正常狀態,還是像「謝哥吃鳳梨」的異常事件?注射疫苗(或疫苗本身含有某種成分)是否偏離或違反某種規範?心血管疾病患者注射疫苗是異常還是正常事件?這個問題的結論,會影響到注射疫苗是否導致死亡的因果判斷,但我們將這個問題留給讀者自行思考。

針對以上的討論,我們指出關於因果關係的兩個思考方向:

第一、日常的因果判斷包含了規範要素。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接種疫苗後死亡,除了歸因於心血管疾病,是否也可歸因於疫苗?這個問題不只依據兩件事情之間的反事實依賴關係,也取決於「(心血管疾病患者)接種疫苗」是否為異常事件。注射疫苗和死亡之間是否有因果關係,並不只是單純的科學或醫學問題。

第二、基於規範的多樣性以及正常性判斷的脈絡相對化,因果關係可以成為論辯對象,因為人們針對某個事件之正常與否,往往會有分歧看法。這也說明了,「注射疫苗後死亡是否可歸因於疫苗?」為何可以是個爭議性問題。而這個爭議,並非解剖後發現死者有心血管疾病症狀,就可置之不論的問題。

  


  

  • 文:王鵬翔,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一奇,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 更多:WebFB

References

  1. 王鵬翔,王一奇,2021,〈寄生的反事實依賴與典型因果關係〉,《政大哲學學報》,45期,頁39-90。(連結1)(連結2
  2. 王一奇,2021,《因果大革命》,台北:三民(即將出版)。
  3. Hitchcock, C. 2007. Prevention, Preemp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Philosophical Review, 116: 495-532.
  4. Hitchcock, C. & Knobe, J. 2009. Cause and Norm.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6, 11: 587-612.
  5. Kahneman, D. & Tversky, A. 1982. The Simulation Heuristic, in D. Kahneman, P. Slovic, and A. Tversky (Eds.), Judge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1.

  • 針對本文中因果關係相關議題更細膩的討論,可參考王鵬翔 & 王一奇 (2021)。
  • 這個假想情境中所引發的疑問,來自於我們哲學界同儕何宗興教授的提醒。
  • 相關討論也可參見 Kahneman & Tversky (1982) 關於反事實可得性 (counterfactual availability) 的著名研究。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