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有忠/團結或對抗?疫情恐慌下,全球「民族主義」死灰復燃
(※ 文:沈有忠,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全球肆虐,已經造成百萬計的確診以及超過十萬名的死亡案例,堪稱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災害。
而在病毒擴散的當下,各國忙著防疫的同時,另一種人為的病毒也悄悄的死灰復燃,那就是對抗、排外形式的「民族主義」。
疫情肆虐下,歐洲統合蒙上陰影
這一波民族主義的死灰復燃,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以歐洲為例,在難民、歐債危機的衝擊下,歐洲興起了反整合的浪潮,英國脫歐是一個高峰。當下新冠病毒在歐洲迅速擴散,也牽動了南歐國家再次出現被歧視的心理狀態。
就心理上的認同感來說,新冠病毒的擴散讓歐盟各會員國迅速回到「母國認同」而非「歐洲認同」。儘管歐洲執委會在4月9日發布了多達23點因應新冠病毒的呼應與具體措施,包括金融穩定、貨幣紓困、臨時預算……等,但已有許多媒體分析,這一波的疫情擴散,在歐盟製造了心理上的矛盾,那就是主權國家面對重大安全問題時,仍舊會恢復自我優先的保護主義。
舉例而言,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針對疫情的傷害,提出發行新冠債券(coronabonds)或歐元債券的方式來減輕經濟壓力,但被德國明確拒絶。媒體轉述,許多義大利人感到被德國與歐盟拋棄,媒體引用了義大利對德國拒絕紓困的民調顯示:「70%的義大利受訪者表示,德國是在『絞殺』義大利,連傳統親歐政黨在內的各政黨都認同這個看法,只有16%的人不同意。」
不僅如此,受到病毒蔓延的影響,歐盟各會員國各自展開獨立的防疫作為。因為病毒擴散是透過人際交往與流動,因此限制社交行為、管制人員流動成為最常見的防疫作為。
對歐盟來說,去除邊境管制原本是一項成就,但先是受到難民衝擊,現在又受到病毒威脅,各會員國紛紛恢復了邊境管制,希望藉此來控制疫情傳播。包括德國在內,許多歐盟會員國在日前都對疫情險峻的地區恢復了邊境管制。
德國在3月16日開始,恢復了對法國、奧地利、瑞士、盧森堡和丹麥的邊境管制措施。2020年3月26日,本來是申根協定通過25週年的紀念,但如今在病毒擴散的威脅下,反而恢復了臨時的邊境管制,國家與民族主義的恢復,讓歐洲統合蒙上陰影。
因病毒而起的民族主義式對抗
另一方面,在美、中之間,川普總統當選後,對中國崛起改採圍堵的策略,在區域安全上,印太戰略劍指帶路倡議;在經濟議題上,美中貿易戰更是牽動全球經濟的緊張狀態。到今年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中國與美國陸續受創,兩國更是在國際輿論以及國際組織(WHO)上掀起民族主義式的對抗。
從病毒起源的陰謀論、防疫成效、醫療外交、國際組織的影響力……等,都成為美、中兩強競爭話語權的議題。在輿論戰過程中,出現了刺激民族主義、極化與民粹化政治的趨勢。
而這個現象,甚至連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都公開以膚色來炒作話題。在這背後,民族主義蠢蠢欲動,彼此之間從官方的政策對立,深化到社會之間的衝突與不信任,從自我的保護主義,擴張到指責與攻擊對方。
團結對抗疫情而非對抗「異族」
回到台灣,兩岸關係的緊繃與不信任其來已久。這一波的新冠病毒也再次成為兩岸角力的議題。
台灣因為超前部署,防疫成效斐然,現在更往外輸出防疫經驗以及醫療物資,爭取更大的國際空間。而中國顯然不樂見這樣的情況,因此後續會有什麼樣的反制作為,也值得關注。
在醫療外交的過程中,兩岸的緊張情勢將會更險峻,台灣的本土認同不斷升高,這一波病毒的擴散下,台灣社會助長出更強的「反中情結」。北京如果仍舊無法用同理心去思考台灣的民情發展,在國際上仍舊用一貫的態度強壓台灣,對台灣社會這種反中式、去中化的民族主義而言,恐怕是加材添火。
疫情帶來恐慌,恐慌的心理效應可以帶來團結。但團結對抗的應該是病毒,而不是其他的國家或「異族」。疫情終將結束,如果民族主義的火苗順勢燃起,帶來的傷害將更勝於病毒,值得我們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