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人口流動方式衝突最小? | Cheng Lap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哪種人口流動方式衝突最小?

圖/Ingimage
圖/Ingimage

自古以來,這世界的人口都不斷地流動著,不論是香港和臺灣,都是在近代經歷過大量人口流動的社會,不管是人口從外面流入,還是離開這些地方去別處。對於我們來說,人口流動是我們現世的重要記憶,與我們的生活和成長息息相關。只是,是否所有人口流動,性質都是完全一樣的?

最近有位朋友說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他並不認為我們可以把所有人口的移入或移出,都視為同一回事。因為人口流動一定有其原因,雖然我們習慣了,把所有的人口流動都說成是移民,這卻並不是事實。人口流動至少有三種不同的形式,第一種是難民,第二種是移民,而第三種,是殖民。

這比較貼近現實,不過他們三者的界線並不那麼的明確,畢竟他看的是那個人的主觀流動原因,目標和想法,而這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說,這三種心態是可以變換的,但絕不能無視這三種心態之間的巨大差異。

難民是因為某些地區與時代出現動盪而產生,當經濟和生命安全不再受保障,甚至出現大規模的飢荒、死亡、屠殺時,很多人即使不情願,也被迫去離鄉被井,走到一個較為安全的地方去。這些人就是難民,今天的敘利亞就是例子,這同樣也是香港大部份人口的源頭。

難民是被迫的,難民和他的故鄉,有很深的連結,渴求住在自己本來的家,對於新的土地,並沒有歸屬感,也沒有安全感,往往希望盡可能的賺錢,也許是保障自己的生存,也許是振濟自己的故鄉。在故鄉安全時就回去,難民永遠是過客,只是有些難民不知不覺的,在新地方活了幾十年,去到死的一天也無法回去。難民放不下自己的故鄉,是情有可原的,因為,他是被迫的。

對於香港和臺灣而言,我們應該很能體會這是甚麼回事。但難民的第二代,往往能夠在當地落地生根,因為他們不再有與上一代故鄉感情上的聯繫,只要難民的後代不在新社會刻意把自己區分出來,他們也不會有太大的心理隔閡。

第二種,是移民。移民是主動的,並不是在他們的故鄉活不下去,而是有理由覺得,他應該捨棄自己的故鄉和身份,去到另一個地方,在那邊建立新的家和新的身份。那可能是對新土地的好感,也可能是意識形態、信仰、或文化上的理由,總之,他們的特質,是決心要慢慢捨棄過去,融入一個新的社會,學習當地的語言、文化與意識形態。所以移民不僅是一種人口流動,也是一種自我改造的過程。

只是,並不是每人都成功,有很多人移民之後才發覺,自己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適應新的社會,就可能回流,放棄移民的念頭。而移民最好的結果,就是成為一個當地人,而被當地人所接受,最終豐富並擴張了當地的文化力量。

第三種,是殖民。難民是被迫而來的而不能捨棄過去,移民則是主動而來而嘗試捨棄過去。殖民卻是這樣的:他們主動過來,同時並不捨棄過去。殖民去到新的土地之餘,也盡可能保持自己在舊土地的權益,同時建立在祖國與殖民地的關係網,並很可能在祖國擁有收入、資產,甚至權力,

這些東西,往往使他們有凌駕於當地人的優勢。他們在本地劣境時,也可以退回自己的祖國,但是本地人則退無可退。這也使他們把自己過去的生活方式,盡可能原封不動的搬到殖民地。如果他們擁有權力和財富的話,甚至會發展到驅使當地人在語言,文化,甚至制度上遷就自己,並盡可能利用祖國的人事力量,獲得當地的土地權利或公職,成為當地的權貴或既得利益者。看不起也不想學習當地的文化,甚至產生鄙視當地文化的想法。

這在歷史上比比皆是,例如諾曼人征服了英格蘭,他們長年不說英語,並認為英語是一種粗俗的語言。或者早期英屬香港時,很多白人都只是活在他們在半山的俱樂部,而對於底下居民的生活毫無興趣。

殖民主義之所以被批評,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殖民意圖改造當地社會的行為,往往會遭到反抗,他們往往有部份成功,再加上對於在地文化的排斥,使社會被割裂,殖民者會認為割裂的原因是本地人不願意被同化,而本地人則會覺得是殖民地把自己視為次等文化。而當殖民者取得公共預算和公職,染指本地的傳媒與教育想要強化同化政策時,這種情況就會變得更嚴重,因為本地人會因為後代開始失去原有的傳統與文化,而感到憤怒。最後在征服者弱化時,引發長期的衝突和內戰,甚至恐怖主義,這在歷史中,有極多的事例。

無疑,如果我們希望人口流動不致於產生惡果,「移民」應該是最少衝突,最應該鼓勵的心態,但這並不是在名字上這樣說,就可以達致的。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