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與蔣渭水的距離:從組「臺灣民眾黨」說起
近日臺北市長柯文哲赴內政部申請組黨,黨名就叫做「臺灣民眾黨」,讓許多人看到怪怪的,忍不住要舉手,主要是該政黨名稱,最早出現在1927年,代表人物有蔣渭水、林獻堂、蔡培火……等人。
蔣渭水創立的臺灣民眾黨在1931年遭日本政權壓迫而解散,但是2019年的今天,柯文哲企圖使用一個在臺灣史上,極具重要意義、且有紀念價值的黨名,是否適合?柯文哲的解釋是:「只要不違法,沒有理由阻擋人家。」又說:「一向敬重蔣渭水,要像蔣渭水一樣。」講白一點,「臺灣民眾黨2.0」是柯文哲對蔣渭水的「致敬」。
反對者認為柯文哲混淆視聽、借殼上市,質疑柯文哲要組臺灣民眾黨是政治人物消費歷史的指標性案例,又有研究者引用臺南詩人謝星樓的順口溜,認為柯文哲自比蔣渭水是「蕃薯簽比魚翅、破尿壺比玉器」。
值得注意的是,蔣渭水後代家屬與蔣渭水文化基金會也紛紛表態,蔣渭水姪孫女蔣理蓉表示:「柯文哲組黨只有一個目的——要選總統。」並指出,「很不幸地,他是一個醫生,他抓了也是醫生的『蔣渭水』這三個字當作外衣。」另外蔣渭水的外曾孫女鍾法藍更厲聲批評,要柯文哲「不要再來吃我阿祖豆腐了,蔣渭水才不屑你這種貨色!」
而無論是反對、或贊成柯文哲使用臺灣民眾黨這個名稱,臺灣人民應不否認「臺灣民眾黨」是全民資產。只是在這些論述中,蔣渭水與蔣渭水所屬的臺灣民眾黨到底是什麼樣的資產,還未被詳細論述。
筆者認為蔣渭水留給臺灣的是無形文化資產,只是目前我國文資法、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的設計,並無法保障蔣渭水創立的臺灣民眾黨名稱,未經同意就被重複使用。至於我國《政黨法》則已說明,不得使用與已設立之政黨名稱或簡稱相同或類似者,未來會有認定問題,恐怕還有一番論戰。
筆者長期在《鳴人堂》專欄談文化資產,因此還是三句不離本行,本文僅聚焦在蔣渭水無形文化資產,與柯文哲打著文化大旗的作為加以分析。
為何蔣渭水思想是無形文化資產?
所謂的「無形文化資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又譯為非物質文化資產),就我國文資法與聯合國文教科文組織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規範來看,「思想」及其延伸的「政黨」名稱並未在其保護項目中,禁止任意再用。
或許主要是即使後人有心要向蔣渭水學習、致敬,過去也不曾發生過把歷史名人所創立的政黨名稱,在未獲原創者同意就直接「複製」使用的案例。就如同樂團歌手魚仔林認為,至今沒人敢將新組樂團取名為「披頭四」一樣;而徐世榮教授則指出,「臺北市的政壇真的不如歌壇」,因為沒有即將出道的藝人會取藝名為鄧麗君或鳳飛飛。
將蔣渭水思想主觀認定為無形文化資產,主要是臺灣史上,蔣渭水一生和政治思想離不開「文化」兩字,包含了他參加了幾個組織,如「臺灣文化協會」,開設了「文化書局」。而當人們稱他為「文化頭」時,他本人則謙虛自比為「文化鐘鼓手」、「文協機關手」。
蔣渭水重要著作〈臨床講義〉,指出「臺灣島,因『智識營養不良』成為『世界文化的低能兒』,若能『在教育各方面採最大量』,可在20年內根治」。這概念筆者解釋為「文化」是蔣渭水核心價值,他企圖用「文化」改造臺灣。是以,筆者認為這種思想文化,就是一種無形文化資產。
而柯文哲利用向蔣渭水致敬之名義來選舉,由來已久,早在2014年第一次競選臺北市長選舉時就高調使用。
究竟柯文哲是否真的繼承了蔣渭水精神?還是只是利用蔣渭水之名,進行盜名欺世呢?以下,我會從柯文哲的政治實踐與文化施政來看看他與蔣渭水的距離有多遠。
柯文哲與蔣渭水的政治距離
蔣渭水留下的名言是「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至於蔣渭水為何提出這句話,就當時的時代背景而言,其實就是「同胞不團結」,屬於臺灣人的組織不斷受到挑撥因而分裂。
臺灣人的不團結其實就是一種文化病症,臺灣諺語名言:「臺灣人放屎攪砂袂做堆」。臺灣社會運動者黃旺成(菊仙)在蔣渭水創辦的《臺灣民報》上指出,後藤新平利用臺灣人天生的症頭,怕死、愛錢、重面子,來統治臺灣。所以筆者認為「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就是蔣渭水企圖以文化改造臺灣、以對抗日本高壓政權。
臺灣民眾黨的成立,一開始的力量是非常微薄的,歷經臺灣自治會與臺灣民黨時期,當時的臺灣總督府皆以《治警法》為由禁止。可是蔣渭水跟柯文哲不一樣,他不認為「力量不夠大,跟人家大聲小聲,只會被人家笑而已」,依然不顧日本反對,義無反顧組黨對抗殖民政權。
蔣渭水為了理念數度進出牢獄,就其時代角色,是帶領被壓迫的臺灣人對抗日本殖民統治。不過到了21世紀,取得臺北市市長大位的柯文哲,近年所作所為卻比較像是人權壓迫者,近期如臺北市街頭出現連儂牆,不到2小時馬上被臺北市政府拆除了。
此外,又如公民參加北市府舉辦「白晝之夜」被市府派大批員警跟監;臺灣記者協會也譴責柯文哲1年3次打壓媒體,戕害新聞自由。而柯市府更有著與「四腳仔」之稱無差別的行徑,遑論選擇性執法的紀錄,如強拆獨派團體帳篷、旗幟,卻縱容五星旗者在臺北飄揚。
這些施政紀錄,就筆者看來,柯文哲比喻自己為蔣渭水恐怕是不倫不類,倒是比較像蔣渭水所要對抗的日本政權吧?尤其蔣渭水即使由日本殖民者那學習到新式教育與西方文化思想,他也絕對不會忽視殖民政權所帶來的暴行與歧視,說出柯文哲所謂「接受殖民愈久的地方愈進步」的話。柯文哲與蔣渭水的政治理念恐怕距離遙遠。
柯文哲與蔣渭水的文化距離
柯文哲企圖將自己美化成蔣渭水繼承人,早在2014年市長選舉時就已非常明顯。首先他在臺灣戒嚴時期的自由主義代表人物殷海光故居前拍了宣傳照,主張「城市的進步不是犧牲歷史遺跡而來,而是找出新與舊可以並存的方法。」
同時,他還簽署《臺北市市民文化宣言》,表示:
都市發展和經濟政策應秉持「文化優先」原則,重大政策應審慎評估「文化整體影響」;尤其不能犧牲原有的文化資產。讓文化領導施政,而不是短暫的、圖利少數人的經濟政策來領導文化。這個核心價值一定要守住,才可能做到《文化宣言》中說的「確保在地文化的主體性和多樣性」,臺北市民才會有幸福感,才會認同這個城市的文化價值。
此外,柯文哲2014年的台北市長競選口號更仿效蔣渭水,他在蔣渭水銅像前喊出「改變臺灣,從首都開始。 改變臺北,從文化開始」的口號,真是動魄人心,也在當年凝聚市民民心,一度讓人以為臺灣的新政治文化即將到來。
結果呢,選上市長後的柯文哲沒多久便開始污名化文資團體,說文資保存者是「文化恐怖分子」,其副市長鄧家基,還輕佻的說「文化恐怖分子」可以送去上海交流。
至於柯市府到底破壞多少臺灣文化?實在是罄竹難書,就連跟醫學人文地景有關的臺大鍋爐房現在都被大卸八塊。而跟臺灣醫療史與鍾理和文學密切關係的松山療養院舊病棟也在文資調查不詳實狀況下拆了,真不知柯文哲何以夸談文化呢?其它破壞文資的事蹟,就參閱筆者過去寫的〈柯文哲臺北市長任內多少文資慘遭毒手?(上)〉與〈柯文哲臺北市長任內多少文資慘遭毒手?(下)〉兩文吧!
綜合以上,柯文哲自比蔣渭水、籌組臺灣民眾黨,不過是盜名欺世之舉,消費歷史更企圖沾臺灣民眾運動先賢蔣渭水的光、拉抬自身身價,更是利用臺灣人對歷史的無感與無知,毫不顧忌地對歷史先賢上下其手。
至於柯市長若對組黨名稱感到困擾,不妨參考民間提供的點子,稱「柯萊爾(Liar)」或「檳榔柯」,都更為貼近柯文哲的政治形象與作為吧。