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立/脫歐與抗中「雙殺」下,CPTPP成英國經濟突圍希望?
(※ 文: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英國脫歐已是毫無新鮮感的舊聞了,人們早被日復一日進展甚微的談判磨去興趣,直到強生(Boris Johnson)如願以償當選英國首相,逐一克服他的前任所達不到的事:長達三年半糾纏不清的各種脫歐版本,居然讓強生以「搞定脫歐」(Get Brexit Done)的競選口號,成功於去(2019)年贏得提前大選,甚至大選結果還創下保守黨長達30年以來沒有過的好成績;八天後新國會同意強生的脫歐版本。
不過好景不常,2020年1月29日歐洲議會不情願的以壓倒性多數批准脫歐協定之後,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開始肆虐英國,使英國成為歐洲疫情重災區之一,確診與死亡人數排名世界第三。不僅強生自己住進加護病房,甚至雙方的退歐談判代表巴尼耶(Michel Barnier,歐方)與佛羅斯特(David Frost,英方)都感染病毒,談判進度嚴重落後。
歐中「雙殺」下的英國
未來正式脫歐後,佔英國出口最大比例的市場可能不再是歐盟。從數據來看,在2012年至2014年之間,英國平均向歐盟出口的商品略多於50%,到2019年此數字下降到43%,在出口數額逐漸萎縮下,中國市場遂成英國寄予厚望的下一個市場。因此,當美國無論如何施壓英國政府不得加入亞投行,或是要求英政府禁止華為參與英國5G建設,都沒有成功。
然而,新冠肺炎與港版國安法改變了倫敦的看法,特別是後者更引起英國社會舉國譁然,紛紛要求政府「挺港人」,善於順應民心的強生,也同意300萬持有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passport)的港人,可以延長在英國居留達一年的時間,有利後續申請入籍英國。對此,中國的激烈反應可想而知,其外交部在5月29日批評英政府的做法違背承諾及違反國際法,中國駐英公使陳雯更威脅英國勢必為此「付出代價」。
對英國來說,不僅脫離歐洲單一市場,放眼中國市場的計畫也難以樂觀,對此「雙殺」困境, 英國該怎麼辦?
英國選擇CPTPP的原因
此時,日本所主導的CPTPP遂成解救英國貿易的A計畫。CPTPP全名是「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原本是歐巴馬時代推動太平洋兩岸國家的貿易協定,美國在川普上任而退出後,日本仍繼續全力推動,順利於2018年12月30日生效,第一輪批准的成員國有墨西哥、日本、新加坡、澳洲、紐西蘭、加拿大、越南等七國,占全球GDP之13.6%。而英國已於6月17日宣布,將尋求加入修訂版的CPTPP。
英國國際貿易大臣特拉斯(Liz Truss)認為,加入CPTPP將有助於英國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並能夠支持所有英國企業。其實,稍微分析這七個國家,即可了解為什麼英國是選擇CPTPP,而非中國所主導RECPT。
第一,新加坡、澳洲、紐西蘭、加拿大都是大英國協成員,原本就與英國關係緊密,經貿往來頻繁;第二,加入CPTPP可以通過墨西哥與加拿大進入美國市場,而美國市場是英國出口第一大國,目前英美協定版本並無人員自由往來,但是美加貿易協定可以;第三,這七個家只有越南的經濟發展程度較低,英國不會因為開放市場或降低關稅而過度衝擊本土產業與企業。英國的選擇,說明參與區域貿易協定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必須配合自身的產業結構與條件做出最適考量。
即便新冠肺炎重創英國經濟,強生仍堅持脫歐時程不變,在無協議脫歐下,英國可能將以WTO標準與歐盟維持貿易往來,因此雙邊的FTA與多邊的CPTPP就成為英國的戰略選擇。
擺脫歐盟與中國市場的雙殺是一個艱苦的挑戰,必須強化貿易與投資、增進經濟安全,以促進英國成為國際貿易樞紐,並不是沒有機會。當全球化的形式因新冠肺炎而改變,已開發國家的經貿,將會更依賴金融與科技的結合。
貿易協定不是萬靈丹
事實上,脫歐不會導致英國貨物完全無法銷往歐盟,而中國佔英國的出口更只有3.5%,一味的唱衰英國的未來並不明智。從柴契爾夫人時代開始的國家經濟轉型,走向去工業化,將自身打造成以服務、金融、科技與教育產業為主國家,內需消費與貿易都佔其GDP的比重高達六成。
因此,加入日本主導CPTPP,重點在於強化英國的出口強項:機械、運輸設備與貴金屬,這些佔了出口的35%。根據CPTPP協議,工業產品關稅在加入之後,有九成會立即零關稅。更重要的是,CPTPP致力於降低技術障礙,對於英國擁有成熟的國際法規、制度與產品更是有利。
英國的經驗,反映出台灣社會長期以來對加入區域或是自由貿易協定的迷思。各界經常批評台灣經濟被邊緣化或已窮途末路,卻又無視以台灣的人口與市場規模,貿易量卻是世界的第17名,是相當不錯的貿易成績。
事實上,我們的中小企業因台灣很有限的區域或是自由貿易協定而受到另類的保護,當我們在盛讚南韓的貿易自由化,也別忘了其經濟結構過度傾向跨國企業,造成更大的貧富差距。自由化不是只是能夠把東西賣出去而已,更要打開自家門鼓勵競爭。各界呼籲政府要排除萬難加入各式貿易協定,另一方面卻又要拒絕核食與瘦肉精,根本是緣木求魚。因為就日本與美國的角度,核食與瘦肉精不是食品安全,而是貿易障礙。
在疫情過後,全球供應鏈面臨全面重組,CPTPP絕對是對台灣最重要的區域協定,應該排除萬難勇於加入,進行產業調整與法規國際化。但別忘了,貿易協定並不是萬靈丹,很多加入各式協定與簽署FTA的國家經濟表現並不好。
關鍵在於產業競爭力與政府效能,否則,產業不具競爭力,產品賣不出去,還造成內需市場被外國企業佔領的雙輸局面。新全球供應鏈時代,市場與國家必須分進合擊,才能在後疫情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