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姝蓉/「她看起來很幸福」?我們對女性人生的想像,依舊充滿侷限 | 獨立評論在天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陳姝蓉/「她看起來很幸福」?我們對女性人生的想像,依舊充滿侷限

日本知名女星竹內結子於9月27日自殺過世,享年40歲。 圖/竹內結子IG
日本知名女星竹內結子於9月27日自殺過世,享年40歲。 圖/竹內結子IG

竹內結子自殺的新聞發布之後,我的感覺非常沈重。回想上一次三浦春馬過世時,我從網路上讀到新聞,可以很快感受到他想符合別人期待,而總是呈現陽光的一面,但這次好像不一樣。

經過幾天的沈澱,我意識到竹內結子與我有些類似的處境,使我對於她的離世,更覺得感慨和難過。

比如,我們都是中年女性(40歲以上)、必須為了育兒而中斷工作(我曾經為了育兒,當了十年的全職主婦)、對自己的生涯該如何發展而感覺焦慮,其中也包括中斷工作後重回職場能否順利發展的不安。

讀新聞的時候,我看到新聞寫她「去年才和小五歲的男星中林大樹結婚,並在今年1月再生一子,外界一直認為她找到第二春,過得相當幸福」,對這樣的描述特別覺得敏感。其一是「結婚生子似乎代表著幸福」、其二是「這是外界的感知,而非本人的描述」。

對這樣的描述,我並不認同。但往下書寫之前,我必須先說明,以下觀點是我因著不認同這兩段新聞內容所採取的論述,並不等同竹內結子的經驗。

竹內結子2004年主演電影《現在,很想見你》,成為她的大銀幕代表作之一。 圖/《現在,很想見你》
竹內結子2004年主演電影《現在,很想見你》,成為她的大銀幕代表作之一。 圖/《現在,很想見你》

結婚生子,就是女人幸福的歸宿?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俗諺,好像也呼應了新聞內容所強調的,如果嫁對了人,女人就是幸福的。這反映了幾個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女性必須結婚、女性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女性不被允許太有能力。

女性必須結婚,代表單身(包括沒有結婚或離婚)的女性無法透過自己的存在得到幸福,必須依靠另一個男性以及子女的成就。在這樣社會價值的前提下,使女性只能投注心力在先生和子女身上,甚至變成一種控制,好讓自己得到所謂的「幸福」。

需要依賴他人才能得到幸福,帶出另一個對女性的設定:女性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雖然現在女性婚後已經不再需要冠夫姓、且可以保留自己的名字(而非像從前那樣只被稱作「X氏」),但女性常常需要延遲甚至放棄自己的需求,被期待成為那個「背後默默支持的人」。即使難以得到相對應的肯定及成就感,卻被認為只有這樣才是通往幸福的道路。

而女性被視為沒有能力,或者不被允許太過展現能力,是另一個女性幸福的緊箍咒。在工作上叱吒風雲的女性,常被以「老處女」、「老姑婆」這種帶有性別歧視的字眼稱呼,或是「妳工作能力這麼強,一定沒有結婚吧!」好像意味著女性自身並沒有追求職場成就的需求,而是因為無法得到「結婚生子」的幸福,才不得不轉向職場!

我並不想否認親密關係和養兒育女所帶來的幸福感。當回家時有軟軟的幼兒撲上前來緊緊抱住自己的時候,是十分美好而不想放棄的時刻。但我也必須說,我常常在煮飯和料理家務的時候思緒遠飄,想著我還要這樣在家裡待幾年?而我的同學、同事們這時正在前進。那內在的焦慮,總是在夜深人靜時讓人惴惴不安。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俗諺,好像也呼應了新聞內容所強調的,如果嫁對了人,女人就是幸福的。示意圖。 圖/路透社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俗諺,好像也呼應了新聞內容所強調的,如果嫁對了人,女人就是幸福的。示意圖。 圖/路透社

別人眼中的幸福,真的是幸福嗎?

在性別的議題之外,另一個讓我敏感的描述是「外界一直認為她很幸福」這句話。

一如古人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經典中的這段爭論,莊子強調自己是真的知道魚在水裡悠游、非常快樂,但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這是一種投射。也就是說,莊子自覺能夠悠閒自在,是快樂的事情,因此當看到魚的時候,就覺得魚如同自己想像的一樣快樂。

女性透過結婚生子而得到幸福,有先生、小孩陪同放閃令人羨慕,這種集體的社會價值觀是多數人所想要追求的。因此當看到竹內以這樣的形象出現在螢光幕前,便會覺得「她很幸福」。這現象不僅出現在藝人的報導,在臉書、推特、IG等社交傳媒盛行的情況下,每個人的生活都大量被這種「別人看起來很幸福」的圖文所淹沒,並引發自己可能「沒那麼幸福」的焦慮。

我曾經問過一些朋友,是否會把自己覺得困擾(不到挫敗或悲傷)的事情公開貼文?多數得到的訊息是「不會」。即使有,也是輕描淡寫地帶過近日的林林總總,還要特別聲明「現在我已經走過那些了」。這樣的現象,會使得人常常覺得只有自己正在經驗種種哀傷困頓、其他人卻總是過得很好的孤獨感。

但弔詭的是,如果多數人都是這樣想,你如何能相信這張「看起來很幸福」的照片或貼文,是她生活的全貌,而不只是一種幸福的表象?而莫名的是,大家不僅相信,還努力於創造讓自己看起來也很幸福的情境。

女性透過結婚生子而得到幸福,有先生、小孩陪同放閃令人羨慕,這種集體的社會價值觀是多數人所想要追求的。示意圖。 圖/法新社
女性透過結婚生子而得到幸福,有先生、小孩陪同放閃令人羨慕,這種集體的社會價值觀是多數人所想要追求的。示意圖。 圖/法新社

被社會所定義的幸福人生

回到竹內的新聞報導,在沒有遺書、且事前沒有徵兆的情況下,大家推論是產後憂鬱症。我不否認這個可能性,但為何沒有人思考:結婚生子加上中年離開職場,是否也可能引發竹內的中年危機焦慮呢?

在新聞描述裡,出現一種「已經這麼幸福了,為什麼還會輕生」的喟嘆。彷彿個人生涯的失落,對女性而言並不存在著巨大的打擊。人們似乎並不認為,是結婚、生產加上疫情,必須重新適應家庭關係、育兒的負荷,同時又失去工作的成就感1,才使得這位在日本演藝圈有著亮眼表現的女藝人,產生了憂鬱、輕生的念頭。畢竟,她還有著幸福的家庭啊,不需要為了工作的變動而那麼難過不是嗎?

但,你/妳不是她,你又如何能知道這樣的失落,對她而言有多憂鬱呢?每個人的感受都是獨特的,沒有人能評價他人是否「應該」有這樣的情緒。

但願讀到這篇文章的您,願意重新檢視一下自己對性別、對家庭、對幸福的想像,給女性(尤其您本人就是女性時)多一點自由的空間、少一些社會價值的框架。老天爺賜予女性生育的能力,不等同於女性只能為家庭和子女而活。女性值得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生涯、以及自己所定義的幸福。

(※ 作者:陳姝蓉,明如身心診所諮商心理師、彰師大輔導與諮商博士、兩個孩子的母親。個人網站:滋心空間。本文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獨立評論》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結婚和迎接新生兒分別在「生活事件壓力量表」的重大壓力事件排行中位居第7和14名,壓力分數分別為50分和39分。因為各種原因失去工作,可以類比為「被解僱」的事件,位居壓力事件排行的第8名,壓力分數為47分。與結婚不相上下。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