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職天皇」金田正一逝世:400勝神話背後,武士般的自律精神
日本職棒一代名投金田正一,在10月6日因急性膽管炎併發敗血症過世,享壽86歲,讓日本棒球界甚感悲傷。綜觀其一生,職棒生涯累積400勝、365場完投、超過5500局投球與4490次三振,基本上已經是不可能被打破的神話。
日本棒球界過去更有人稱金田正一為職棒界的「天皇」,來歌頌他在職棒樹立的各項指標。一生享有無數榮耀的金田,絕對是偉大球員中絕佳的自律代表。
1933年出生於愛知縣鄉村的金田正一,本名金慶弘,是在日朝鮮人第二代。父母親在日本統治朝鮮半島時,從慶尚北道的尚州與大邱渡海而來。他的棒球天份,從孩童時期便開始展露。金田正一曾說,他小時候會頑皮地用小石頭打電線竿上的鳥,想不到就真的就打下來了。而當時許多朝鮮人渡海到日本內地,不外乎是為了求生活,更有甚者是被強行徵召勞動;金田正一的父親便為一例。
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後,許多在日朝鮮人迎來解放的喜悅,等不及快點回到祖國。但隨後,美國與蘇聯分別扶植了南北韓政權,開始走向內戰邊緣,日本也在美國接管後進行教育改革。1948年,金田正一就這樣從唸到一半的舊制名古屋電氣學校,因應新制實施而被編到享榮高等學校。
第一年該校雖打進甲子園,不過高一的金田正一只能坐冷板凳,隔年升上高二,享榮的戰績更是差強人意,在春夏甲子園縣大賽就提前打包回家。
奔走野球的原點
金田正一的棒球路,受到享榮棒球隊總教練芝茂夫影響很深,金田正一的體能訓練與自律精神便是受其影響,生前不僅說芝茂夫是他「奔走野球」的原點外,也說芝是「讓他從頭到腳都欽佩的人」。
1950年3月,國鐵燕子隊(現養樂多燕子)成立,當時借用國鐵名古屋八事球場練習的享榮,讓金田的才華被國鐵球團看見,總教練西垣德雄更親自拜訪金田家,希望將屆高三的他,未來能替這支新球隊效力。
在隨後的夏季甲子園愛知縣預選,他一路打到準決賽,雖然以1比2敗給一宮高校,但身為王牌投手的金田正一,此時做出休學決定,直接加入國鐵燕子。而拿到簽約金後,他買了一部二手卡車給做工的父親,希望能分擔家計。
不巧的是,同年6月底韓戰爆發,讓許多一心返回祖國的朝鮮族就此打住。金田家是否受韓戰影響而留在日本不得而知,但金田正一就在這樣詭譎複雜情勢下,開啟他的職棒生涯。
金田投效職棒後,第一場後援登板就被敲再見安打,不過金田不愧是高校王牌,依然受球團重視並加入先發輪值陣容。雖然8月才正式投入職棒賽場,卻在菜鳥年就拿下8勝,還創下17歲2個月最年輕擊出全壘打的日職紀錄(至今仍是)。接著更在隔年拿下22勝,並以18歲之姿投出無安打比賽。之後,他更連續14年,每季都豪奪20勝以上,十分威猛。
一直到1964年結束後,金田轉隊到讀賣巨人,國鐵也在隔年賣給產經,金田在國鐵的15年間當了10次開幕戰投手。從創隊到轉賣,金田為了幫助國鐵這隻弱隊,也吞了不少敗,前隊友佐佐木重德就說:「國鐵根本就是金田的一人球隊」。
剛猛的快速直球、犀利的滑球等,讓金田正一生涯狂賞打者吃K。但為了維持體態,金田也有其自創的身體調養法。
棒球科學黎明期
在早年棒球科學尚未普及之際,金田正一不像現在職棒有營養師與體能教練輔助,為了維持高強度的賽事與拿出好表現,他自己也摸索出一套自我訓練與飲食調養的方法。
首先在訓練方面,金田非常注重下半身訓練,他曾說:「下半身沒訓練好的投手,場上一碰到失分危機,投球質量就垮了。」選手時代的他,給自己的練習菜單極其嚴苛,跑步量更是超乎常人。金田認為,下半身都練不好的人,別談什麼投球練習。
如此嚴格的訓練,源自他身處的戰爭時代背景。二戰結束後,金田家為了收購各地的物資口糧,父親常差遣他拉著二輪拖車出去跑,久而久之訓練出穩固的下盤。
跑步幾乎是金田的人生功課,即便在選手生涯後期的巨人隊,他仍是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跑步加衝刺,投球練習結束後下午繼續跑步,對於下半身的訓練異常執著,連「巨人先生」長嶋茂雄都驚嘆不已。退休後,金田仍舊維持跑步習慣。
此外,在營養方面,當年運動營養學乏人問津,他常一人去超市採買食物。金田認為「職棒選手不吃好一點不行」,所以會用上當時堪比上班族一個月的薪水購買食材。
但金田所謂的「吃好」,並非大魚大肉,而是不外食亂吃、不暴飲暴食、力求均衡營養。金田的菜色幾乎都自己一人打理,也會邀隊友一起吃。除了壽喜燒、相撲鍋外,韓國媒體曾報導,他會做母親教的蔘雞湯鍋,幾乎成為隊友的必點菜色。
傳說中,國鐵時代的金田曾在鹿兒島春訓時,自己帶鍋碗下廚宴請隊友,結果後來要去銀行領200萬時,因當地小銀行存款不夠,還從鹿兒島市區開一輛現金運鈔車過去,只是為了讓隊友跟他都吃好一點。在那個大學生畢業起薪不到1萬日幣的時代,金田領的是全隊最高薪100萬,他也負起照顧隊友的責任,還曾花大錢買當時珍貴的外國礦泉水請隊友喝。
保護黃金左手
選手時代的金田,對自己的左手也有許多保護措施,比如抱小孩絕對不用左手、睡覺時一定用許多護具把左手包好、家裡不吹冷氣只開電扇、場上打架時用右手揮拳。平常出門絕不開車,而是自聘司機,因為開車會「消耗手的神經傳導」,坐車時也絕對坐車右後方,因為坐左後方「冬天開車門會冷到左手」(日本是右駕),刮鬍子怕割傷手指,也不用剃刀,而是買當時很貴的電動刮鬍刀。
要做到這樣的自律並不容易,尤其6、70年代的日本棒球界環境相對複雜,優秀的選手經常受邀去黑白私人場合飲酒作樂。金田正一雖然交友廣闊,卻也潔身自愛,甚至連菸也不抽,認為會嚴重影響肺活量,看到隊友在休息區抽菸也會加以喝叱。
縱使金田時常給人霸氣、易爆怒等印象,不過在當時棒球科學的黎明期,金田為了保護自己,衍伸出一套現代科學中沒有的、武士般的養生方式。
就如同本賽季後將退休的中職球員彭政閔,他也是選手時期極度自律的代表之一,讓23號背號成為傳奇。金田當年選擇的34號背號,後來也被巨人隊退休,不過金田曾笑說,他選34號只是湊巧,畢竟當年國鐵成立時一度還不滿30人,很多背號都可以選。但他後來覺得跟34號有緣,就一度穿到當上羅德隊總教練,他笑說,「34號是我養出來的!」
直到最近30年,現代的棒球科學、統計學跟營養學蔚為風氣後,才能了解當年金田正一是在相當自律的狀態中,實踐自己獨特的「選手調理法」,無疑也是現代版「自己投資自己」的最佳範例。
創下日本職棒至今難以超越的天皇障礙,且終生秉持熱血自律精神的「上古神獸」金田正一,到了生涯最後一刻,還是瀟灑地走下人生的投手丘了。他所留下如神話般的野球故事,足以讓後人緬懷與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