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山人 文章列表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城市山人

城市山人

居於城市的我愛爬山,也愛寫山,但不是自然景物與行程紀錄,而是山與人的關係。山友斜槓作家,著有《登一座人文的山》。

共發表 30 篇文章
嘉明湖「二度沉淪」:商業化失控的替代路線戒茂斯
如何安全完成登山行程?「一日畢羊縱走」死亡山難的省思
「登山女神」曾格爾爭議始末:讓台灣看到世界的一堂課
「郊山之王」劍龍稜何去何從?一段繩與人的故事
立法登山禁止「炊煮」,曝露出政府管理手段的粗糙
山難、山屋與觀光:能高安東軍的死亡與登山環境反思
沒有配套的「山林解禁」,只是另一波亂象的起點
登山大國,必是山難大國:我們應以「平常心」面對山域事故
山難要救還是不救?北美第一高峰「有條件」的救援抉擇
百公斤的難題:台灣不需更多神人揹工,而是山域運補直升機
台灣登山教育的今與昔:一場提升安全意識的長期抗戰
失聯事件的反思:「協作」是登山隊伍的一份子嗎?
法官的死亡山難啟示:學會「預防勝於求援」的正確態度
開放山林三周年:列管台灣商業登山團,觀光局責無旁貸
免費的陷阱:為何廉價的山域活動,是保育與遊憩的雙輸?
避難山屋,誰來避難?走向「服務型山屋」的改革之路
無痕山林轉身後:「小白花」與他們的產地
登山商業團管理之始?透視山域活動定型化契約草案的影響
人人皆可為登山客:戶外活動大眾化,教育與列管應雙管齊下
「迷途」的台灣山域嚮導制度:無商業定義下的犧牲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