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有忠/選前謙遜,選後跋扈?罷韓成功的「政治道德」啟示 | 特約作者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沈有忠/選前謙遜,選後跋扈?罷韓成功的「政治道德」啟示

罷韓投票結果出爐,高雄市長韓國瑜成為史上首位被罷免的縣市首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罷韓投票結果出爐,高雄市長韓國瑜成為史上首位被罷免的縣市首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 文:沈有忠,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我國憲政史上第一位民選直轄市長罷免案,在6月6日順利舉行完畢。高雄市長韓國瑜在超過93萬高雄市民投下同意罷免的選票後,將交出市長一職。本次同意罷免的選票,甚至高過韓國瑜當初當選市長的票數,罷免的正當性極高,無庸質疑。也希望隨著罷免案通過,韓國瑜在2018年像海嘯一般的「韓式選風」——也就是民粹式的選舉方式——能隨之落幕。

這場罷免案,不只替台灣的民主與選舉再立下里程碑,也值得我們重新省思民主競爭中的政治道德,並且提醒了所有民選的政治人物在面對權力時,不要「吃碗內看碗外」,而是要以更負責的心態,面對讓你取得權力的這些選票。

「政治道德」終受選民檢驗

這場罷免案可以說是重新形塑了選民對政治道德的期望。韓國瑜在2018年創造了席捲全國的選舉氣氛,選舉口號是簡潔易懂的、選舉政見卻是花俏華麗的;一方面在選民面前打造庶民的形象,另一方面卻仍沉浸在權與貴的現實裡。

從高雄市民「求變」與「希望」的呼聲中,韓國瑜拿下了市長寶座,短短幾個月後,還沒努力實踐對選民的承諾,卻一腳踏入總統選舉中。面對權力的誘惑,完全無視毀信背諾帶給高雄選民被背叛的感覺,以及隨之而來的憤怒。

不僅如此,更負面的影響在於,韓國瑜在總統選舉的過程中,仍想沿用市長選舉的話術和策略,維持包裝後的庶民形象,高舉空洞、華而不實的政見,面對競爭對手採取極化、挑動支持者仇恨情緒的動員方式。這種極化選民、煽動情緒、非理性的謾罵與攻擊,讓民粹的選風達到極致。

韓國瑜在這兩年半接連的三場選舉,掀起了一場政治的海嘯,來得快又猛,造成傷害後,也終究會退去。整體而言,這場罷免案對台灣的民主發展可以用「短空長多」的效應來形容。短時間內,韓粉情緒上的崩潰必然在同溫層中持續發酵一陣子,社會上的對立與不信任,甚至會延續到市長補選。但長期來看,罷免順利通過仍舊帶給政治人物與公民,對參與民主政治更多的啟發。

對政治人物而言,信口開河、不負責任的競選支票和話術,終究要面對檢驗,而迷戀權力,毀信背諾,只想著更高權位的政客,終究也會付出代價;對選民而言,證明了經過選舉託付出去的權力,一樣可以再由罷免收回來。

政客在選前謙遜,選後跋扈;選民在選前被捧著、選後被糟蹋,這樣的角色與關係,也因為這場罷免的成功將被重新定位。政治人物在以前跨過選舉這一道坎,就高枕無憂,但這次罷免案告訴他們,如果不能負起責任,選後輕視甚至踐踏民意,就可能面對隨之而來的罷免。

千錯萬錯,我沒錯?罷韓給政治人物的警惕

韓國瑜在投票前呼籲支持者不出來投票的時候,大概就已經預期到罷免的結果,因為罷免案不是只有25%的形式門檻,還需要同意票高過不同意票的實質門檻。韓國瑜若不是認知到支持者已經少於贊成罷免者,為何要「蓋牌」,自我放棄實質門檻呢?韓國瑜的反罷免策略,就是拉低投票率,一方面降低罷免案的正當性,另一方面可以把所有不投票的選民歸類為支持者,其中當然也包括本來就不會去投票的政治冷漠者。

是以,在罷免票數尚未完全開完的時候,韓國瑜公開的發言中,不斷強調一年半前的89萬票,然後再強扯130萬未投票的選民是支持者。但是如果真有130萬的支持者,韓國瑜也就無須「蓋牌」了。

韓國瑜對罷免案提出的發言,仍舊是一種「千錯萬錯,我沒錯」的態度,意圖操弄89萬票的正當性,甚至勒索130萬未投票選民的立場,不自我反省,將罷免結果解讀為對手的抹黑來卸責。結果,罷免案以將近94萬票通過,超過了當初韓國瑜在市長選舉的得票數,正當性毋庸置疑,公民團體對這種不負責任的政客予以反撲的力道,也遠超過想像。

罷免過後,國民黨和全體民選的政治人物——也包括民進黨和其他政黨——應該要反省的是,為何2020年的兩場選舉,韓流退燒得如此之快。如果政治人物只是想著情緒動員、不能認真負責的面對選民,就等著淪為下一個韓國瑜!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