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瑞霆/都更下的湳仔福興宮:「湳」與板橋城外庄頭史 | 特約作者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顏瑞霆/都更下的湳仔福興宮:「湳」與板橋城外庄頭史

湳仔福興宮舊貌,已於今年3月拆除。左邊廟宇為廟中廟,是開基石廟所在之處;右邊廟宇為擴建者和管委會辦公室所在處。 圖/作者自攝
湳仔福興宮舊貌,已於今年3月拆除。左邊廟宇為廟中廟,是開基石廟所在之處;右邊廟宇為擴建者和管委會辦公室所在處。 圖/作者自攝

(※ 文:顏瑞霆,台藝大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南藝大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

清代咸豐五年(1855年),當時漳泉械鬥嚴重,板橋林家遂募資建城以抵禦衝突。而板橋城外有一庄頭,是通往浮州的交通要道,那便是湳仔庄。

湳仔庄是個福佬客家庄,以江姓客家人居住為主,近年來受到都更威脅,原本古老的庄頭已在時代變遷中逐漸替換成現代鋼筋水泥建築,也發展出著名的湳雅夜市。庄頭中富含文史價值的地方,僅剩湳仔福興宮和江家古厝而已,如今再面臨都更計畫,文化資產和夜市生意都大受影響。

湳仔庄與福興宮歷史

2017年建商開始辦理都更程序,湳仔庄核心區域受到牽連,原先江家古厝將拆除,所幸在文史團體的極力奔走下,最終得以保存。湳仔福興宮則表示願意遷廟,最終從湳雅西路一段遷到湳雅西路一段174號,雖說相距幾十公尺而已,但卻無形中破壞了廟宇與土地相互的文史脈絡,也就是土地公依著河岸來守護河道和居民的無形關係。

湳仔福興宮的創立年代,可藉由廟碑追溯至乾隆45年(1780年)。此處位於湳仔庄北端,再往北則銜接前往浮洲的碼頭,稱之「渡船頭」,位在今天板橋聖若望天主堂附近,古時渡河來往者,多會來福興宮祈求平安。今天所見的RC鋼筋混凝土廟宇是民國62年(1973年)擴建,原先欲拆除舊廟,但土地公不願意,於是僅重建外部廟體,並在旁邊增建一間新廟,形成三間廟宇同為福興宮的樣貌。

板橋湳仔庄江家古厝(板橋江璞亭公祖祠堂祭祀公業)現況,未來將與新建大樓社區共存。 圖/作者自攝
板橋湳仔庄江家古厝(板橋江璞亭公祖祠堂祭祀公業)現況,未來將與新建大樓社區共存。 圖/作者自攝
湳仔福興宮古今對比,更早之初福興宮已是廟中廟的狀態。 圖/枋橋文化協會提供
湳仔福興宮古今對比,更早之初福興宮已是廟中廟的狀態。 圖/枋橋文化協會提供

福興宮的文物

碑文紀年落款,向來是廟宇歷史的重要依據,當今許多廟宇多自稱「開台第一」,但大概也只是能追憶的神話,多無歷史根據在。

湳仔福興宮的碑文,現存有兩塊,一是乾隆45年的《福德祠碑》,材質是青斗石,是以當時船隻壓艙石所刻,而石廟石材也是用壓艙石所建,碑文紀錄當時的建廟狀況。二是昭和四年(1929年)的《福普坤輿國姓尊王祠碑》,用台灣在地觀音石所刻,為紀念當時配祀的國姓尊王而立,如今國姓尊王已不在廟內。

今年3月,舊廟拆除並將神尊、廟內文物遷至新址,更新雕了土地公像,增祀媽祖、財神爺,據傳在舊廟初期,媽祖亦有奉祀在福興宮中。原先舊石廟內以壓克力門封住,內部擺滿神尊不易觀察內部,如今呈半開放空間,剩一座「福德正神」神位與三座石爐。

石廟和神位都有經過一定程度的修復,並與舊廟匾額、石碑擺置一起展示。其中兩座應是古石爐,上面皆有題記:一者為「畓仔庄」款石方爐,二者為「眾弟子敬奉」石香爐,並有老鷹浮雕。

湳仔福興宮開基石廟現況,及舊匾額、石碑展示情形。 圖/作者自攝
湳仔福興宮開基石廟現況,及舊匾額、石碑展示情形。 圖/作者自攝
「畓仔庄」石方爐與鷹浮雕的石香爐,目前香爐暫時由廟方收藏不對外展示。 圖/作者自攝
「畓仔庄」石方爐與鷹浮雕的石香爐,目前香爐暫時由廟方收藏不對外展示。 圖/作者自攝

台語地名學

在這些文物中,其中最受人注目的是「畓仔庄」一詞的出現。 畓,音「ㄑㄩㄢˊ」,或「ㄉㄨㄛ」,《康熙字典》上並無此字,應是近代新創的會意字或作台閩漢字用途。

此地名叫湳仔庄,湳字的台羅發音念「lam3」,原以為「畓」字沒有對應發音,是先民基於湳(lam3)的「爛泥地」意涵發想的會意字而已,發音應也念「lam3」。不過在語言學家吳守禮的研究中,當畓字出現時,湳、畓的台羅發音皆是「loom3」,若非仔細聆聽,其實兩種發音是極為相似的,不排除是鄉音問題所導致,但不變的是,「湳」或「畓」字不管在漢字意義還是台語音義中,都是水田地、爛泥地之意。

至於讀音,現今台語復興之路總有許多流派,每個推廣者常基於自己的鄉音去推廣台語發音,其中多有不同之處,但並沒有誰對誰錯。台羅拼音和台閩漢字雖然流傳許久,但台語依靠口語傳承的特性是更加久遠和廣泛的,這過程中許多發音變了多少?我們不得而知。更何況古早社會中,有多少知識分子能掌握台語的聽說讀寫能力?

回過頭來,今天我們稱板橋這地區為湳興社區、湳仔溝、湳雅夜市,貌似「湳」字已是深植地方,「畓」字在此可以理解為前朝某時期的一種流行稱呼,或者是發音和字面上的誤解而已,因此我們應以「湳」(lam3)發音來稱呼這塊古老庄頭,才是折衷且恰當之道。

小結

文物和古蹟等有形文資,向來都是乘載文化歷史等無形文資的容器,隨著土地開發,庄頭「境」的概念被打破,但現今社會還是不難看出古時代遺留下來的蛛絲馬跡:水溝名稱、夜市名稱、社區名稱,都是探究歷史的出發點。何況今日湳仔福興宮的古香爐重見天日(目前香爐暫時由廟方收藏不對外展示),更揭發了板橋城外的客家庄頭不為人知的歷史。

湳仔福興宮現貌。 圖/作者自攝
湳仔福興宮現貌。 圖/作者自攝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